【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加工
,具体为压力容器锻件的加工方法。技术背景目前业内生产锻件一般都采用几次压实以及几次拔长或直接拔长的工艺成 型锻造工序。而该锻造工艺所用的火次较多,钢锭内部的缺陷不易压实,坯料 内部变形不均匀,容易产生死区,产品的合格率偏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压力容器锻件的另外一种加工方法,其可以 最大程度的减少锻造火次,有效的压实钢锭内部的缺陷,工件的合格率较高。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砧宽W0、下料直径D、所需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o之间需满足下列 关系砧宽Wo二 (0.77 1.0) D,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Fl.4DXD/ Wo; 其特征在于:根据成型锻件的体积计算出下料的长度H、直径D,其中H/D&2. 25, 根据下料直径D选择砧宽Wo,对坯料进行拔长锻造时,每趟拔长的压下量在 15%-20%之间,根据该压下量以及依照尽可能少的拔长趟数和成型火次确定所需 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o ,然后对原始坯料进行拔长、翻转达到下料尺寸后 下料,将所下的料墩粗到所需的尺寸,最后进行滚圆、修整。采用上述方法制作锻件,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锻造火次,有效的压实钢锭 内部的缺陷,提高锻件探伤一次合格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压力容器锻件的加工过程.-例如加工直径1410毫米、高度为400毫米的压力容器。根据压力容器锻件 的尺寸计算其重量,根据该重量估算下料的重量,根据下料长度H /下料直径D 2. 25确定下料尺寸为700八方X1710 (700八方对应下料的直径为714,单位 为毫米),根据下 ...
【技术保护点】
压力容器锻件的加工方法,砧宽W↓[0]、下料直径D、所需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0]之间需满足下列关系:砧宽W↓[0]=(0.77~1.0)D,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0]=1.4D×D/W↓[0];其特征在于:根据成型锻件的体积计算出下料的长度H、直径D,其中H/D≈2.25,根据下料直径D选择砧宽W↓[0],对坯料进行拔长锻造时,每趟拔长的压下量在15%-20%之间,根据该压下量以及依照尽可能少的拔长趟数和成型火次确定所需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0],然后对原始坯料进行拔长、翻转达到下料尺寸后下料,将所下的料墩粗到所需的尺寸,最后进行滚圆、修整。
【技术特征摘要】
1. 压力容器锻件的加工方法,砧宽W0、下料直径D、所需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0之间需满足下列关系砧宽W0=(0.77~1.0)D,最小拔长直径(墩粗直径)D0=1.4D×D/W0;其特征在于根据成型锻件的体积计算出下料的长度H、直径D,其中H/D≈2.2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庆,张忠明,张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宏达重型锻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