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568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还包括设置于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并可进行塑性形变的阻尼连接件;阻尼连接件的一端与上支座板间隙配合,阻尼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下支座板相连接。设置阻尼连接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桥梁作用力于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传递的过程中,通过塑性形变吸收该作用力,从而起到对冲击的缓冲作用,以及实现降低桥梁作用力、保护桥墩的目的。阻尼连接件与上支座板采用间隙配合,能够保证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可进行较小的相对位移。支座板之间设置阻尼连接件,不仅能够降低桥梁对桥墩造成的冲击作用,还能够避免支座板由于受到的冲击较大而损坏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桥梁结构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
技术介绍
球型钢支座是用于连接梁体(用于行驶的桥体部分)与桥墩(用于支撑桥梁的桥体部分)的重要结构部件。球型钢支座设置于梁体与桥墩之间,能够承受梁体以及梁体上行驶的车辆等的重力,并将其承受的重力传递至桥墩上。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球型钢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和球冠衬板,球冠衬板设置于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球冠衬板的平面与上支座板连接,球冠衬板的球面与下支座板滑动配合。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分别与梁体和桥墩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荷载、 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够适应梁体的转角和位移的变化,使上部结构(梁体部分)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但是,由于上述球型钢支座的结构设计(即仅具有适应变性的功能,而不具备耗能减震的功能),使其仅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当地震发生时,尤其是当地震力过大时,将会导致支座严重损坏,以至于无法有效约束梁体和桥墩之间的位移,从而导致桥梁发生落梁破坏。即便是支座强度能够承受起地震作用而不发生严重损害,桥墩或者梁体也可能会因为地震力过大而造成损坏。综上所述,如何实现球型钢支座具有减震的作用,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了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该耗能球型钢支座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使其同时具有连接与减震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用于设置于桥梁与桥墩之间,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并可进行塑性形变的阻尼连接件;所述阻尼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座板间隙配合,所述阻尼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座板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阻尼连接件包括U型结构的变形部和设置于所述变形部的闭合端的连接部,构成U型结构的所述变形部的两条支臂为弧形支臂。 优选地,所述上支座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部插入到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滑槽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优选地,两条所述支臂与所述下支座板铰接。优选地,所述下支座板上设置有耳板,所述支臂与所述耳板铰接。优选地,两条所述支臂与所述下支座板焊接。优选地,两条所述支臂对称设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设置于桥梁与桥墩之间,用于实现桥梁与桥墩之间的连接。包括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分别用于与桥梁和桥墩接触并实现连接。为了实现耗能球型钢支座其同时具有连接与减震的功能,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结构优化还包括设置于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并可进行塑性形变的阻尼连接件;阻尼连接件的一端与上支座板间隙配合,阻尼连接件的另一端与下支座板相连接。上支座板与桥梁相连接,下支座板与桥墩相连接,如果发生地震或者其他形式的较大震动或者冲击时,桥梁将通过上支座板经过下支座板之间的连接向桥墩施加较大的桥梁作用力。因此,设置阻尼连接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桥梁作用力于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传递的过程中,通过塑性形变吸收梁体的动能,从而起到对冲击的缓冲作用,以及实现降 低桥梁作用力、保护桥墩的目的。同时,为了能够保证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具有能够适应桥梁的微变(上述提到的由于承载的车辆较多以及气温等影响),阻尼连接件采用其一端与上支座板间隙配合,其另一端与下支座板相连接的结构设计。采用间隙配合,能够保证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之间可进行较小的相对位移,以适应桥梁微变及正常条件下的小幅位移。如果桥梁变形或位移较大,阻尼连接件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在该结构设计中,支座板之间设置阻尼连接件,不仅能够降低桥梁对桥墩造成的冲击作用,还能够避免支座板由于受到的冲击较大而损坏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耗能球型钢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耗能球型钢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阻尼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上支座板I;滑槽11;下支座板2;耳板21;阻尼连接件3 ;变形部31 ;球冠衬板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该耗能球型钢支座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使其同时具有连接与减震的功能。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I和图2,其中,图I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耗能球型钢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中耗能球型钢支座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用于设置于桥梁与桥墩之间,用于实现桥梁与桥墩之间的连接。包括上支座板I和下支座板2,上支座板I和下支座板2分别用于与桥梁和桥墩接触并实现连接,支座板之间设置有球冠衬板4,球冠衬板4的平面与上支座板I连接,球冠衬板4的球面与下支座板2滑动配合。由
技术介绍
可知,桥梁结构较为巨大,并且其承载的车辆较多,使其承重较大,结合气温对桥体的影响(热胀冷缩),容易造成桥梁的形变。桥墩作为桥梁的支撑部件,如果与桥梁为固定连接(直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梁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变形将会受到限制,使得桥梁以及桥梁与桥墩结合处产生较大的内应力。桥梁中具有较大内应力,将会造成桥梁的裂纹出现;桥梁与桥墩结合处具有较大的内应力,将会造成结合处的开裂,上述两种情况都会降低桥体的使用寿命,并使得桥体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使得桥梁安装于桥墩上还能够进行正常条件下的变形和位移,在桥梁与桥墩之间设置耗能球型钢支座,通过耗能球型钢支座的结构设计,使得桥梁本身不仅能 够发生形变,还能够较为牢靠地搭架于桥墩上。但是,上述耗能球型钢支座仅适用于桥梁发生微变(在设计施工时,桥梁的形变量于理论设计值之内)的情况,一旦发生地震等具有较大冲击的事故,该耗能球型钢支座将无法起到减震的作用,将会造成桥梁、桥墩以及耗能球型钢支座本身的较大损伤。为了实现耗能球型钢支座其同时具有连接与减震的功能,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结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结构优化还包括设置于上支座板I与下支座板2之间、并可进行塑性形变的阻尼连接件3 ;阻尼连接件3的一端与上支座板I间隙配合,阻尼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下支座板2相连接。于上支座板I与下支座板2之间设置阻尼连接件3,能够使得上支座板I和下支座板2之间能够承受较大的冲击作用。由上述可知,上支座板I与桥梁相连接,下支座板2与桥墩相连接,如果发生地震或者其他形式的较大震动或者冲击时,桥梁将通过上支座板I经过下支座板2之间的连接箱桥墩施加较大的桥梁作用力。因此,设置阻尼连接件3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桥梁作用力于上支座板I与下支座板2之间传递的过程中,通过塑性形变吸收梁体的动能,从而起到对冲击的缓冲作用,以及实现降低桥梁作用力、保护桥墩的目的。同时,为了能够保证上支座板I与下支座板2之间具有能够适应桥梁的微变(上述提到的由于承载的车辆较多以及气温影响),阻尼连接件3采用其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耗能球型钢支座,用于设置于桥梁与桥墩之间,包括上支座板(1)和下支座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支座板(1)与所述下支座板(2)之间,并可进行塑性形变的阻尼连接件(3);所述阻尼连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上支座板(1)间隙配合,所述阻尼连接件(3)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支座板(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喜陈彦北胡宇新李世珩孔令俊姜其斌郭红锋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