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轿厢底板、轿厢顶板,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与主直梁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所述主直梁设置在两根辅直梁之间,所述主直梁的上部、辅直梁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的两端与轿厢底板之间设有撑杆,所述辅直梁的上部与主直梁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所述主直梁的中部与轿厢底板之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确保了整个轿厢架的稳定性和刚性,可避免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电梯平层准确,附合GB10058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载重电梯轿厢。技术背景现有技术轿厢架只有一套,没有辅轿厢架,用于重型电梯架厢架刚性不够,在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轿厢架变形,电梯平层准确度,达不到GB10058《电梯技术条件》3. 3. 5电梯轿厢平层准确度,梯速v^O. 63m/s时合格的为土 15mm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电梯轿厢,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载重电梯容易晃动,轿厢易变形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轿厢底板、轿厢顶板,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与主直梁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所述主直梁设置在两根辅直梁之间,所述主直梁的上部、辅直梁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的两端与轿厢底板之间设有撑杆,所述辅直梁的上部与主直梁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所述主直梁的中部与轿厢底板之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优选的,所述主直梁和辅直梁的顶端均设有导靴,所述主直梁和辅直梁的底端均设有导靴。优选的,所述主直梁的中部左侧与轿厢底板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所述主直梁的中部右侧与轿厢底板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优选的,所述主直梁通过轿顶固定支架与轿厢顶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确保了整个轿厢架的稳定性和刚性,可避免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电梯平层准确,附合GB10058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种载重电梯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为本技术一种载重电梯轿厢的实施例,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I、轿厢底板2、轿厢顶板3,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4、与主直梁4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5,所述主直梁4设置在两根辅直梁5之间,所述主直梁4的上部、辅直梁5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6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6的两端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撑杆7,所述辅直梁5的上部与主直梁4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8,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9,所述主直梁4和辅直梁5的顶端均设有导靴10,所述主直梁4和辅直梁5的底端均设有导靴10,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左侧与轿厢底板2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9,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右侧与轿厢底板2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9,所述主直梁4通过轿顶固定支架11与轿厢顶板3固定连接。上述方案中所有物体连接均采用螺栓螺母配合连接方式,便于调节轿厢的水平度。采用本方案确保了整个轿厢架的稳定性和刚性,可避免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电梯平层准确,附合GB10058的要求,该轿厢架适用于5吨及以上汽车梯或货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I)、轿厢底板(2)、轿厢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4)、与主直梁(4)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5),所述主直梁(4)设置在两根辅直梁(5)之间,所述主直梁(4)的上部、辅直梁(5)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6)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的两端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撑杆(7),所述辅直梁(5)的上部与主直梁(4)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8),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9)。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直梁(4)和辅直梁(5)的顶端均设有导靴(10),所述主直梁⑷和辅直梁(5)的底端均设有导靴(10)。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左侧与轿厢底板(2)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9),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右侧与轿厢底板(2)侧壁之间设有两根倾斜的下拉杆(9)。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直梁(4)通过轿顶固定支架(11)与轿厢顶板(3)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轿厢底板、轿厢顶板,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与主直梁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所述主直梁设置在两根辅直梁之间,所述主直梁的上部、辅直梁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的两端与轿厢底板之间设有撑杆,所述辅直梁的上部与主直梁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所述主直梁的中部与轿厢底板之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本技术的优点是确保了整个轿厢架的稳定性和刚性,可避免汽车或叉车进出电梯时,因承载偏心或不均而引起的轿厢前,后,左,右的晃动,使电梯平层准确,附合GB10058的要求。文档编号B66B11/02GK202643053SQ20122034646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金文俏, 文耀平, 潘勇, 朱俊华 申请人: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重电梯轿厢,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支架之间设有横梁(1)、轿厢底板(2)、轿厢顶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主直梁(4)、与主直梁(4)平行设置的两根辅直梁(5),所述主直梁(4)设置在两根辅直梁(5)之间,所述主直梁(4)的上部、辅直梁(5)的上部通过主辅梁连接支架(6)相连,所述主辅梁连接支架(6)的两端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撑杆(7),所述辅直梁(5)的上部与主直梁(4)的中部之间设有上拉杆(8),所述主直梁(4)的中部与轿厢底板(2)之间设有四根倾斜的下拉杆(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俏,文耀平,潘勇,朱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飞亚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