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6196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9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该电梯包括:一隔离壁,设置于电梯井下部,位于所述轿厢及配重块之间,用于将至少所述电梯井的底部分割为轿厢井及配重块井;至少一可移动的密封拖板,横向设置于所述轿厢底部,用于根据所述轿厢承重调整所述轿厢与轿厢井壁间的通风间隙、进而调整轿厢井内轿厢下方的气阻力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电梯及其轿厢装置,由于采用了将电梯井分割为轿厢井及配重块井的方式,以及设置于所述轿厢底部、用于根据所述轿厢承重调整所述轿厢与轿厢井壁间距、进而调整轿厢井内轿厢下方气阻的结构,使得该电梯能够根据载重自行调节下降所承受的气阻,从而利用该气阻减缓轿厢的下降速度,提高电梯的使用安全性。

Elevator and car device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and the elevator car device comprises an isolation wall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elevator shaft in the car and counterweight, for at least the elevator shaft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 is divided into wells and wells counterweight; sealing at least one movable carriage the horizonta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 according to air resistance intensity the car bearing adjusting the ventilation gap, the car and the car wall between the car and then adjusted below the wells of the car. Elevator and elevator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elevator car will split into wells and counterweight I styl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car,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ar bearing adjusting the car with the car, and the car wall spacing adjustment wells car the car below the air resistance, so that the elevator can according to the air resistance load to bear down regulation, thus the air resistance slows the car speed, improve the safety of the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及轿厢,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自动调整轿厢与轿厢井之间间隙的电梯及其轿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人均可使用土地面积减小的压力及对高空俯瞰的追求下,楼房的高度不断的增高;而同时,电梯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是楼房能够越建越高的保证。现有集中的电梯多种多样,例如由设置位置可分为:设置于楼房内部不可外视的普通电梯,以及设置于楼房外侧设置有透明玻璃可外视的外视电梯等;又例如从形状可分为:方形电梯、圆形电梯及其他形状的电梯。但无论其划分方式、形状等如何改变,电梯的原理都是大同小异的,通常包括:用于容纳乘客或货物的轿厢,与所述轿厢传动连接并带动其升降的拽引轮,以及与所述拽引轮连接用于平衡所述轿厢的配重块;为实现安全功能,在轿厢井底部设置有缓冲器,用于在轿厢下降至底层时缓冲轿厢,以保护轿厢内乘客安全。虽然现有电梯升降系统中设置有缓冲器,但实际上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这可由每年大量人员因电梯故障伤亡的情况看出,原因正是因为轿厢在脱离了拽引轮的束缚下,其下降的速度过快,导致缓冲器能够起到的缓冲作用微乎其微,并不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甚至在载重过高的轿厢急速下降时,缓冲器可能直接被高速运动的轿厢碾压损毁。由此可以看出,现有的电梯安全装置无法根据电梯的下降速度及载重人数在电梯发生故障坠落时自我调节并保护。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该电梯能够根据载重自行调节气阻,当电梯发生路障坠落的情况下,在载重大、下降速度快时可大幅度增大轿厢下气压阻力,从而利用该气压阻力大幅度减缓轿厢的下降速度,从而提高电梯的使用安全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包括轿厢、拽引轮及配重块,其中,还包括:一隔离壁,设置于电梯井下部,位于所述轿厢及配重块之间,用于将至少所述电梯井的底部分割为轿厢井及配重块井;至少一可移动的密封拖板,横向设置于所述轿厢底部,用于根据所述轿厢承重调整所述轿厢与轿厢井壁间的通风间隙、进而调整轿厢井内轿厢下方的气阻力度。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轿厢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固定底板,所述密封拖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可横向移动;以及一浮动底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可根据所述轿厢内的载重上下移动。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还包括:至少一推动块,固定于所述浮动底板上,并具有一向外倾斜设置的斜面;至少一滑动轮,对应配合所述推动块设置,其转轴装配在所述密封拖板上,用于在所述推动块的推动下带动所述密封拖板朝轿厢井壁方向移动。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推动块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侧壁上,并相对所述轿厢外侧壁可上下滑动;所述滑动轮的转轴设置在从所述密封拖板向上延伸的导杆上。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件,横向连接于所述密封拖板与固定底板之间,用于横向保持所述滑动轮与所述推动块处于配合状态。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件,纵向连接于所述轿厢浮动底板与固定底板之间,用于纵向保持所述滑动轮与所述推动块处于配合状态。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还包括:至少一导向套管,纵向可伸缩连接于所述浮动底板与固定底板之间,用于保持所述浮动底板始终平行于所述固定底板。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单向气流阀,设置于所述隔离壁上且位于所述轿厢正常运行最低位置的下方,用于在所述轿厢上升时打开以减小轿厢上升气阻、并在所述轿厢停止或下降时闭合。优选方案中,所述的电梯,其中,所述第一单向气流阀设置为横向导通所述轿厢井和所述配重块井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在所述轿厢井的一侧开口处设置具有一可开合的盖件,该盖件的铰轴设置在所述开口处的上方。一种如优选方案前六项所述电梯的轿厢装置。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梯及其轿厢装置,由于采用了将电梯井分割为轿厢井及配重块井的方式,以及设置于所述轿厢底部、用于根据所述轿厢承重调整所述轿厢与轿厢井壁间距、进而调整轿厢井内轿厢下方气阻的结构,使得该电梯能够根据载重自行调节下降所承受的气阻,从而利用该气阻减缓轿厢的下降速度,提高电梯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电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电梯较佳实施例中轿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单向风流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电梯较佳实施例中轿厢为矩型时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电梯较佳实施例中轿厢为圆柱型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中电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梯设置有用于承载乘客的轿厢100,与所述轿厢100通过柔性件例如钢缆连接用于带动轿厢纵向移动的拽引轮200,通过所述拽引轮200与所述轿厢100连接的配重块300,该配重块用于在所述轿厢100上升时下降、在所述轿厢100下降时上升以平衡所述轿厢100。以及,设置位于所述轿厢100与所述配重块300纵向方位之间、在电梯井内至少底部设置的隔离壁400,从而将传统电梯井分割,将同井设置的轿厢及配重块分别在不同井内上下移动,该隔离壁400将电梯井分割为轿厢井600及配重块井700。本技术所述电梯及其轿厢装置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轿厢100底部,有用于根据所述轿厢100承重调整其与轿厢井壁之间间隙的密封拖板500,如图2所示,可以进而调整轿厢井内轿厢下方气阻力度。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轿厢100与配重块300优选通过钢缆连接,所述配重块300即平衡块用于平衡所述轿厢100,其重量一般为轿厢100自身重量加上其50%最大负载的重量。当所述轿厢100上下移动时,所述配重块300反方向下上移动。所述拽引轮拉动轿厢100,其驱动方式为现有技术所已知,在此不再赘述。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壁400上可以按电梯各层段行走速度的需要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并根据预先计算和设计,预先设置分布方式和位置以及孔径大小等,在电梯正常上下运行时,轿厢井下空气量能够刚好在轿厢井与配重块井之间通过透气孔正常进出,而轿厢在遭遇到故障,例如自由坠落且所有安全措施失效时,因为设置在各层段透气孔的合适性,使得轿厢下井的空气不能瞬间流失,能与轿厢形成一定的气阻力,轿厢坠落与正常下降的速度变化不大,所以依然能够保证轿厢的平稳和安全降落。本技术所述轿厢与轿厢井之间需要设置间隙,以便轿厢在上升和下降时有不同的气压,上升时需要阻力越少越好,而下降时在保证运行的前提下需要阻力越大越好,而在遭遇电梯自由坠落时需要气阻保证轿厢的安全。本技术所述隔离壁400上,在轿厢正常运行位置的下方通常设置单向气流阀以进行气阻的需求方向转换,这样用来最大限度的保证电梯的运行安全以及轿厢上行时尽量减少残余气阻力,减少动力耗能。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密封拖板500可移动连接于所述轿厢100底部的一固定底板110上,所述密封拖板500可相对所述固定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包括轿厢、拽引轮及配重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隔离壁,设置于电梯井下部,位于所述轿厢及配重块之间,用于将至少所述电梯井的底部分割为轿厢井及配重块井;至少一可移动的密封拖板,横向设置于所述轿厢底部,用于根据所述轿厢承重调整所述轿厢与轿厢井壁间的通风间隙、进而调整轿厢井内轿厢下方的气阻力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包括轿厢、拽引轮及配重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隔离壁,设置于电梯井下部,位于所述轿厢及配重块之间,用于将至少所述电梯井的底部分割为轿厢井及配重块井;至少一可移动的密封拖板,横向设置于所述轿厢底部,用于根据所述轿厢承重调整所述轿厢与轿厢井壁间的通风间隙、进而调整轿厢井内轿厢下方的气阻力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底部还设置有一固定底板,所述密封拖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可横向移动;以及一浮动底板,相对于所述固定底板可根据所述轿厢内的载重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推动块,固定于所述浮动底板上,并具有一向外倾斜设置的斜面;至少一滑动轮,对应配合所述推动块设置,其转轴装配在所述密封拖板上,用于在所述推动块的推动下带动所述密封拖板朝轿厢井壁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设置在所述轿厢的外侧壁上,并相对所述轿厢外侧壁可上下滑动;所述滑动轮的转轴设置在从所述密封拖板向上延伸的导杆上。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联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创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