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351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进料侧设置有全自动送料机构,所述全自动放料机构连接有双层输送带,所述双层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贴标装置,所述双层输送带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贴标装置电连接;该贴标机,可同时对保护膜进行双层贴标,实现全自动化贴标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贴标质量稳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ー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
技术介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保护膜(如手机屏幕保护膜、手提电脑屏幕保护膜等)上下表面均贴有标签纸。在现有生产技术中,对于在保护膜的上下表面贴上标签纸,主要是采用人工方式实现,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投入成本大,且贴标质量不稳定,不良率闻。现有技术中出现有用于保护膜贴标的自动化设备,但主要还是通过人工送膜,同样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不能实现保护膜的全自动化贴标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可同时对保护膜进行双层贴标,实现全自动化贴标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贴标质量稳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ー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进料侧设置有全自动送料机构,所述全自动送料机构连接有双层输送带,所述双层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贴标装置,所述双层输送带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贴标装置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全自动送料机构包括固定座、送料电机、变速链轮装置、同步带轮装置和底辊机构,所述送料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变速链轮装置的低速端串接于所述送料电机,所述变速链轮装置的高速端串接于所述底辊机构,所述底辊机构的上方抵接有压辊I;所述同步带轮装置的一端串接于所述送料电机,所述同步带轮装置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同步带轮装置远离送料电机的一端抵接有压辊II;所述压辊I和压辊II连接有压辊调节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双层输送带的出料侧设置有固定板、输送带电机、上输送带轮、上输送带、下输送带轮和下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接于所述机架;所述上输送带轮和下输送带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输送带电机同步连接,所述上输送带轮和下输送带轮分别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所述上输送带与所述下输送带相互贴合。作为优选,所述贴标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由于安放标贴的物料卷盘、伺服电机、滚筒、出标头、拉料轮、胶压辊和收料轴,所述伺服电机、拉料轮和收料轴通过同步带同步连接,所述拉料轮与胶压辊相互抵接,所述物料卷盘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出标头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作为优选,所述机架设置有微调装置。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连接有位移装置,所述位移装置包括前后位移层和左右位移层,所述前后位移层与所述左右位移层交错叠置;所述前后位移层包括前后滑动托架和前后导向杆,所述前后滑动托架的上端连接所述固定座,所述前后滑动托架的下端插接于所述前后导向杆;所述左右位移层包括左右滑动托架和左右导向杆,所述前后导向杆插接于所述左右滑动托架的上端,所述左右导向杆插接于所述左右滑动托架的下端,所述左右导向杆固接于所述机架。作为优选,所述双层输送带的出料侧设置有上压标胶辊和下压标胶辊,所述上压标胶辊和下压标胶辊相互抵接。作为优选,所述贴标装置设置有位移调节手轮。作为优选,所述物料卷盘的上方设置有摩擦机构,所述摩擦机构包括摆杆、弹簧、摩擦片和滚筒,所述摆杆可转动地设置于物料卷盘的ー侧,所述摩擦片设置于所述摆杆靠近所述物料卷盘的一端,所述弹簧拉紧所述摩擦片贴合于所述物料卷盘,所述滚筒设置于所述摆杆远离所述物料卷盘的一端。作为优选,所述机架设置有成品输送机构,所述成品输送机构包括工作台,所述エ作台连接有成品输送带,所述成品输送带的ー侧连接有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ー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进料侧设置有全自动送料机构,所述全自动放料机构连接有双层输送带,所述双层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贴标装置,所述双层输送带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贴标装置电连接;该贴标机,可同时对保护膜进行双层贴标,实现全自动化贴标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贴标质量稳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全自动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全自动送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层输送带的进料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双层输送带的出料侧的上压标胶辊和下压标胶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双层输送带的出料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贴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贴标装置的另ー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成品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另ー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与模切机联机使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I一机架 2—全自动送料机构 21—固定座211—前后滑动托架 212—前后导向杆 213—左右滑动托架 214—左右导向杆 22—送料电机 23—变速链轮装置24—同步带轮装置25—底棍机构26—压棍I 27—压棍II 28一压棍调节装置3—双层输送带31—固定板32—输送带电机33—上输送带轮34—上输送带35—下输送带轮36—下输送带37—上压标胶辊38—下压标胶辊39—可调侧板 4 ー贴标装置41 一支撑板 42—物料卷盘 43—伺服电机44 ー滚筒45—出标头46—拉料轮 47—胶压辊 48 —收料轴 49 一位移调节手轮 5—摩擦机构 51—摆杆52—弹簧53—摩擦片 6—成品输送机构 61—工作台62—成品输送带63—挡板 7—同步带 8—控制面板 9一微调装置 10—模切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至图11所示,本技术的ー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I的进料侧设置有全自动送料机构2,所述全自动送料机构2连接有双层输送带3,所述双层输送带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贴标装置4,所述双层输送带3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 与所述贴标装置4电连接;该双层贴标机可同时对保护膜进行双层贴标,实现全自动化贴标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贴标质量稳定。所述全自动送料机构2包括固定座21、送料电机22、变速链轮装置23、同步带轮装置24和底辊机构25,所述电机送料电机22固定于所述固定座21,所述变速链轮装置23的低速端串接于所述送料电机22,所述变速链轮装置23的高速端串接于所述底辊机构25,所述底辊机构25的上方抵接有压辊126 ;所述同步带轮装置24的一端串接于所述送料电机22,所述同步带轮装置24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座21,所述同步带轮装置24远离送料电机22的一端抵接有压辊1127 ;所述压辊126和压辊1127连接有压辊调节装置28。所述双层输送带3的出料侧设置有固定板31、输送带电机32、上输送带轮33、上输送带34、下输送带轮35和下输送带36,所述输送带电机32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固接于所述机架I ;所述上输送带轮33和下输送带轮35通过同步带7与所述输送带电机32同步连接,所述上输送带轮33和下输送带轮35分别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上输送带34和下输送带36,所述上输送带34与所述下输送带36相互贴合。所述贴标装置4包括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设置有由于安放标贴的物料卷盘42、伺服电机43、滚筒44、出标头45、拉料轮46、胶压辊47和收料轴48,所述伺服电机43、拉料轮46和收料轴48通过同步带7同步连接,所述拉料轮46与胶压棍47相互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双层贴标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进料侧设置有全自动送料机构,所述全自动送料机构连接有双层输送带,所述双层输送带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贴标装置,所述双层输送带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贴标装置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毅张润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坤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