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景舒专利>正文

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3230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35
一种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于一灯主体外射出设置包覆一挠性外膜,该挠性外膜并相对于该灯主体的一端延伸一预定长度的挠性固定段;该挠性外膜相对于该灯主体的顶面设置一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的末端设置一可与该定位部构成固定关系的固定件。组装该自行车灯于自行车的车首管的方式,设定该灯主体位于车首管上,上述挠性固定段往下卷弯成一环状,绕过该车首管,经过该灯主体的前端到达其顶面后,以该固定件结合于该定位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ー种使用于自行车的车灯,尤指ー种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
技术介绍
将车灯固定于自行车的车首管或其它管体的手段,大致上是借助ー个灯座来达成,灯座与灯具是两个分离的个体,借助可 彼此对应结合的结构将灯具组装于灯座上,或从灯座上卸离。市面上灯座的种类及型式繁多,但其与车管结合的结构却是大同小异的。大多为具有一个类似C型的结构主体,其圆形的空间供车管枢穿,开ロ的部份以手转螺栓锁紧,以迫使灯座紧固于车管。由以上的叙述应可推知于自行车上装设车灯的过程,一为将灯座组套于车管上,ニ是以手工具将灯座开ロ处的螺栓组件锁紧确定灯座固定位置,三是将灯具组合于灯座上,这ー步骤有时也可能需要手工具的辅助。这些过程实际上隐含了一些问题,例如,要锁紧手转螺栓才能使灯座确实紧固于车管是非常费カ的事情,万一未将灯座紧固,则骑用时的震动就会使灯座及灯具往下倾斜,或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了灯具的照明位置,进而将影响行车安全。又例如因为组装灯座的方式费カ又不方便,所以大多数的使用者不愿轻易的移动该灯座,如此即不能依使用需要而调整照明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段所述的问题而提出一个全新的自行车灯结构及制造方案。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于一灯主体外射出成型包覆一挠性外膜,该挠性外膜并相对于该灯主体的一端延伸一预定长度的挠性固定段;该挠性外膜相对于该灯主体的顶面设置一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的末端设置一可与该定位部构成固定关系的固定件。组装该自行车灯于自行车的车首管的方式,设定该灯主体位于车首管上,上述挠性固定段往下卷弯成ー环状,绕过该车首管,经过该灯主体的前端到达其顶面后,以该固定件结合于该定位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其主要包括一灯主体以及连接于该灯主体的ー挠性固定段;该灯主体外部具有一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的尾端设一能与该定位部结合的固定件。其中该挠性固定段是连接于该灯主体的后端,并于该灯主体的下方形成一个环圈状,其末端位于该灯主体的前端以及顶部,而使该固定件结合于该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是连接于该灯主体的前端,于该灯主体的下方形成ー环圈状,其末端位于该灯主体的后端以及顶部,使该固定件结合于该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是以硅胶或热塑性弾性体制成的。该灯主体的定位部为ー鳍状凸起物,该挠性固定段的固定件为一孔洞,该固定件穿套于该定位部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其包括一灯主体;一挠性外膜,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固定于该灯主体外部,并相对于该灯主体的一端延伸一预定长度的挠性固定段;该挠性外膜相对于该灯主体的顶部成型有一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的末端成型有一可与该定位部构成固定关系的固定件。其中该挠性固定段是连接于该灯主体的后端,于该灯主体的下方形成一环圈状,其末端位于该灯主体的前端以及顶部,使该固定件结合于该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相对于该灯主体的前端,于该灯主体的下方形成一环圈状,该挠性 固定段的其末端位于该灯主体的后端以及顶部,使该固定件结合于该定位部。该挠性外膜及该挠性固定段是以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一体成型的。该定位部系为一鳍状凸起物,该固定件为一孔洞,该固定件穿套于该定位部外。该挠性外膜的底面成型有一弧凹状的车管止附部。本技术的另一种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其包括—灯主体,具有一硬质的壳罩,内部组设相关电子零件;该壳罩的前部具有至少一灯泡,后部容设至少一电池;该壳罩的顶部具有一按压式的电源开关,该壳罩的顶面具有一凸起物;—挠性外膜,包覆固定于该灯主体的壳罩外部,并向该灯主体的后方延伸一预定长度的挠性固定段,并于该凸起物外包覆形成一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的尾端成型有一可与该定位部构成固定关系的固定件。其中该挠性外膜及该挠性固定段是以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一体成型的。该挠性固定段于该灯主体的下方形成一环圈状,其末端位于该灯主体的前端以及顶部,使该固定件结合于该定位部。该定位部系为一鳍状凸起物,该挠性固定段的固定件为一孔洞,该固定件穿套于该定位部外。该挠性外膜的底面成型有一弧凹状的车管止附部。该灯主体的底部设一软质封板,封住该电池的所在位置;该挠性外膜的底面相对该软质封板的所在位置成型一开口。本技术功效在于以卷弯该挠性固定段以及将尾端固定件结合于定位部的的一次动作即可将车灯组装于自行车,操作简单、快速、省力、不需使用任何手工具辅助。因为组卸的方式简单,因此使用者可依照使用需要而调整灯具的位置。本技术以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Thermoplastic Rubber,简称 TPE 或 TPR)所制成的挠性外膜及挠性固定段表面的摩擦力,以及圈附紧绷地固定在于车首管外表面的双重作用,而使车灯与车管形成良好固合能力,即使骑用车辆造成的晃动或震动,均不会使本技术的自行车灯发生位移或照明方向往上或往下倾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俯视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圈附固定于车管的立体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灯主体11壳罩12灯泡13电池14电源开关15软质封板20挠性外膜21挠性固定段22定位部221鳍状凸起物23固定件231孔洞24车管止附部25开口30车首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车灯主体包括一灯主体10,是于一硬质的壳罩11内部设灯泡12及其相关电子零件;该壳罩11的前部设二灯泡12 ,后部容设二钮扣型电池13 ;该壳罩11顶部设有一按压式的电源开关14,底部设一软质封板15,其封闭该电池13的所在位置。一挠性外膜20,为娃胶或热塑性弹性体(Thermoplastic Elastomers,Thermoplastic Rubber,简称TPE或TPR)以射出成型方式包覆固定于该壳罩11的外部,并向该灯主体10的后方延伸一预定长度的挠性固定段21。该挠性外膜20相对于灯主体10的顶面成型有一定位部22,该挠性固定段21的末端成型有一可与该定位部22构成固定关系的固定件23。该挠性固定段21可向该灯主体10的底部卷弯成一环状,并可绕过该灯主体10前端及顶面,进而以其固定件23固定于该定位部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该定位部22的形成是该灯主体10的壳罩11上已预成型有一鳍状凸起物221,该挠性外膜20包覆成型时于该部位也形成同型的凸起物;该挠性固定段21尾端的固定件23则为一可勾附于该鳍状凸起物的孔洞231。该挠性外膜20的底部成型有一弧凹状的车管止附部24以及一开口 25,由该开口 25处可供使用者推触该灯主体10底部的软质封板15,以便装卸电池13。使用者于相对上述电源开关14的所在位置压触该挠性外膜20即可启闭该电源开关。如图5所示,为本技术车灯组设于车首管30的立体示意图。上述挠性外膜20的车管止附部24与车首管30的部份管断面相契合,该挠性固定段21往下卷弯成一环状,绕过该车首管30,经过该灯主体10的前端到达其顶面后,以其孔洞231勾附于该鳍状凸起物221。该挠性固定段21圈附并紧绷地固定在于车首管30外表面,因其为硅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制成,因而具有相当大的表面摩擦力,因此可与该车首管30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挠性固定的自行车灯,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一个灯主体以及连接于该灯主体的一个挠性固定段;该灯主体外部具有一个定位部,该挠性固定段的尾端设一个能与该定位部结合的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舒
申请(专利权)人:林景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