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粉料二次布料装置。其包括对应普通模具模腔设置的陶瓷粉料二次布料组件;还包括一工作底板,设置在模具的一侧并与模具下模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及所述陶瓷粉料二次布料组件包括:一面料布料组件,设置在可沿工作底板作前后往复移动的位置上;和一基料布料组件,设置在面料布料组件的前面并可沿工作底板作前后往复移动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各项成本较低、操作维护方便、能实现陶瓷粉料的二次布料。(*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粉料的布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皮带、双区域基料斗分别输送陶瓷粉料到模腔内的二次布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砖生产流程的布料方式主要有单次布料、普通二次布料、皮垫循环薄板生产线和皮带循环薄板生产线等布料装置。单次布料装置只能布置一种粉料,砖面版花色单一。普通二次布料装置采用格栅喂料,为了防止窜料、漏底和出现格栅痕迹,其格栅不能做得太薄,布置面料要厚,而且无余料收集功能,余料浪费大,生产成本高,对于生产陶瓷超薄砖无法实行二次布料。皮垫、皮带循环薄板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大规格薄板,需要专用压 机和专用模具配置,而且生产线长,结构复杂,生产率低,粉料浪费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各项成本较低、操作维护方便、能实现二次布料的陶瓷粉料布料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陶瓷粉料二次布料装置,包括对应普通模具模腔设置的陶瓷粉料二次布料组件;还包括一工作底板,设置在模具的一侧并与模具下模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及所述陶瓷粉料二次布料组件包括一面料布料组件,设置在可沿工作底板作前后往复移动的位置上;和一基料布料组件,设置在面料布料组件的前面并可沿工作底板作前后往复移动的位置上。进一步,本技术还包括一导轨副,设置在工作底板和模具的两侧,所述面料布料组件和基料布料组件安装在所述导轨副上。作为优选,所述面料布料组件包括一面料布料架,设置在所述导轨副上;一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面料布料架上,主要由减速机、皮带主动轴、皮带从动轴和输送皮带组成;一面料布料器,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的上方;和一面料填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组件的前面。作为一种选择,所述面料填料机构主要由滑料板和面料刮板组成,所述滑料板的上端与所述输送皮带接合,其下端则与所述工作底板接合;所述面料刮板设置在滑料板前端,固定在面料布料架上,面料刮料板的下端与工作底板之间的距离为布料厚度。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面料填料机构为填料小料斗。作为优选,所述基料布料组件包括一基料布料架,设置在所述导轨副上并位于面料布料组件的前面;一双区域基料斗,设置在所述基料布料架上,其上设有基料腔和余料腔;和一基料下料器,对应设置在所述双区域基料斗的基料腔的上方。进一步,所述双区域基料斗的如端设有基料刮料板。进一步,所述基料刮料板的前端设有包胶推砖杆。作为优选,所述双区域基料斗的后端设有一升降式双刮料机构。进一步优选,所述升降式双刮料机构包括一固定架,设置在基料布料架上;一双刮料板,以可升降方式设置在固定架上;及一升降气缸,其缸体部分固定在固定架上,其活塞杆部分与双刮料板连接。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既能实现二次布料,也能实现单次布料;能通过反打方式生产普通陶瓷砖、陶瓷薄砖,还能生产仿古砖;也可以实现正打方式生产。因此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布料装置,能让陶瓷厂家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品种也多样化,从而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未生产陶瓷薄砖的厂家,则可以降低产业转型的投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模具;11-下模框;12-下模芯;13-上模芯;14_模腔;2_工作底板;31_面料布料架;321—减速机;322—皮带主动轴;323—皮带从动轴;324_输送皮带;33—面料布料器;341—滑料板;342—面料刮板;343—填料小料斗;41 一基料布料架;42—双区域基料斗;421_基料腔;422_余料腔;43_基料下料器;44_基料刮料板;45_包胶推砖杆;46_升降式双刮料机构;461- —固定架;462_双刮料板;463_升降气缸;5_面料;6_基料。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陶瓷粉料二次布料装置,主要由工作底板2、导轨副(图中未示出)、面料布料组件和基料布料组件组成。工作底板2设置在模具I的一侧并与模具下模框11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导轨副(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工作底板2和模具I的两侧。面料布料组件主要由面料布料架31、输送组件、面料布料器33和面料填料机构组成。面料布料架31设置在导轨副上,主要由导轮、支承板、推杆、横撑等组成(图中未示出);面料布料架31可沿导轨副在工作底板和下模框的上表面作前后往复移动。输送组件设置在面料布料架31上,为现有传统的皮带式输送组件,主要由减速机321、皮带主动轴322、皮带从动轴323和输送皮带324组成。面料布料器33设置在输送皮带324的上方。面料填料机构设置在输送组件的前面,主要由滑料板341和面料刮板342组成,滑料板341的上端与输送皮带324接合,其下端则与工作底板2接合;面料刮板342设置在滑料板341的前端,固定在面料布料架31上,面料刮料板342的下端与工作底板2之间的距离为布料厚度。基料布料组件设置在面料布料组件的前面,主要由基料布料架41、双区域基料斗42、基料下料器43、基料刮料板44、包胶推砖杆45和升降式双刮料机构组成。基料布料架41设置在所述导轨副上并位于面料布料组件的前面,主要由导轮、支承板、推杆、横撑等组成(图中未示出);基料布料架41同样可沿导轨副在工作底板和下模框的上表面作前后往复移动。双区域基料斗42设置在基料布料架41上,其内腔分隔成基料腔421和余料腔422。基料下料器43对应设置在双区域基料斗的基料腔421的上方。基料刮料板44设置在双区域基料斗42前端的基料布料架41上。包胶推砖杆45设置在基料刮料板44前端的基料布料架41上。升降式双刮料机构46主要由固定架461、双刮料板462和升降气缸463组成。固定架461设置在双区域基料斗42后端的基料布料架41上,双刮料板462以可升降方式设置在固定架461上,升降气缸463的缸体部分固定在固定架461上,其活塞杆部分与双刮料板462连接。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面料布料组件和基料布料组件停在初始位置,面料布料器将不同颜色的面料5按工艺要求布在输送皮带上,同时基料下料器向双区域基料斗的基料腔下基料。布完料后,导轨副驱动面料布料架和基料布料架一起沿着导轨副的导轨和工作底板向前方的模具模腔14移动,此时包胶推砖杆将模腔内已成型的砖坯推出模具。当滑料板运行到下模框11的B 处时停止,面料布料架先返回,同时输送皮带运行,输送皮带上的面料经滑料板而填到下模芯12上,面料刮板将面料刮平,此时输送皮带的运行速度与面料布料架的返回速度需保持一致。当滑料板运行到下模框11的A处时,下模芯12下降,双刮料板在气缸作用下上升,基料布料架开始返回,先将余料腔内的余料填入模腔14,再将基料腔内的基料填入模腔,基料刮料板将基料刮平,同时多余的面料被收集到双区域基料斗的余料腔。面料布料架和基料布料架回到初始位置,双刮料板在气缸作用下下降,模具的上模芯13下降完成砖坯的压制,完成一个周期。下一个周期双刮料板再将双区域基料斗余料腔的余料带到B处。本实施例的布料装置能实现二次布料,也能实现单次布料;能通过反打方式生产普通陶瓷砖、陶瓷薄砖和仿古砖。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陶瓷粉料二次布料装置,包括对应普通模具模腔设置的陶瓷粉料二次布料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工作底板,设置在模具的一侧并与模具下模框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及所述陶瓷粉料二次布料组件包括:一面料布料组件,设置在可沿工作底板作前后往复移动的位置上;和一基料布料组件,设置在面料布料组件的前面并可沿工作底板作前后往复移动的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飞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