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183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该料斗本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一下贯穿孔;此下贯穿孔处安装有下料位监测装置,该下料位监测装置包括下变形片和下行程开关,该下变形片覆盖封设于上述下贯穿孔处,上述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抵触在上述下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该下行程开关电连接至一报警电路的触发端,并设定当该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处于动作状态时该报警电路不报警,反之报警;还可以包括类似上述下料位监测装置的上料位监测装置;本案的结构设计具有满料和/或缺料警示作用,确保了料斗正常供料功效,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砌块机
,具体指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
技术介绍
砌块机一般包括机架、供料系统、成型机、脱模系统、送板机及液压传动系统等;供料系统设于模具后上方,其一般包括料斗、料口控制机构和布料机构,布料机构包括布料小车和导轨,工作时,由料口控制机构动作控制,料斗内的物料落入布料小车内,之后通过传动装置将载有物料的布料小车沿导轨送往模具上方, 使所述物料送入模具中,再由后续的各系统实现砌块的最终成型作用。所述供料系统的料斗,同公知普通料斗一样,为由四个侧壁围成的上下通透的框状结构,工作进程中,随着物料的落下,需要往料斗内适时适当地添料,添料过满或者来不及添料都会影响到整个砌块机的正常工作,目前所述添料动作一般都是凭操作者目测或者经验来把握,不仅可靠性不足,操作效率较低,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故现有料斗的简陋设计已满足不了实际的生产需求。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料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具有缺料警示功用,能够确保料斗的正常供料,具有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具有满料警示功用,能够确保料斗的正常供料,具有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其包括一料斗本体,该料斗本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一下贯穿孔;此下贯穿孔处安装有下料位监测装置,该下料位监测装置包括下变形片和下行程开关,该下变形片覆盖封设于上述下贯穿孔处,上述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抵触在上述下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该下行程开关电连接至一报警电路的触发端,并设定当该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处于动作状态时该报警电路不报警,反之报警。上述下变形片与上述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间还设有一刚性垫板,该刚性垫板贴设在上述下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不超出上述下贯穿孔的范围。上述下变形片对应置于上述下贯穿孔的部分的内侧面与上述料斗本体的侧壁的内侧面相齐平。上述料斗本体的侧壁上部开设有一上贯穿孔,此上贯穿孔处安装有上料位监测装置,该上料位监测装置包括上变形片和上行程开关,该上变形片覆盖封设于上述上贯穿孔处,上述上行程开关的操作杆抵触在上述上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该上行程开关电连接至一报警电路的触发端,并设定当该上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处于动作状态时该报警电路动作报警,反之不报警。上述上变形片与上述上行程开关的操作杆间还设有一刚性垫板,该刚性垫板贴设在上述上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不超出上述上贯穿孔的范围。上述上变形片对应置于上述上贯穿孔的部分的内侧面与上述料斗本体的侧壁的内侧面相齐平。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其包括一料斗本体,该料斗本体的侧壁上部开设有一上贯穿孔;此上贯穿孔处安装有上料位监测装置,该上料位监测装置包括上变形片和上行程开关,该上变形片覆盖封设于上述上贯穿孔处,上述上行程开关的操作杆抵触在上述上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该上行程开关电连接至一报警电路的触发端,并设定当该上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处于动作状态时该报警电路动作报警,反之不报警。上述上变形片与上述上行程开关的操作杆间还设有一刚性垫板,该刚性垫板贴设在上述上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不超出上述上贯穿孔的范围;上述上变形片对应置于上述上贯穿孔的部分的内侧面与上述料斗本体的侧壁的内侧面相齐平。上述料斗本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一下贯穿孔,此下贯穿孔处安装有下料位监测装置,该下料位监测装置包括下变形片和下行程开关,该下变形片覆盖封设于上述下贯穿孔处,上述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抵触在上述下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该下行程开关电连接至一报警电路的触发端,并设定当该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处于动作状态时该报警电路不报警,反之报警。上述下变形片与上述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间还设有一刚性垫板,该刚性垫板贴设在上述下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不超出上述下贯穿孔的范围;上述下变形片对应置于上述下贯穿孔的部分的内侧面与上述料斗本体的侧壁的内侧面相齐平。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其料斗本体侧壁下部设有下料位监测装置,和/或侧壁上部设有上料位监测装置,举下料位监测装置阐述,其包括下变形片和下行程开关,当料斗本体内的物料的料位处于不低于下变形片时,其足以使下变形片受挤压向外一定幅度变形,此时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受推动而处于动作状态,报警电路不报警未起警示功用;倘若料斗本体内的物料的料位过低而使下变形片处于未受挤压的自然状态或者变形幅度不足情况下,此时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弹性恢复而处于未动作状态,报警电路动作报警而作出缺料警示;上料位监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同上述下料位监测装置相同,所起的相关动作操作相反,用来起满料警示作用;所述下料位监测装置和上料位监测装置可以单独设置或者一同设置在料斗上,借由所述满料和/或缺料警示功用,以使供料过程做到适时适当补料,及时有效,具有可靠、高效率、低成本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案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2是图I局部A的放大图;图3是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图3局部B的放大图;图5是本案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标号说明料斗本体I 下贯穿孔11上贯穿孔12下料位监测装置 2下变形片21刚性垫板22下行程开关23操作杆231安装机构24抵持圈241上料位监测装置3上变形片31刚性垫板32上行程开关33操作杆331安装机构34抵持圈341物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5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其包括一用于容置物料4的料斗本体1,该料斗本体I为由四个侧壁围成的上下通透的框状结构;本案新型料斗还包括下料位监测装置2和/或上料位监测装置3,下料位监测装置2安装于料斗本体I的下贯穿孔11处,上料位监测装置3安装于料斗本体I的上贯穿孔12处,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作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一所述料斗本体I的平板侧壁的下部开设有一圆形的下贯穿孔11,下料位监测装置2包括下变形片21和下行程开关23 ;下变形片21覆盖封设于下贯穿孔11处,具体的,如图2所示,下变形片21可以为可变形的橡胶片,其呈一圆形的帽体结构,对应帽檐部分经由安装机构24锁设在料斗本体I的侧壁的外侧面上,对应帽盖部分适配置于下贯穿孔11内,较佳的,帽盖部分的顶部的外表面(即下变形片21的内侧面)与料斗本体I的侧壁的内侧面相齐平,帽盖部分的顶部的内侧(即下变形片21的外侧)借由安装机构24的抵持圈241的抵持而实现稳固设置,当料斗本体I内的物料4挤压所述相齐平的下变形片21的内侧面时,下变形片21能够向外适当变形,从而带动下行程开关23的操作杆231向外推动而处于动作状态。当然,所述相齐平设置为最佳的设置方式,其也可以不相齐平,只要能够被物料4挤压向外适当变形即可。所述行程开关23,其操作杆231上的滚轮抵触在下变形片21的外侧面上,且该行程开关23电连接至一报警电路(图中未示出)的触发端,并设定当该下行程开关23的操作杆231处于动作状态时该报警电路不报警,即当操作杆231随下变形片21向外作适当推动处于动作状态时,其说明料斗处正常供料状况,所述报警电路不报警未作声光警示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砌块机用的新型料斗,包括一料斗本体,其特征在于:该料斗本体的侧壁下部开设有一下贯穿孔;此下贯穿孔处安装有下料位监测装置,该下料位监测装置包括下变形片和下行程开关,该下变形片覆盖封设于上述下贯穿孔处,上述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抵触在上述下变形片的外侧面上,且该下行程开关电连接至一报警电路的触发端,并设定当该下行程开关的操作杆处于动作状态时该报警电路不报警,反之报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志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卓越鸿昌建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