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世雄专利>正文

辊模锻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4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只需要较小的成形力、又能获得精度较好的锻件的辊模锻压机,其特征在于:当它的一个滑块(7,17)沿床身(1,11)的上横梁或下横梁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利用金属毛坯(5)与上、下模(4、6)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装有圆弧形上模(4)的扇形辊锻块(3)绕一根心轴(2)在毛坯(5)上作往复滚动辗压,使毛坯(5)发生连续变形,并成形为锻件。(*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成形用的设备。目前,金属成形用的设备,从上模和下模的运动方式来分类,主要有两类1.上模相对于下模作直线运动;2.上模和下模作相对旋转运动。属于第1类的成形设备有曲柄压机、螺旋压机、液压机和各种锤等。用这一类设备来成形时,金属是处于整体变形的过程,其优点是成形锻件的精度比较好,往往用来作为最后的终锻成形;其缺点是成形时所需要的力量很大,所以,设备的吨位和投资都很大。属于第2类的成形设备有辊锻机、轧机等。用这一类设备来成形时,金属是处于连续的局部变形的过程,其优点是成形时所需要的力量小,所以,设备的吨位和投资都比较小;其缺点是成形锻件的精度较差,往往只作为制坯用的预锻成形。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制坯用的辊锻机与终锻用的曲柄压机或螺旋压机配套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只需要较小的成形力又能获得精度较好的锻件、既能制坯又能终锻的成形设备——辊模锻压机。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辊模锻压机的原理图。在附图1中,1〕是床身,〔2〕是心轴,〔3〕是扇形辊锻块,〔4〕是圆弧形上模,〔5〕是金属毛坯,〔6〕是下模,〔7〕是滑块。用心轴〔2〕将滑块〔7〕与装有上模〔4〕的辊锻块〔3〕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成形用的辊模锻压机,有床身[1或11]、心轴[2]、装有圆弧形上模[4]的扇形辊锻块[3]、平直的下模[6]以及滑块[7或17],其特征在于:下模[6]固定在床身[1]下横梁的顶面上,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和滑块[7]铰接在一起,该滑块[7]沿着床身[1]上横梁的底面作往复直线运动,或者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铰接在床身[11]的上横梁上,下模[6]固定在滑块[17]上,该滑块[17]沿着床身[11]下模梁的顶面作往复直线运动,利用毛坯[5]与上、下模[4、6]之间的摩擦力,使辊锻块[3]作往复滚动辗压,从而使毛坯[5]成形为锻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成形用的辊模锻压机,有床身〔1或11〕、心轴〔2〕、装有圆弧形上模〔4〕的扇形辊锻块〔3〕、平直的下模〔6〕以及滑块〔7或17〕,其特征在于下模〔6〕固定在床身〔1〕下横梁的顶面上,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和滑块〔7〕铰接在一起,该滑块〔7〕沿着床身〔1〕上横梁的底面作往复直线运动,或者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铰接在床身〔11〕的上横梁上,下模〔6〕固定在滑块〔17〕上,该滑块〔17〕沿着床身〔11〕下横梁的顶面作往复直线运动,利用毛坯〔5〕与上、下模〔4、6〕之间的摩擦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刘世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