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世雄专利>正文

辊模锻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4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只需要较小的成形力、又能获得精度较好的锻件的辊模锻压机,其特征在于:当它的一个滑块(7,17)沿床身(1,11)的上横梁或下横梁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利用金属毛坯(5)与上、下模(4、6)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装有圆弧形上模(4)的扇形辊锻块(3)绕一根心轴(2)在毛坯(5)上作往复滚动辗压,使毛坯(5)发生连续变形,并成形为锻件。(*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成形用的设备。目前,金属成形用的设备,从上模和下模的运动方式来分类,主要有两类1.上模相对于下模作直线运动;2.上模和下模作相对旋转运动。属于第1类的成形设备有曲柄压机、螺旋压机、液压机和各种锤等。用这一类设备来成形时,金属是处于整体变形的过程,其优点是成形锻件的精度比较好,往往用来作为最后的终锻成形;其缺点是成形时所需要的力量很大,所以,设备的吨位和投资都很大。属于第2类的成形设备有辊锻机、轧机等。用这一类设备来成形时,金属是处于连续的局部变形的过程,其优点是成形时所需要的力量小,所以,设备的吨位和投资都比较小;其缺点是成形锻件的精度较差,往往只作为制坯用的预锻成形。在实际生产中,常常将制坯用的辊锻机与终锻用的曲柄压机或螺旋压机配套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只需要较小的成形力又能获得精度较好的锻件、既能制坯又能终锻的成形设备——辊模锻压机。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辊模锻压机的原理图。在附图1中,1〕是床身,〔2〕是心轴,〔3〕是扇形辊锻块,〔4〕是圆弧形上模,〔5〕是金属毛坯,〔6〕是下模,〔7〕是滑块。用心轴〔2〕将滑块〔7〕与装有上模〔4〕的辊锻块〔3〕铰接在一起,置于床身〔1〕的上横梁之下。下模〔6〕固定在床身〔1〕的下横梁之上。由于毛坯〔5〕与上模〔4〕、下模〔6〕之间存在着摩擦力,所以,当滑块〔7〕沿床身〔1〕的上横梁底面作往复直线运动时,滑块〔7〕就带动辊锻块〔3〕以及上模〔4〕在毛坯〔5〕上作往复滚动辗压,使毛坯〔5〕发生多次、连续的局部变形,并成形为锻件。附图2是本技术的辊模锻压机的另一种方案。在附图2中,〔11〕是床身,〔17〕是滑块。用心轴〔2〕将装有上模〔4〕的辊锻块〔3〕与床身〔11〕的上横梁相铰接。装有下模〔6〕的滑块〔17〕置于床身〔11〕的下横梁之上。由于毛坯〔5〕与上模〔4〕、下模〔6〕之间存在着摩擦力,所以,当滑块〔17〕沿床身〔11〕的下横梁顶面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就要带动上模〔4〕以及辊锻块〔3〕在毛坯〔5〕上作往复滚动辗压,使毛坯〔5〕发生多次、连续的局部变形,并成形为锻件。驱动滑块〔7,17〕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可以是曲柄连杆式的机械传动,也可以是油缸活塞式的液压传动。当滑块〔7,17〕沿床身〔1,11〕作往复直线运动时,也可以利用机械转动或液压传动来带动扇形辊锻块〔3〕以及圆弧形上模〔4〕绕心轴〔2〕在毛坯〔5〕上作往复滚动辗压。在附图1的方案中,在下模〔6〕与床身〔1〕之间;或在附图2的方案中,在下模〔6〕与滑块〔17〕之间,可以装置一个液压传动或机械传动的升降机构,使下模〔6〕能够上升下降,从而调节毛坯〔5〕的辗压变形量。从上述说明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技术的圆弧形上模〔4〕和毛坯〔5〕相接触的只是局部的,象辊锻一样,成形所需要的力量很小,所以,本技术的辊模锻压机的吨位和投资都比较小。2.由于本技术的下模〔6〕有着象模锻一样的平直的模腔,毛坯〔5〕在此模腔中经过往复滚动辗压以后,就可以获得精度比较好的锻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成形用的辊模锻压机,有床身[1或11]、心轴[2]、装有圆弧形上模[4]的扇形辊锻块[3]、平直的下模[6]以及滑块[7或17],其特征在于:下模[6]固定在床身[1]下横梁的顶面上,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和滑块[7]铰接在一起,该滑块[7]沿着床身[1]上横梁的底面作往复直线运动,或者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铰接在床身[11]的上横梁上,下模[6]固定在滑块[17]上,该滑块[17]沿着床身[11]下模梁的顶面作往复直线运动,利用毛坯[5]与上、下模[4、6]之间的摩擦力,使辊锻块[3]作往复滚动辗压,从而使毛坯[5]成形为锻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成形用的辊模锻压机,有床身〔1或11〕、心轴〔2〕、装有圆弧形上模〔4〕的扇形辊锻块〔3〕、平直的下模〔6〕以及滑块〔7或17〕,其特征在于下模〔6〕固定在床身〔1〕下横梁的顶面上,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和滑块〔7〕铰接在一起,该滑块〔7〕沿着床身〔1〕上横梁的底面作往复直线运动,或者用心轴〔2〕将扇形辊锻块〔3〕铰接在床身〔11〕的上横梁上,下模〔6〕固定在滑块〔17〕上,该滑块〔17〕沿着床身〔11〕下横梁的顶面作往复直线运动,利用毛坯〔5〕与上、下模〔4、6〕之间的摩擦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刘世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