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连魁专利>正文

圈环类锻件无连皮小飞边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30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圈环类锻件无连皮小飞边模具,具有上、下模。有一个带拔模斜度的模芯和下模连成一体。上模具有模芯顶部配合面,模腔外侧的分模面上设有飞边槽,上、下模上设有定位导栓和上、下模座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普通模锻件有内孔连皮浪费材料的难题,节材明显,生产效率可提高1.5倍,锻模寿命可提高1-1.5倍,锻件质量高,用普通设备可达到专机生产水平,具有普遍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锻
一般的圈环类锻件模锻模具,都是在模腔高度中间分模,模中心有上下凸起的模芯(内芯),模芯之间出现连皮。锻件的内孔越大,连皮也越大。不仅浪费了材料和设备能量,而且增加了冲内孔连皮的模具和工序,降低了锻模寿命,费工费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圈环类锻件无连皮小飞边模具,其结构合理,解决了连皮问题,节能节材,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锻件质量,延长了模具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技术要点是一种圈环类锻件无连皮小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下模,有一个带拔模斜度的模芯和下模连成一体,上模具有模芯顶部配合面,模腔外侧的分模面上设有飞边槽,上、下模上设有定位导栓和上、下模座固定结构。为了更好地防止模芯顶部的飞连,模芯顶部最好具有高出热锻件3-6mm的直园柱段,在模锻时,可对金属产生阻力作用,可更好地保证端面无毛刺,金属又容易充满模腔。上述的飞边槽,可为带飞边桥的飞边槽,也可以是普通飞边槽,最好为扩张式飞边槽。上述的拔模斜度最佳为为10-12°。上述的分模面可设在模腔的一侧,或中间。为了防止模芯顶面上有氧化皮等污物影响上下模的紧密啮合,最好在上模具与模芯顶部配合面有0.5-1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圈环类锻件无连皮小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下模,有一个带拔模斜度的模芯和下模连成一体,上模具有模芯顶部配合面,模腔外侧的分模面上设有飞边槽,上、下模上设有定位导栓和上、下模座固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圈环类锻件无连皮小飞边模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上、下模,有一个带拔模斜度的模芯和下模连成一体,上模具有模芯顶部配合面,模腔外侧的分模面上设有飞边槽,下、下模上设有定位导栓和上、下模座固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模芯顶部具有高出热锻件3-6mm的直园柱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是飞边槽为扩张式飞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连魁
申请(专利权)人:霍连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