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俊彬专利>正文

三轴双向复动成形的复动化锻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892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轴双向复动成形的复动化锻造模块,该下模座上设有一浮动模座,在垂直方向轴(Z轴)上,上模座上设一组五块式楔块组,左右分别设两支撞杆以驱动楔块组运动,控制锻造时上冲头的速度,使上、下冲头与模具的相对速度成为上、下冲头分别以等速对向挤入模穴成形,而在水平方向轴(X或Y轴)上,则分别设前后左右四组连杆组,该连杆组则驱动水平侧向冲头等速对向挤入模穴成形;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以三轴双向复动成形的方式锻造出上、下对称且无毛边的锻件,而且能够节省下料重量与减少后续机械加工量,降低锻件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三轴双向复动化锻造模块,设计的主旨在于以三轴双向的复动机构以锻制上、下对称且无毛边的锻件,节省锻造材料与减少后续机械加工,降低锻造生产成本。
技术介绍
传统锻造中锻件是通过毛边的设计来帮助材料充填模穴及通过拔模角的设计帮助脱模,在此情形下锻造完成的锻件便须要后续剪缘去除毛边及额外机械加工去除拔模角,图1(A)为传统锻造法与图1(B)为无毛边的复动化锻造法的比较即可发现其差异;前者为一体型模具,具有毛边103及拔模角104的设计,后者为复动式模具,模具与冲头为个别且可复动,其方式是由上、下模具100、200(或左、右模具)先行合模后,再由上、下复动冲头101、102挤入模穴中使材料充填模穴,如此便可得到尺寸较为精密且近净形的锻件,故非但下料可以减少,也可节省后续机械加工及减少锻造工程道次,以汽车用等速接头内的万向接头锻件为例,复动化锻造工艺(如图2(B)所示)虽不需去除毛边,但仍需机械加工才能获得锻件,比起传统锻造方式(如图2(A)所示),需将胚料成型后,再将锻件的毛边加工去除,最后将锻件机械加工,工艺繁杂,复动化锻造在下料时虽可省20%以上的材料,而在设计复动化锻造模具时须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轴双向复动成型的复动化锻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由上、下模座构成,该下模座上设有一浮动模座,浮动模座上组设一下冲头及一下模,前、后、左、右侧设四组侧冲保持件,内部并具有侧向冲头及侧向模座,侧向模座以一连杆连接于一连杆座上,连杆座并组设于下模座上;该上模座内设有一组楔块组,包含一成形楔块、二侧向楔块及二驱动楔块,驱动楔块上设有底部具压力板的撞杆,上模座上设一上承接模座,上承接模座上并设有一上模及一上冲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轴双向复动成型的复动化锻造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模块由上、下模座构成,该下模座上设有一浮动模座,浮动模座上组设一下冲头及一下模,前、后、左、右侧设四组侧冲保持件,内部并具有侧向冲头及侧向模座,侧向模座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彬
申请(专利权)人:杨俊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