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同步振动箱,包括振动箱壳,振动箱壳内设有两个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圆筒形腔体,且两个圆筒形腔体的轴线相互平行;圆筒形腔体内分别固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转子轴相互平行。该振动箱结构强度大,结构扩展能力优良,密封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可大大提高振动电机轴承的承载极限和转速极限,以满足大振力和高转速的振动设备需求;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因安装误差导致的振动电机主轴不平行、振动无法同步和振动方向杂乱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振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同步振动箱。
技术介绍
同步振动具有振动效率高、对设备损伤小的优点,其原理在振动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利用。目前,在振动设备中采用的同步振动装置有2种,一种是采用齿轮或皮带传动的机械式同步振动箱,由齿轮或皮带带动两个相同偏心装置逆向旋转,产生同步振动,其结构复杂、加工维护麻烦,而且受机械传动的限制,无法提供较高的振动频率和较强的振动力,最高转速在3000转左右,超过这个转速就容易损坏,因此只能应用于普通的振动领域 ’另一种是采用2台相同振动器,并且平行安装在一个底座上,两台振动器同时启动,逆向运行,产生同步振动,其具体缺陷和局限性为安装时,无法有效保证两台振动电机主轴平行,导致振动电机无法同步、产生单一振动,振动状态杂乱;由于连续或断续周期的振动和振动电机自身散热的设计局限,使其散热功率不足,振动电机发热严重易损坏;由于部分振动设备需要抽真空,振动电机工作在真空环境中,散热效果不理想、易损坏;超大的振动力和振动幅度要求大大超过了轴承的极限和振动电机机体承载极限,不能满足振动设备需求;安装空间较小,普通振动电机结构设计不紧凑、体积庞大,安装难度大,甚至无法安装;在承载要求方面,某些振动设备要求在预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振动,由于振动电机所需的安装空间较大,会导致承压件无法设计;高频强力振动超过了轴承的转速极限和承载极限,普通振动电机无法解决轴承润滑问题;振动电机需要定期加油维护保养,对于连续工作、高频和大振力的振动电机,加油维护更加频繁,而现有振动电机没有有效的储油结构,无法降低维护保养频率,严重影响振动设备的工作时间和流程。因此,上述两种振动装置各有各的缺点和局限性,不能满足现有设备的振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强度大和使用效果好的电动同步振动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同步振动箱,包括振动箱壳,振动箱壳内设有两个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圆筒形腔体,且两个圆筒形腔体的轴线相互平行;圆筒形腔体内分别固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转子轴相互平行。所述振动电机为圆筒振动电机,其包括圆筒机壳、定子、转子和通过螺钉固定在圆筒机壳端面上的轴承座,至少一端轴承座外段的外径不大于圆筒机壳的外径;轴承座上设有轴承,轴承内圈安装转子轴,转子轴两端分别叠加设有两块振动偏心块;转子轴上套设有与轴承座外端面相接的轴承挡盖;所述圆筒形腔体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钉,螺钉上端顶压在圆筒机壳上。所述振动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和轴承座,定子与轴承座固定在圆筒形腔体内;圆筒形腔体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钉,螺钉上端顶压在定子上;轴承座上设有轴承,轴承内圈安装转子轴,转子轴两端分别叠加设有两块振动偏心块;转子轴上套设有与轴承座外端面相接的轴承挡盖。所述振动箱壳两端箱壁外部设有散热板。所述振动箱壳两端箱壁内设有冷却循环通道,冷却循环通道进口与出口处设有冷却液接头。所述圆筒形腔体两端安装有端盖,端盖与振动箱壳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振动箱壳顶部设有加油孔和与加油孔相通的储油槽,储油槽下部设有进油道,进油道与圆筒形腔体相通。所述振动箱壳两端箱壁底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振动箱壳的箱壁上设有安装螺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I、本技术的振动箱壳内设有两个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圆筒形腔体,且两个圆筒形腔体的轴线相互平行;在圆筒形腔体内分别固设有圆筒振动电机形成电动同步振动箱,且圆筒振动电机的转子轴相互平行,其结构强度大,结构扩展能力优良,密封性能好,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可大大提高振动电机轴承的承载极限和转速极限,以满足大振力和高转速的振动设备需求;同时,可有效解决因安装误差导致的振动电机主轴不平行、振动无法同步和振动方向杂乱的问题。2、第一圆筒振动电机与第二圆筒振动电机共用同一电源,运行时,两者同时启动,转动方向相反或相对,水平方向上振动力的方向相反,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力相互抵消;垂直方向上振动力的方向相同,产生同步振动,可大大加强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力。3、第一圆筒振动电机与第二圆筒振动电机结构紧凑,可使振动箱壳承受更大的压力,满足设备的需求。4、圆筒形腔体底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螺钉,螺钉上端顶压在圆筒振动电机上,当圆筒振动电机损坏需要拆卸时,松开螺钉即可将圆筒振动电机从圆筒形腔体抽出,检修维护方便快捷。5、在转子轴的两端分别叠加设有两块振动偏心块,可根据需要调整两相邻振动偏心块的夹角,以实现激振力的调整,操作简便。6、在圆筒形腔体的两端安装有端盖,在振动偏心块发生故障脱离转子轴时,端盖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减少安全事故,安全可靠。7、端盖与振动箱壳之间设有密封圈,可防止水与蒸汽侵入振动箱壳内部及润滑油向外泄漏。8、在振动箱壳的箱壁外部设有散热板,可有效提高振动箱壳的散热能力,满足散热要求。9、在振动箱壳的两端箱壁内设有冷却循环通道,冷却循环通道的进口与出口处设有冷却液接头,可以采用水循环或油循环进行冷却,可满足振动箱壳各部分的散热需求,以适应长时间连续工作和真空等恶劣的工作环境。10、在振动箱壳的两端箱壁底部设有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或者在振动箱壳的箱壁上设有安装螺孔,使用时,振动箱壳可通过安装孔水平固定在振动设备上,或者通过安装螺孔固定安装在振动设备上,操作简便,便于拆卸。11、在振动箱壳顶部设有加油孔和与加油孔相通的储油槽,储油槽下部设有进油道,进油道与圆筒形腔体相通,可采用脂润滑方式对轴承进行润滑,在振动运行过程中润滑脂从储油槽处流向轴承,使用储油槽,可一次加满足量润滑脂,减少维护次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为图I中的B-B剖视图;图4为图I中的C-C剖视图;图5为图I中的D-D剖视图;图6为图I中的E-E剖视图;图7为图I中振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在图I中的C-C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在图I中的E-E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1-7所示的电动同步振动箱,其包括振动箱壳I,在振动箱壳I内设有两个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圆筒形腔体2和第二圆筒形腔体3,且第一圆筒形腔体2和第二圆筒形腔体3的轴线相互平行;在第一圆筒形腔体2内固设第一圆筒振动电机4、第二圆筒形腔体3内固设第二圆筒振动电机5形成电动同步振动箱。第一圆筒振动电机4与第二圆筒振动电机5的转子轴相互平行,可有效解决因安装误差导致的振动电机主轴不平行、振动无法同步和振动方向杂乱的问题。第一圆筒振动电机4与第二圆筒振动电机5共用同一电源,运行时,两者同时启动,转动方向相反或相对,水平方向上振动力的方向相反,水平方向上的振动力相互抵消;垂直方向上振动力的方向相同,产生同步振动,可大大加强垂直方向上的振动力。上述第一圆筒振动电机4包括圆筒机壳42、定子6、转子7和通过螺钉44固定在圆筒机壳42端面上的轴承座8,两端轴承座8外段的外径均等于圆筒机壳42的外径,两端轴承座8内段的外径与圆筒机壳42的内壁相适配,转子7位于转子轴41上。在轴承座8上设有轴承9,轴承9内圈安装转子轴41。转子轴41的两端分别叠加设有振动偏心块10,可根据需要调整两相邻振动偏心块10的夹角,以实现激振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同步振动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箱壳,振动箱壳内设有两个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的圆筒形腔体,且两个圆筒形腔体的轴线相互平行;圆筒形腔体内分别固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电机的转子轴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达,
申请(专利权)人:徐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