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种刹车片防震胶涂胶机,它包括机架、输送带机构、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所述的输送带机构由伺服电机驱动,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结构相同,且涂胶总成一前一后的安装在机架的输送带上方;第一涂胶总成包括储胶盒、上胶辊、下胶棍、挡板、胶套和溢胶回收盒,实现自动滚动涂覆,工件暂存平台保证刹车片工件放置时的一致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指的涂减震胶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自动化的涂胶作业,基本满足一个中型刹车片制作厂的生产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技术涉及ー种涂汽车刹车片减震胶的专用涂胶机,具体地说是ー种能实现在汽车刹车片钢背上表面滚涂上防震阻尼胶的涂胶设备。
技术介绍
生产盘式刹车片有些品种,要求在钢背的上表面涂上减震胶用于缓冲刹车片和卡钳之间的制动力。若经常刹车会造成刹车片材料和钢背的温度急升,如果不用垫片或减震胶刹车片的高温会传导到制动卡钳上。由于卡钳起主要作用的制动油缸温度会过高,使制动油缸油路内的刹车油汽化,造成刹车失灵。涂减震胶的刹车片一般制动噪声比垫片的普遍低很多。涂减震胶是刹车片ー种减少刹车声音和保证良好刹车制动性能的最优选择。 对于目前涂减震胶一般采用手工滚涂。由于减震胶为非牛顿液体,普通机器很难把减震胶涂匀于刹车片上表面涂胶区域。若采用人工修正滚涂费事费力,刹车片减胶区域的宽度和高度參数不易保证,生产效率也很低。目前涂胶的刹车片由于人工涂胶成本很高,造成了刹车片总成本过高,不利于涂减震胶刹车片的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在刹车片钢背上表面滚涂减震胶的涂胶机,提供ー种自动化得涂胶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刹车片防震胶涂胶机,包括机架、输送带机构、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所述机架是输送带机构、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的安装平台,所述的输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安装在机架上的前后滚轴以及控制其滚轴进行有序转动的伺服电机,是刹车片エ件的运动和支撑平台;所述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结构相同,且涂胶总成一前一后的安装在机架的输送带上方;所述的第一涂胶总成包括储胶盒、上胶辊、下胶棍、挡板、胶套和溢胶回收盒,所述储胶盒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上胶辊和下胶辊ー上一下地平行安装在储胶盒内,且两辊通过齿轮传动联动,其中的上胶辊还和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胶套套置于下胶辊上并与上胶辊进行对碾,胶套的下侧将胶涂覆在エ件上,所述挡板一端枢接在储胶盒内另一端抵靠在上胶辊上,挡板随着上胶辊的转动而控制其上胶层的厚度;所述溢胶回收盒安装在下胶辊下方的机架上,用于回收自储胶盒和胶辊上流出的少量胶液。还包括エ件暂存平台,在所述エ件暂存平台内安装ー丝杠机构,丝杠机构上安装ー个定位块,该定位块延伸至输送带的上方,这样可以保证刹车片エ件放置时的一致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指的涂减震胶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自动化的涂胶作业,基本满足ー个中型刹车片制作厂的生产能力。本技术只要预先把进入涂减震胶的下胶辊高度位置根据刹车片厚度和涂胶厚度调节后,把胶套位置与摆放刹车片定位块的控制位置调整好,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的涂减震胶生产,生产过程中无需在进行其他调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箭头表示待涂胶エ件的运行方向;图中,I机架,21输送带,22前滚轴,23后滚轴,24伺服电机,3第一涂胶总成,31储胶盒,32上胶辊,33下胶棍,34挡板,35胶套,36齿轮传动,37驱动电机,38联轴器,4第二涂胶总成,5エ件暂存平台,51丝杠机构,52定位块,53手轮,6电气控制柜。·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图4所示,该种刹车片防震胶涂胶机,包括机架、输送带机构、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下面分别对以上几个模块做进ー步的详细描述机架I是输送带机构、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的安装平台,机架是由型钢焊接而成的框架状。输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21、安装在机架上的前滚轴22、后滚轴23以及控制其滚轴进行有序转动的伺服电机24,是刹车片エ件的运动和支撑平台,其中的输送带机构中具有涨紧机构,这是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和现有的输送带机构基本相同,此处不再累述。输送带机构主要是通过输送带伺服电机24带动输送带运动。伺服电机的控制器可以调节输送带的快慢,并控制伺服电机的启动与关闭。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结构相同,且两总成一前一后的安装在机架的输送带上方。两个总成在本领域中根据所起到的作用习惯上也被称之为预涂减震胶装置和涂减震胶修正装置。第一涂胶总成3 (预涂减震胶装置)包括储胶盒31、上胶辊32、下胶棍33、挡板34、胶套35和溢胶回收盒。储胶盒31安装在机架上,内部盛放足量的减震胶,是减震胶存储和缓慢添加的主要场所。上胶辊32和下胶辊33 —上一下地平行安装在储胶盒31内,且两辊通过齿轮传动36联动,其中的上胶辊32还和驱动电机37通过联轴器38进行连接,也就是说ー套驱动电机37即可驱动第一涂胶总成进行涂覆工作。胶套35套置于下胶辊上并与上胶辊进行对碾,胶套35的下侧将胶涂覆在エ件上。挡板34 —端枢接在储胶盒内另一端抵靠在上胶辊32上,挡板34具有随着上胶辊32的转动而控制其上胶层的厚度的功能,防止减震胶在非工作区域的溢流,造成胶的浪费。溢胶回收盒安装在下胶辊下方的机架上,用于回收自第一涂胶总成中泄露或溢流的减震胶。放置输送带上的刹车片エ件,在输送带摩擦力的带动下自前向后水平运动。当刹车片经过第一涂胶总成(也叫预涂减震胶装置)吋,其中的储胶盒31内的减震胶会在上胶辊32上面进行搅匀,在上胶辊32上形成粘度较低的涂胶层。通过对碾将涂胶层会转移到胶套35上,并最终转移到エ件生形成胶套涂胶层。胶套35在下胶辊上的位置可调,且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更换不同规格的胶套,使用范围还是很广的。由于胶套是根据刹车片的涂胶范围确认的,这样涂胶的宽度比较准确,涂胶位置也精确。涂胶的厚度由储胶盒的上下位置确认,精度也很高。上述的第一涂胶总成主要是对刹车片进行表面滚涂,其主要作用进行粘胶处理。当刹车片钢背的表面先经过预涂处理时,后续的正式滚涂时胶层宽度和高度等參数才能满足。减震胶为非牛顿液体,滚涂的均匀參数非常重要。第一涂胶总成中的的驱动电机连接上胶辊进行粘胶,同时搅匀减震胶。驱动电机与胶辊连接为弹性联轴器,若有胶粘度太大无法搅匀时,可以保护电机。在上胶辊的两侧有定位和防护作用的挡板,用于保证储胶盒的减震胶在上胶辊的胶层位置保持在合理的空间区域内。在下胶辊两侧涂胶机旁边装有溢胶回收盒用于收集泄露或溢流的胶。上胶辊表面的减震胶通过下胶辊的胶套传递给钢背上表面进行滚涂操作。上胶辊的和下胶辊运动是通过右侧的齿轮传动的,是ー种传动比精确的涂胶运动。第一涂胶总成会在刹车片钢背上形成ー层薄膜胶层,用于正式涂胶的粘胶均匀涂层。第二涂胶总成4也称作涂减震胶修正装置,用于保证涂胶的形状和厚度等參数。其机构与第一涂胶总成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涂胶的胶的粘度、胶辊转速和储胶盒高度等參数的调节设置不一样。当储胶盒的减震胶在上胶辊的搅拌均匀下,有控制块调节上胶层的涂胶宽度。上胶辊与下胶辊通过齿轮传动,把上胶辊的胶层传递到胶套。第二涂胶总成中的胶套与预涂胶的胶套位置和宽度及其胶套直径都一致的,用于修正的涂胶。下胶辊与胶套之间是靠胶套的摩擦カ运动,胶套一般内空直径与下胶辊外径尺寸一致。当涂胶修正装置伺服电机带动上胶滚和下胶辊运动时,与输送带上的刹车片上面形成涂胶运动,完成涂胶。在输送带的前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放有刹车片的エ件暂存平台,エ件暂存平台5,在所述エ件暂存平台内安装ー丝杠机构51,丝杠机构由手轮53调节,丝杠机构上安装ー个定位块52,该定位块52延伸至输送带21的上方,这样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刹车片防震胶涂胶机,包括机架、输送带机构、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所述机架是输送带机构、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的安装平台,所述的输送带机构包括输送带、安装在机架上的前后滚轴以及控制其滚轴进行有序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第一涂胶总成和第二涂胶总成结构相同,且涂胶总成一前一后的安装在机架的输送带上方;所述的第一涂胶总成包括储胶盒、上胶辊、下胶棍、挡板、胶套和溢胶回收盒,所述储胶盒安装在机架上,所述上胶辊和下胶辊一上一下地平行安装在储胶盒内,且两辊通过齿轮传动联动,其中的上胶辊还和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进行连接;所述胶套套置于下胶辊上并与上胶辊进行对碾,所述挡板一端枢接在储胶盒内另一端抵靠在上胶辊上,挡板随着上胶辊的转动而控制其上胶层的厚度;所述溢胶回收盒安装在下胶辊下方的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玲,袁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麒麟刹车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