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保持和定位密封装置的保持板条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475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保持和定位密封装置的保持板条(8),具有附着装置(12),这些附着装置布置在保持板条的一个纵向侧(15)上并且各通过中断部(13)彼此分离。为了建议具有高灵活性的保持板条,该保持板条在较长时间使用之后还使得简单地插装密封装置并且在压紧密封装置时的更均匀的压力分布成为可能,而建议,该保持板条(8)在另一纵向侧(16)上具有连续的接片(19),并且在接片(19)和每个附着装置之间在保持板条(8)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开口(1ha-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保持和定位密封装置的保持板条,具有附着装置,这些附着装置布置在保持板条的ー个纵向侧上并且各通过中断部彼此分离。这种保持板条尤其应用于针对车辆车门上自粘合密封装置的 施加设备中。
技术介绍
针对车辆车门的密封装置利用自粘合的粘合条沿车门周边敷设在粘合面上并且在该粘合面上压紧。利用针对自粘合密封装置的施加设备进行自动化的敷设和压紧,该施加设备包含具有各一个轮廓元件的大量移动单元,其中,每个移动单元可基本上垂直于在车辆车门上的粘合面的给其配属的区段往复运动。因为移动単元至少部分沿不同方向运动,因而给每个移动単元配属有単独的保持板条,该保持板条可以无关于相邻的移动单元的保持板条运动。为了安装密封装置,将该密封装置插装到沿车门周边布置的保持板条上并且通过例如以底切形式的支座来保险。之后,将整个的施加设备和移动单元如此地朝向车门运动,gp,移动单元连同所插装的密封装置相对车辆车门上的粘合面处于限定的间距上。然后将稍稍扩展的密封装置以粘合层向粘合面方向运动并在那里定位。最后,利用压紧装置以限定的压紧カ将密封装置相对车门上的粘合面按压。自1987年以来在汽车エ业中已经应用了专利技术人的这种施加设备。最初,各单个的保持板条实施成弹簧板,这些弹簧板在一个纵向侧上设有从该侧出发的梳状缝隙,并且在另ー纵向侧上设有孔,以便将保持板条拧接在移动单元的轮廓元件上。随着车辆车门进而还有针对密封装置的粘合面的变得复杂的轮廓,已知的由弹簧板制成的、设有梳状缝隙的保持板条的灵活性部分地不再足够。尤其是在过渡至窗框的过渡区域中可能在现代的车门几何形状的情况下缺少保持板条的、尤其是在保持板条的平面内的足够的柔韧性。为了避免针对这种问题区域的保持板条的独特的并且因此成本高昂的制造,在EPO 849 106 BI中说明了ー种保持板条,其由连续的、在俯视图中基本上呈曲折形的由合成材料制成的带组成。该呈曲折形的带在ー个纵向侧上具有由中断部彼此分离的附着装置,而在另ー侧上弹簧舌片由呈曲折形的带的腿和接片形成。待施加的密封装置插装到弹簧舌片上。基于连续的带的曲折形状,保持板条是非常灵活的并且适配每种车门轮廓,即使在如下的问题区域中也是如此,这些问题区域也在其平面内需要保持板条的高的柔韧性。由曲折形状造成的灵活性使得如下成为可能,即,仅ー个连续的保持板条沿轮廓元件设置并且如通常那样拧接在那里。然而由曲折形状造成的大的灵活性的优点,也带来了如下缺点,即,密封装置插装到弹簧舌片上能够引出问题,因为随着时间流逝弹簧舌片因为材料疲劳不再无问题地对齐。此外,材料疲劳与呈曲折形的保持板条的高的灵活性结合能够导致粘合条在粘合面上的不均匀的压カ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的任务,S卩,建议一种保持板条,该保持板条即使在现代的车门几何形状的问题区域中也具有用于施加密封装置的高灵活性,该保持板条在较长时间使用之后还使得简单地插装密封装置并且在压紧密封装置时的更均匀的压力分布成为可能。该任务在开头所提到的类型 的保持板条的情况下通过如下方式来解决,S卩,保持板条在另一与附着装置对置的纵向侧上具有连续的接片,并且在接片和每个附着装置之间在保持板条中布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出乎意料地示出的是,这些在保持板条中的开口在问题区域中也保证了用于施加密封装置的所需的高灵活性。尤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板条在保持板条的平面内以足够的程度是柔韧的。保持板条绕处在其平面内的轴线的柔韧性由保持板条的材料的弹簧弹性的特征得到。优选使用合成材料作为材料。然而与根据EP O 849 106 BI的连续的保持板条不同,施加设备的每个移动单元配备有自己的保持板条。保持板条的连续接片使得密封装置的插装变得容易,这是因为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板条中由结构决定地排除了彼此不对齐的弹簧舌片。此外,与附着装置对置的连续的接片支持了在密封装置相对粘合面挤压时的均匀的压力分布。因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板条的材料疲劳对密封装置的插装没有影响并且实际上没有损害压力分布的均匀性,所以可以加大保持板条的更换间隔,由此降低了施加设备的运行成本并且减少了维护停止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设计方案中,用于将保持板条附着在轮廓元件上的每个附着装置包含至少一个附着孔。保持板条的每个附着装置优选由用于容纳螺栓的唯一的附着孔形成,正如该附着孔在已知的保持板条的情况下那样。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板条的测试中被证实有利的是,在保持板条中,给每个附着装置配属有多个、尤其是长形的带有彼此平行分布的纵向侧的开口。如果这些开口在朝向所配属的附着装置的方向上彼此靠近,那么结合处在附着装置之间的中断部改进了保持板条在其平面内的柔韧性。这些长形的开口在背离附着装置的侧上整体地在连续接片的高度上终止。在附着装置之间的中断部同样最大延伸直至保持板条的接片。首先呈缝隙形的中断部从接片起向保持板条的、具有附着装置的纵向侧方向扩宽。通过扩宽的几何形状可以优化在保持板条中的张力分布。如由现有技术已知的那样,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板条优选也具有例如空隙形式的支座用于可靠保持密封装置。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释。其中图I示出具有轮廓元件的移动单元的部分侧视图和施加设备的压紧装置,利用该压紧装置在车辆车门上安装密封装置;图2示出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板条上的俯视图;以及图3示出穿过根据图2的保持板条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中部分示出具有环绕粘合面(2)的车辆车门(1),密封装置(3)应当被附着在该粘合面上。这借助于施加设备来发生,彼此并排且跟随车门轮廓布置的大量移动单元(4)属于该施加设备。每个移动单元(4)可沿双箭头(5)的方向往复运动,其中,每个移动单元(4)的运动方向相对车门轮廓或者说粘合面(2)的各所配属的区段取向。具有轮廓面(7)的轮廓元件(6)附着在移动单元(4)上。保持板条(8)拧接到 该轮廓面(7)上,保持板条(8)伸出超过轮廓面(7)并且密封装置(3)推到该保持板条的自由边缘上。将密封装置(3 )插装到保持板条(8 )上来施加该密封装置(3 )。然后移动单元(4 )如此地被运动,即,使密封装置(3 )相对粘合面(2 )处于预先确定的定位中。然后,借助于压紧装置(9)以预先确定的压紧力将密封装置(3)相对粘合面(2)挤压。由图2和图3获得在图I中仅示意出的保持板条(8)的细节。由平面的合成材料制成的保持板条(8)在一个纵向侧(11)上具有五个以钻孔形式的附着装置(12),这些附着装置各通过中断部(13)彼此分离。给每个附着装置(12)配属三个构造成长孔的开口(14a_c)。这些长孔与另一纵向侧(15)隔一定间距地在沿保持板条的纵向方向分布的线(16)的高度上终止,该线向纵向侧(11)方向界限了连续的接片(19)。中断部(13)的构造成具有宽度bs的缝隙(17)的部分也直至达到线(16),该部分向纵向侧(11)方向呈高脚杯式地扩宽。在沿保持板条(8)的纵向方向分布的其它的线(18)的高度上,构造成长孔的开口(14a-c)与附着装置(12)隔一定间距地终止。在所示实施例中,长孔的长度I0与宽度bo的比例为大约9: I。长孔的长度I0与接片的宽度bst的比例为大约2:1。长孔在朝向附着孔(12)的方向上如此相互靠近,即,垂直于纵向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劳斯·格罗曼洛塔尔·特梅斯
申请(专利权)人:格罗曼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