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468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一个锤管(12a;12b;12c)和一个B-冲击阻尼系统(14a;14b;14c)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该B-冲击阻尼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阻尼装置(16a;16b;16c),该阻尼装置被设置来阻尼反冲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阻尼装置(16a;16b;16c)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锤管(12a;12b;12c)的径向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
技术介绍
在EP 1992453A1中已提出一种尤其用于锤钻和/或锤凿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它设有一个锤管及一个B-冲击阻尼系统,该冲击阻尼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被设置来阻尼反冲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出发点是设有一个锤管及一个B-冲击阻尼系统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该B-冲击阻尼系统具有至少一个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被设置来阻尼反冲能量。 本专利技术提出阻尼装置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锤管的径向外部。对于一个“锤管”尤其应理解为一个装置,它被设置来在主工作方向上可运动地支承一个冲击锤。最好在锤管内部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可建立一个工作空气压力,该空气压力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使冲击锤加速。对于“冲击锤”的概念尤其应理解为一个装置,它在冲击工作期间通过工作空气压力来加速并将冲击动量在主工作方向上输送给插接式刀具。一个活塞优选产生工作空气压力。对于“主工作方向”的概念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方向,操作者在该方向上使锤钻以对工作运动设置的方式运动。最好主工作方向相对冲击锤的冲击方向平行地定向。对于“设置”尤其应理解为专门的配备和/或设计。对于一个“B-冲击阻尼系统”尤其应理解为一个装置,它被设置来将反冲能量阻尼地、至少部分地继续传递到手持式工具机壳体上。对于“反冲能量”尤其应理解为一个能量,该能量在插接式刀具冲击到一个工件上时由工件向着插接式刀具的方向反射。最好反冲能量使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一个冲击装置逆着冲击方向加速。B-冲击阻尼系统最好被设置来使由冲击装置的反冲能量引起的运动阻尼地制动。反冲能量最好由压应力波传送。在本专利技术方面对于“阻尼”尤其应理解为B-冲击阻尼系统通过阻尼装置的摩擦和/或弹性变形使反冲力的幅值减小。对于一个“阻尼装置”尤其应理解为一个装置,该装置被构成为由反冲能量在负载方向上可变形其长度的至少10%,有利地变形其长度的至少25%。变换地和/或附加地阻尼装置可借助专门构造的表面通过摩擦使一部分反冲能量转换成热能。尤其在工作中反冲能量的至少25%,有利地至少50%,特别有利地至少75%作用在阻尼装置上。阻尼装置最好至少部分地由弹性材料、例如弹性体材料构成。变换地和/或附加地阻尼装置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阻尼部件,弹簧部件和/或形状部件。阻尼部件例如可被构成为热塑性弹性体,弹性的钢弹簧,气态的、粘性的和/或固体的阻尼部件。阻尼装置最好由反压弹簧隔开地构成。阻尼装置最好被设置来无止挡地阻尼反冲。在本专利技术方面对于“无止挡”的概念尤其应理解为阻尼装置在阻尼反冲能量时通过反压力自身限定了其压缩的一个值。对于一个“反压弹簧”尤其应理解为一个弹簧,它由操作者通过将插接式刀具压在工件上而可被压缩多于其长度的10%,有利地多于其长度的25%。优选地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具有一个止挡,该止挡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可阻止反压弹簧的继续压缩。最好阻尼部件具有为反压弹簧的至少5倍大、有利地至少10倍大的弹簧硬度。反压弹簧最好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使一个空载控制装置运动。阻尼装置有利地与反压弹簧无关地和/或尤其平行于反压弹簧地阻尼反冲能量。在一个不具有反压弹簧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中,阻尼装置“与反压弹簧无关地”阻尼反冲能量。在本专利技术方面对于“平行”尤其应理解为一个由反冲能量引起的反冲动量通过阻尼装置及然后通过一个部件在主手把的方向上传递,该主手把与反压弹簧平行。在本专利技术方面对于“作用”的概念尤其应理解为一个传送反冲能量的反冲动量在阻尼装置上产生一个力,该力使阻尼装置变形。对于“径向外部”的措辞尤其应理解为阻尼装置的至少一个区域在径向上比锤管的平均外表面离锤管的中轴线更远。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构型可得到特别短的轴向结构长度及特别有效的B-冲击阻尼。此外通过可能的结构简单的大体积可达到小的单位负荷。由此可使用廉价的材料来阻尼。在另一构型中提出阻尼装置至少部分地包围锤管,由此可特别有利地利用结构空间及得到有利的冷却。对于“包围”的概念尤其应理解为阻尼装置至少部分地被设置在锤管径向外部的锤管的一个轴向延伸区域中。阻尼装置有利地在一个至少270度的角度范围上、特别有利地在360度上包围锤管。 此外还提出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设有一个空载控制装置,它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传递反冲能量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可达到特别有效的反冲阻尼并可节省部件。此外可达到空载控制的小的易振动性。总地有利的是反冲能量通过尽可能多的构件传递到手持式工具机壳体上。在一个构件到另一构件的交接处反冲能量被耗散及使力的峰值下降。对于“空载控制装置”尤其应理解为一个装置,该装置被设置来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关闭锤管的至少一个控制孔。反压弹簧最好被设置来直接地和/或间接地将空载控制装置移动到一个空载位置上。在本专利技术方面对于“一部分反冲能量”尤其应理解为在工作中由阻尼装置传递给手持式工具机壳体的这部分反冲能量。此外还提出空载控制装置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使反冲能量的一部分尤其直接地支撑在锤管和/或手持式工具机壳体上,由此可结构上简单地实现反冲能量的有利传递。对于“支撑”尤其应理解为锤管和/或手持式工具机壳体将引起一个与反冲能量的力相反作用的力。此外还提出B-冲击阻尼系统具有至少两个串联的阻尼装置,由此可在结构上简单地达到具有一个有利的弹簧特性曲线的可靠阻尼。对于“串联”尤其应理解为反冲能量的一部分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阻尼装置作用在一个第二阻尼装置上。此外还提出B-冲击阻尼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被设置在阻尼装置之间,由此可避免不稳定的变形特性,例如翻卷。对于“支撑部件”尤其应理解为一个部件,该部件被设置来在一个偏离主工作方向的方向上在阻尼装置上作用一个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构型中提出B-冲击阻尼系统具有至少一个跨接装置,该跨接装置被设置来跨接至少一个阻尼装置。对于“跨接装置”尤其应理解为一个构件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在至少一个工作状态中有效地引起平行于阻尼装置的力传递。最好该跨接装置从阻尼装置的一个确定的压缩开始起作用。通过跨接装置可实现特别有利的弹簧特性曲线。此外还提出阻尼装置具有不同的阻尼特性。对于“不同的阻尼特性”尤其应理解为不同的弹簧硬度,变形时不同的能量吸收和/或其它被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特性。通过不同的阻尼特性可得到一个有利的弹簧特性曲线,尤其具有渐进的刚度变化曲线。此外还提出锤管相对手持式工具机壳体可运动地被支承,由此可得到一个振动特别少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尤其锤管在其中进行降低振动的补偿运动。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手持式工具机,对其可考虑所有的被专业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借助该手持式工具机装置工作的各种手持式工具机,尤其如锤凿、起子机和/或锤钻,由此提供了一个具有特别小的轴向结构长度的振动特别小的、重量轻的、紧凑的、成本上有利的及使用寿命长的手持式工具机。附图说明其它的优点可由以下的附图说明中得到。在附图中表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三个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组合地包含多个特征。适宜的是,专业人员可个别地考察这些特 征并总结出有意义的其它组合。附图示出图I :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一个手持式工具机,图2 :具有一个阻尼装置的、图I中的手持式工具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持式工具机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布劳恩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