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成英专利>正文

电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632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镐,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冲击杆与冲击块连接,冲击块穿于衬套内,后端手柄端部设有减震机构,齿轮箱为一体结构,齿轮箱内一次打孔成型有直通孔,齿轮箱内壁开有可放置卡簧的卡簧槽,齿轮箱底部设有油封Ⅰ,齿轮箱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这种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好,衬套为分体结构,避免了漏油情况的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镐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用手施压才能产生冲击力,机体在产生冲击力的同时也将产生很大的后坐冲击力传递到操作手柄上,后坐力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在手柄端部设置减震机构,传统减震机构长时间使用,会使弹性件磨损而失去弹力;另外一般齿轮箱四面开有散热口,面向人那面的散热口喷出的热气直接喷向操作者,使人感到不适,特别是高温的车间中,齿轮箱常见的有分体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容易漏油;原有的衬套是一体结构的,通常用O型密封圈密封,但是时间长了,会漏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防止漏油的电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镐,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所述冲击杆与冲击块连接,所述冲击块穿于衬套内,所述后端手柄端部设有减震机构,所述齿轮箱为一体结构,所述齿轮箱内一次打孔成型有直通孔,所述齿轮箱内壁开有可放置卡簧的卡簧槽,所述齿轮箱底部设有油封I,所述齿轮箱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所述衬套为分体结构,所述衬套分为上衬套体和下衬套体,所述下衬套体内设有油封II。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固定架和减震推动架,所述减震固定架和减震推动架之间分别形成左、右橡胶块放置区域,所述左、右橡胶块放置区域内分别夹持有左侧橡胶块和右侧橡胶块,所述减震推动架之间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橡胶块和右侧橡胶块,所述减震固定架两侧面开有供滑动轴滑动的行程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齿轮箱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面向操作者的那面没有散热口,避免了热气直接喷向操作者,衬套为分体结构,衬套分为上衬套体和下衬套体,下衬套体内设有油封II,避免了漏油情况的发生,这种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好,滑动轴在行程槽内滑动,由于左、右侧橡胶块的弹力,加大了往后的回复力,减少磨损,减震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齿轮箱的俯视图。图3为齿轮箱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齿轮箱立体图。图5为衬套结构示意图。图6为减震机构示意图。其中1、前端手柄,2、后端手柄,3、齿轮箱,4、冲击杆,5、油封I,6、散热口,7、冲击块,8、衬套,9、上衬套体,10、下衬套体,11、油封II,12、减震固定架,13、减震推动架,14、左橡胶块放置区域,15、右橡胶块放置区域,16、左侧橡胶块,17、右侧橡胶块,18、滑动轴,19、行程槽,20、减震机构,21、直通孔,22、卡簧槽,23、卡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6所示,本技术的电镐,包括前端手柄I、后端手柄2、齿轮箱3和冲击杆4,后端手柄2端部设有减震机构20,齿轮箱3为一体结构,齿轮箱3内一次打孔成型有直通孔21,齿轮箱3内壁开有可放置卡簧23的卡簧槽22,齿轮箱3底部设有油封I 5, 齿轮箱3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 6,冲击杆4与冲击块7连接,冲击块7穿于衬套8内,衬套8为分体结构,衬套8分为上衬套体9和下衬套体10,下衬套体10内设有油封II 11,减震机构20包括减震固定架12和减震推动架13,减震固定架12和减震推动架13之间分别形成左、右橡胶块放置区域14、15,左、右橡胶块放置区域14、15内分别夹持有左侧橡胶块16和右侧橡胶块17,减震推动架13之间设有滑动轴18,滑动轴18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橡胶块16和右侧橡胶块17,减震固定架12两侧面开有供滑动轴18滑动的行程槽19。齿轮箱3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 6,面向操作者的那面没有散热口 6,避免了热气直接喷向操作者,衬套8为分体结构,衬套8分为上衬套体9和下衬套体10,下衬套体10内设有油封II 11,避免了漏油情况的发生,这种减震机构20减震效果好,滑动轴18在行程槽19内滑动,由于左、右侧橡胶块16、17的弹力,加大了往后的回复力,减少磨损,减震效果好。权利要求1.电镐,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所述冲击杆与冲击块连接,所述冲击块穿于衬套内,所述后端手柄端部设有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为一体结构,所述齿轮箱内一次打孔成型有直通孔,所述齿轮箱内壁开有可放置卡簧的卡簧槽,所述齿轮箱底部设有油封I,所述齿轮箱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分体结构,所述衬套分为上衬套体和下衬套体,所述下衬套体内设有油封II。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固定架和减震推动架,所述减震固定架和减震推动架之间分别形成左、右橡胶块放置区域,所述左、右橡胶块放置区域内分别夹持有左侧橡胶块和右侧橡胶块,所述减震推动架之间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两端分别穿过左侧橡胶块和右侧橡胶块,所述减震固定架两侧面开有供滑动轴滑动的行程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电镐,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冲击杆与冲击块连接,冲击块穿于衬套内,后端手柄端部设有减震机构,齿轮箱为一体结构,齿轮箱内一次打孔成型有直通孔,齿轮箱内壁开有可放置卡簧的卡簧槽,齿轮箱底部设有油封Ⅰ,齿轮箱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本技术的优点是这种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好,衬套为分体结构,避免了漏油情况的发生。文档编号B25D17/24GK202572338SQ20122008963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成英, 李强, 李惠萍 申请人:成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镐,包括前端手柄、后端手柄、齿轮箱和冲击杆,所述冲击杆与冲击块连接,所述冲击块穿于衬套内,所述后端手柄端部设有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为一体结构,所述齿轮箱内一次打孔成型有直通孔,所述齿轮箱内壁开有可放置卡簧的卡簧槽,所述齿轮箱底部设有油封Ⅰ,所述齿轮箱的左侧、右侧和背面均开有散热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英李强李惠萍
申请(专利权)人:成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