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接触供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3279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接触供电设备,具备:电源装置(12),对主感应电线路(21)以规定的振荡频率输出交流恒定电流;初级侧线圈(22),设置于与电源装置(12)连接的主感应电线路(21);次级侧线圈(23),与初级侧线圈(22)一起形成绝缘变压器,并且与副感应电线路(26)并联连接;谐振电容器(27),与次级侧线圈(23)并联连接,与副感应电线路(26)一起构成并联谐振电路(28);以及开闭器(29),设置于次级侧线圈(23)与并联谐振电路(28)之间。并联谐振电路(28)具有使该并联谐振电路(28)的谐振频率成为与电源装置(12)的振荡频率等同的频率那样的、副感应电线路(26)以及谐振电容器(27)的常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接触供电设备,特别涉及具有从主感应电线路分支的副感应电线路的无接触供电设备。
技术介绍
例如,在JP2003 - 341390A中公开有以往的无接触供电设备。在该JP2003 - 341390A公开的无接触供电设备中,铺设有用于搬送台车行驶的主路径、和从主路径分支而用于使搬送台车退避来进行维护等的副路径。为了对在主路径或者副路径上行驶的搬送台车进行供电,沿着主路径铺设与输出高频电流的电源装置连接的主感应电线路,并且沿着副路径铺设有与主感应电线路连接的 副感应电线路。在电源装置与主感应电线路之间,配设有切换电源装置与主感应电线路的连接状态/切断状态的第I开闭器(第I磁铁接触器),并与第I开闭器并联地连接有副感应电线路。进而,在向副感应电线路的供电路中,配设有切换副感应电线路的连接状态/切断状态的第2开闭器(第2磁铁接触器)。说明通过上述结构得到的作用。通常时,使第I开闭器成为连接状态并且使第2开闭器成为切断状态,将副感应电线路从主感应电线路电切离。通过在该状态下,从电源装置对主感应电线路输出高频电流,在主感应电线路的整体中流过电流,对主路径上的各搬送台车通过耦合线圈进行供电。各搬送台车通过从主感应电线路接受供电来驱动行驶马达等,而在主路径上行驶,进行货物的搬送等。另一方面,在对主路径上的某一个搬送台车进行维护的情况下,为了防止妨碍在主路径上行驶的其他搬送台车,使成为维护的对象的搬送台车从主路径临时退避到副路径后进行维护。此时,首先电源装置被暂时停止,第I开闭器成为切断状态,并且第2开闭器成为连接状态,主感应电线路和副感应电线路串联连接。通过在该状态下,再次开始电源装置的运转而对主感应电线路以及副感应电线路输出高频电流,在主感应电线路以及副感应电线路中流过电流,对成为维护的对象的搬送台车通过耦合线圈进行供电。此时,成为维护的对象的搬送台车首先从主感应电线路接受供电而从主路径朝向副路径行驶,在进入到副路径之后,一边从副感应电线路接受供电一边行驶。当成为维护的对象的搬送台车完全退避到副路径后,电源装置再次被暂时停止,第I开闭器成为连接状态,并且第2开闭器成为切断状态,而副感应电线路从主感应电线路被电切离。接下来,通过再次开始电源装置的运转而在主感应电线路中流过高频电流,再次对主路径上的各搬送台车进行供电。由此,在对用于使搬送台车临时退避的副感应电线路进行供电时,无需为了副感应电线路而设置专用的电源装置,而能够从与主感应电线路相同的电源装置对副感应电线路进行供电。因此,能够低成本并且小空间地对副路径上的搬送台车进行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JP2003 - 341390A记载的无接触供电设备中,在仅主感应电线路与电源装置连接的状态、和连接了副感应电线路时的主感应电线路与电源装置连接的状态下,从电源装置观察的电路的阻抗大不相同。因此,如果在电源装置运转着的状态下,开关针对副感应电线路的供电,则对于电源装置,电路阻抗急剧变化,感应电线路的电流变动。其结果,产生在瞬间或者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对搬送台车供给充足的电力,而在搬送台车中产生行驶异常等问题。因此,在开关针对副感应电线路的供电时,如上所述必须在电源装置停止的状态下进行该开关。因此,每当开关向副感应电线路的供电,都进行电源装置的停止/再次开始,因此切换作业复杂。另外,第I开闭器和第2开闭器都相对电源装置串联连接,因此,从电源装置输出的电流原封不动地流入到第I开闭器和第2开闭器。因此,作为第I开闭器以及第2开闭器,需要额定电流大的器件。其结果,存在开闭器所需的成本、空间变大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接触供电设备,无需使电源装置停止,能够以简易 的结构,开关针对副感应电线路的供电,而且能够减小用于开关针对副感应电线路的开闭器的额定电流。为了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接触供电设备,具有与耦合线圈感应耦合而进行无接触供电的主感应电线路以及副感应电线路,所述无接触供电设备能够切换从所述主感应电线路针对所述副感应电线路的电力的供给/切断,所述无接触供电设备具有电源装置,将规定的振荡频率的交流恒定电流输出到所述主感应电线路;初级侧线圈,设置于所述主感应电线路;次级侧线圈,与所述初级侧线圈一起形成绝缘变压器,并且与所述副感应电线路连接;谐振电容器,与所述次级侧线圈连接,与所述副感应电线路一起构成并联谐振电路;以及开闭器,设置于所述次级侧线圈与所述并联谐振电路之间,切换针对所述副感应电线路的电力的供给/切断,所述并联谐振电路具有以使该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成为与所述电源装置的振荡频率等同的频率那样的、所述副感应电线路的电感的常数以及所述谐振电容器的电容的常数。在本专利技术的无接触供电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将初级侧线圈的电感、次级侧线圈的电感、以及副感应电线路的电感构成为等同。进而,在本专利技术的无接触供电设备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耦合线圈的移动体;和该移动体能够行驶的主路径以及副路径,主感应电线路能够对主路径上的移动体进行供电,副感应电线路能够对副路径上的移动体进行供电,初级侧线圈、次级侧线圈、以及副感应电线路基于来自副感应电线路的经由耦合线圈的供电,使能够使副路径上的移动体行驶的大小的电流流过所述副感应电线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接触供电设备,在从电源装置对主感应电线路输出了规定的振荡频率下的交流恒定电流的状态下,使开闭器成为切断状态时,副感应电线路从主感应电线路切断而不会在副感应电线路中流过电流,而能够切断针对副感应电线路的电力供给。另一方面,在开闭器从切断状态切换为连接状态时,并联谐振电路以与电源装置的振荡频率等同的频率成为谐振状态而在副感应电线路中流过电流,而能够针对副感应电线路供给电力。此时,成为谐振状态的并联谐振电路的阻抗大致无限大,即使切换了开闭器的切断状态/连接状态,从电源装置观察的电路的阻抗也几乎不变化。因此,即使在电源装置运转着的状态下切换了开闭器的切断状态/连接状态,也不会对电源装置造成过度的负担,因此,无需使电源装置停止,而能够开关针对副感应电线路的供电。另外,在使开闭器成为连接状态时,并联谐振电路成为谐振状态,所以副感应电线路中流过的电流和谐振电容器中流过的电流相互成为逆方向而抵消,所以开闭器中流过的电流远小于副感应电线路中流过的电流。其 结果,作为用于开关针对副感应电线路的供电的开闭器,能够使用额定电流小的器件,因此能够减小开闭器所涉及的成本以及空间。另外,基本上,为了铺设能够切换来自主感应电线路的电力的供给/切断的副感应电线路而所需的部分仅为初级侧线圈以及次级侧线圈形成的绝缘变压器、开闭器、以及谐振电容器,所以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完成设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无接触供电设备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具备该无接触供电设备的物品搬送设备的行驶路径图。图3是示出在该无接触供电设备中变更了绝缘变压器的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的匝数比的情况的结果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首先,简单说明图2所示的物品搬送设备。具备无接触供电设备10 (图I)的物品搬送设备具备使多个作为移动体的一个例子的搬送台车30行驶的主路径20。在主路径20上,配置有对搬送台车30装载物品的装载部38、和卸载在搬送台车30上装载的物品的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接触供电设备,具有与耦合线圈感应耦合而进行无接触供电的主感应电线路以及副感应电线路,所述无接触供电设备能够切换从所述主感应电线路针对所述副感应电线路的电力的供给/切断,所述无接触供电设备具有:电源装置,将规定的振荡频率的交流恒定电流输出到所述主感应电线路;初级侧线圈,设置于所述主感应电线路;次级侧线圈,与所述初级侧线圈一起形成绝缘变压器,并且与所述副感应电线路连接;谐振电容器,与所述次级侧线圈连接,与所述副感应电线路一起构成并联谐振电路;以及开闭器,设置于所述次级侧线圈与所述并联谐振电路之间,切换针对所述副感应电线路的电力的供给/切断,所述并联谐振电路具有以使该并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成为与所述电源装置的振荡频率等同的频率那样的、所述副感应电线路的电感的常数以及所述谐振电容器的电容的常数。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井善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