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控制装置、受电控制装置、电力传输系统以及电力传输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413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输电控制装置(20)包括:控制部(22),其将根据数据而被调制的驱动信号输出到输电部(12),并控制该输电部的驱动动作;数据存储部(235),其每当将从输电装置(10)向着受电装置(40)而传输的数据输入到输电装置(10)时,存储数据;以及比较部(31),其对数据存储部(235)所存储的数据和输电装置(10)所新输入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比较,控制部(22)被构成为使得当在比较部(31)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不一致的情况下,将根据新输入的数据所调制的驱动信号输出到输电部(12),并将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受电装置(40),当在比较部(31)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一致的情况下,不将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受电装置(4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受电控制装置(50)的构成也是同样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输电控制装置、受电控制装置、电カ传输系统以及电カ传输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电磁感应,即使没有金属部分的触点,也能够进行电カ传输的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也称为无触点电カ传输方式)正在登上舞台。作为这样的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的现有技木,已知专利文献I公开的技木。在该现有技术中,通过进ー步有效地使用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电磁感应),还实现了在输电侧主机和受电侧主机之间的在应用等级上的数据通信。下面,使用图4、图5,说明专利文献I的电カ传输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而且,图4A 图4C是表示从利用现有技术的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的输电侧主机到受电侧主 机的数据传输的方框图。图5是例示从利用现有技术的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的输电侧主机到受电侧主机的数据传输的示意图。图4所示的电カ传输系统,通过使初级侧线圈LA和次级侧线圈LB进行电磁耦合而从输电装置110向受电装置140以无触点来传输数据,并且将电カ供给到受电装置140的负载(没有图示)。输电装置110具有初级侧线圈LA、输电部112和输电控制装置120。输电控制装置120具有用于进行输电控制装置120的控制处理的控制部122 ;用干与输电侧主机102进行通信的主机接ロ 127 ;经由主机接ロ 127而使输电侧主机102能够访问的寄存器部123 ;以及负载状态检测电路130。受电装置140具有次级侧线圈LB、受电部142、负载调制部146、供电控制部148和受电控制装置150。受电控制装置150具有用于进行受电控制装置150的控制处理的控制部152 ;用于与受电侧主机104进行通信的主机接ロ157 ;经由主机接ロ 157而使受电侧主机104能够访问的寄存器部153 ;以及检测电路159。当输电侧和受电侧之间的认证处理恰当地结束时,输电侧开始对受电侧的通常输电。由此,开始负载电池的充电等。而且,当通常输电开始时,输电装置110变成能够接受来自输电侧主机102的通信请求的状态。例如,在图4A中,输电侧主机102发行OUT传输的通信请求命令,该通信请求命令经由主机I/F127被写入到寄存器部123。由此,输电侧过渡到通信模式,传输条件或通信条件从通常输电用切換到通信模式用。此外,使定期认证的判定处理成为关断。由输电侧主机102发行的OUT传输的通信请求命令,通过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而从输电侧(初级侧)发送到受电侧(次级侧)。受电侧在接收了通信请求命令时,过渡到通信模式,同时使给负载的供电成为关断。此外,使定期认证的输出处理成为关断。这样,通过使对负载的供电关断,防止了在通信模式中负载的变动对数据通信所用的负载调制带来坏的影响。此外,受电侧通过使用寄存器部153,将通信请求命令的接收通知到受电侧主机104。由此,受电侧主机104确认来自输电侧的OUT传输的通信请求。接着,如图4B所示,输电侧主机102,为了执行OUT传输,经由主机I/F127将数据传输命令和与此对应的数据写入到寄存器部123。这样,数据传输命令和数据通过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从输电侧被发送到受电侧。受电侧在接收了数据传输命令时,使用寄存器部153将数据传输命令的接收通知到受电侧主机104。由此,受电侧主机104确认受电侧接收了来自输电侧的数据。接着,如图4C所示,受电侧主机104经由主机I/F157,读出寄存器部153中所写入的数据。由此,实现了利用无触点电カ传输将来自输电侧主机102的数据传输到受电侧主机104的OUT传输。图5是对图4所示的OUT传输进行更具体地说明的信号波形例子。在图5中的Al中,输电侧利用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将通信请求命令即OUT传输命令COM(OUT)发送到受电侧。而且,A6h、CRC8分别是开始代码、CRC代码。受电侧在接收了OUT传输命令COM(OUT)时,如图5中的A2所示,将对OUT传输命令COM(OUT)的ACK命令COM (ACK)发送到输电侧。通过该ACK命令COM (ACK),输电侧主机102能够确认受电侧主机104恰当地接收了 OUT传输命令COM(OUT)。接着,如图5中的A3所示,接收了 ACK命令的 输电侧主机102,将数据传输命令COM(DATAO)和与此对应的8字节的数据DATAO发送到受电侧主机104。这样,如图5中的A4所示,受电侧主机104将对数据传输命令COM(DATAO)的ACK命令COM(ACK)发送到输电侧主机102。通过该ACK命令COM(ACK),输电侧主机102能够确认受电侧主机104恰当地接收了数据DATA0。通过在达到必要的数据数之前重复以上那样的传输处理,实现了将希望数据个数的数据从输电侧主机102发送到受电侧主机104的OUT传输。而且,在图5中的A3、A5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将与数据DATAO相关的数据传输命令COM(DATAO)和与数据DATAl相关的数据传输命令COM(DATAl),—边进行切换、一边进行传输。此外,对于请求从受电侧主机104向输电侧主机102的数据传输的IN传输命令COM(IN),也可以说是与OUT传输命令COM(OUT)同样的情況。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28932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要考虑在输电侧主机和受电侧主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中,相同内容的数据继续并被几次传输的情況。在该情况下,根据专利文献I公开的现有技术,例如,当从输电侧主机向受电侧主机的数据传输命令(上述的OUT传输命令COM(OUT))以及与此相伴的数据经由主机接ロ而被存储到输电控制装置的寄存器部时,立即会从通常输电过渡到通信模式。为此,例如,会从输电侧主机向着受电侧主机几次发送相同内容的数据,从而存在主机间通信的通信效率变得无效率这样的问题。而且,在是由非接触电カ传输方式进行的数据通信的情况下,由于初级侧线圈和次级侧线圈之间的耗电大,因此还存在没有变化的无用数据被多次传输和电カ效率也变坏这样的问题。而且,对于从受电侧主机向输电侧主机的数据传输命令(上述的IN传输命令COM(IN)),也可以说是同样的情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使输电装置和受电装置之间的通信效率提高的输电控制装置、受电控制装置、电カ传输系统、以及电カ传输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输电控制装置,被设置在电カ传输系统的输电装置中,所述电カ传输系统具有输电装置,其包括初级侧线圈和根据驱动信号来驱动该初级侧线圈并将与该驱动信号相应的交流电カ进行输电的输电部;以及受电装置,其包括次级侧线圈和接受该次级侧线圈所感应的交流电カ的受电部,通过使所述初级侧线圈和所述次级侧线圈进行电磁耦合,从而由所述受电部接受从所述输电部输电的交流电力,所述输电控制装置的特征在干,包括控制部,其将根据数据而被调制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所述输电部,以控制该输电部的驱动动作;数据存储部,每当包含从所述输电装置向着所述受电装置而传输的数据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所述输电装置时,该数据存储部存储该数据;以及比较部,其对所述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数据与所述输电装置所新输入的输入信号中所包含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比较,所述控制部被构成为当在所述比较部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不一致时,将根据新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26 JP 2010-0731801.一种输电控制装置,被设置在电力传输系统的输电装置中,所述电力传输系统具有输电装置,其包括初级侧线圈和根据驱动信号来驱动该初级侧线圈并将与该驱动信号相应的交流电力进行输电的输电部;以及受电装置,其包括次级侧线圈和接受该次级侧线圈所感应的交流电力的受电部,通过使所述初级侧线圈和所述次级侧线圈进行电磁耦合,从而由所述受电部接受从所述输电部输电的交流电力, 所述输电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部,其将根据数据而被调制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所述输电部,以控制该输电部的驱动动作; 数据存储部,每当包含从所述输电装置向着所述受电装置而传输的数据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所述输电装置时,该数据存储部存储该数据;以及 比较部,其对所述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数据与所述输电装置所新输入的输入信号中所包含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比较, 所述控制部被构成为当在所述比较部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不一致时,将根据新输入的数据而被调制后的所述驱动信号输出到所述输电部,并将该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受电装置;当在所述比较部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一致时,不将所述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受电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与连接于所述输电装置的输电侧主机进行通信的主机接口, 所述数据存储部被构成为能够经由所述主机接口而从所述输电侧主机进行访问。3.一种受电控制装置,被设置在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中,所述电力传输系统具有输电装置,其包括初级侧线圈和根据驱动信号来驱动该初级侧线圈并将与该驱动信号相应的交流电力进行输电的输电部;以及受电装置,其包括次级侧线圈和接受该次级侧线圈所感应的交流电力的受电部,通过使所述初级侧线圈和所述次级侧线圈进行电磁耦合,从而由所述受电部接受从所述输电部输电的交流电力, 所述受电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部,其使受电侧负载相对于由所述受电部接受的电力而变化; 数据存储部,每当包含从所述受电装置向着所述输电装置而传输的数据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所述受电装置时,该数据存储部存储该数据;以及 比较部,其对所述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数据与所述受电装置所新输入的输入信号中所包含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比较, 所述控制部被构成为当在所述比较部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不一致时,根据新输入的数据,使所述受电侧负载变化,并将该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所述输电装置;当在所述比较部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一致时,不将所述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所述输电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受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与连接于所述受电装置的受电侧主机进行通信的主机接口, 所述数据存储部被构成为能够经由所述主机接口而从所述受电侧主机进行访问。5.一种电力传输系统,具有输电装置,其包括初级侧线圈和根据驱动信号来驱动该初级侧线圈并将与该驱动信号相应的交流电力进行输电的输电部;以及受电装置,其包括次级侧线圈和接受该次级侧线圈所感应的交流电力的受电部,通过使所述初级侧线圈和所述次级侧线圈进行电磁耦合,从而由所述受电部接受从所述输电部输电的交流电力,在所述电力传输系统中, 所述输电装置包括 第I控制部,其将根据数据而被调制后的驱动信号输出到所述输电部,以控制该输电部的驱动动作; 第I数据存储部,每当包含从所述输电装置向着所述受电装置而传输的数据的输入信号被输入到所述输电装置时,该第I数据存储部存储该数据;以及 第I比较部,其对所述第I数据存储部所存储的数据与所述输电装置所新输入的输入信号中所包含的数据是否一致进行比较, 所述第I控制部被构成为当在所述比较部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不一致时,将根据新输入的数据而被调制后的所述驱动信号输出到所述输电部,并将该新输入的数据发送到所述受电装置;当在所述比较部中被比较的数据彼此一致时,不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取屋浩史金森浩二井坂笃铃木一敬加田恭平松元宇宙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