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涛专利>正文

半导体外延生长衬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74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划分成子区域的生长衬底,包括:生长衬底,形成在生长衬底第一主表面上的沟槽,氧化覆盖物或氮化覆盖物形成在沟槽中,沟槽把生长衬底分隔成至少两个子区域。沟槽的俯视形状包括,直线形状、圆弧形、曲线形、不规则形状。子区域的形状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环形、不规则形状、不规则环形状,以及上述形状的组合。沟槽的宽度大于等于2倍的预计的后续生长的外延层的厚度。生长衬底进一步包括边缘沟槽,边缘沟槽形成在生长衬底的圆周的边缘。边缘沟槽的形状包括圆环形状和不规则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外延生长的生长衬底。
技术介绍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得LED进入通用照明领域,LED行业正在经历采用大尺寸的生长衬底的发展过程。生长衬底的尺寸越大,均匀性问题越重要,只有解决了大尺寸生长衬底的外延生长的均匀性问题,采用大尺寸生长衬底以便降低成本的优势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在外延生长时,生长衬底的第二主表面接触加热的石墨盘,温度较高;生长衬底的第一主表面散热,并接触气体,温度较低,两个主表面之间的温度差使得生长衬底翘曲。另夕卜,外延层与生长衬底的热涨系数不同,每个生长衬底的内部应力、厚度及厚度均匀性等各不相同,因此,每片生长衬底在外延生长过程中,会发生翘曲,而且,翘曲的形状和程度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每片生长衬底的温度场的分布不同,导致外延片上的每个芯片的性能不同。只是单纯改进设备,很难完全解决同一外延片上的芯片的性能的均匀性问题。因此,需要改进生长衬底。在这个方向,已经有一些努力。为了局部化和最小化晶格常数和热涨系数的失配的效应,中国专利申请2005100089317提出一种生长衬底,即,首先在生长衬底上通过刻蚀形成阱,没有刻蚀到的地方形成阱壁,然后进行外延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划分成子区域的生长衬底,包括:生长衬底,所述的生长衬底的第一主表面具有沟槽,在所述的沟槽中具有氧化物覆盖层或氮化物覆盖层,所述的氧化物覆盖层或氮化物覆盖层覆盖所述的沟槽的底面,所述的沟槽把所述的生长衬底分隔成至少两个子区域,在每个所述的子区域,所述的生长衬底的第一主表面暴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晖
申请(专利权)人:张涛彭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