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243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回流预防装置,设置在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反应腔内,反应腔内设置有晶片基座,所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套置在晶片基座外,其特点是,气体回流预防装置设为环状本体,环状本体上间隔设置多个气道,气道的上开口小于下开口;气道可垂直设置在环状本体中,也可以斜置在环状本体中与环状本体构成夹角。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气体回流预防装置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实施博世工艺时,在两种气体切换时,能够防止前一种气体通过气道回流到反应腔上部空间与后一种气体混合,从而减短两种气体的切换间隔时间,减小博世工艺中形成的扇贝状侧墙,提高产品刻蚀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尤其涉及ー种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半导体制造
中,硅通孔(TSV)技术在三维立体封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硅通孔技术需要对晶片进行深反应离子刻蚀,现有技术中,深反应离子刻蚀通常采用博世エ艺(Bosch process)进行。博世エ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I)刻蚀步骤,通常用含有SF6的混合气体进行化学反应离子刻蚀;(2)聚合物沉积钝化步骤,通常用含有C4H8的混合气体在孔洞内侧面形成氟碳聚合物层,以使下ー个周期的刻蚀步骤中化学反应离子刻蚀吋,SF6气体不会对侧壁的聚合物进行刻蚀或者刻蚀速率非常慢;刻蚀步骤和沉积步骤交替 循环进行,直到深孔刻蚀完成。采用交替重复进行各向同性刻蚀和聚合物沉积エ艺,从而实现完全的各向异性的深度刻蚀。如附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ー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其反应腔9设置有包覆在内部工作空间四周的腔壁31和顶部的介电板32,腔壁31上设置有气体注入板4,反应腔9内设置有晶片基座2,晶片基座2的下方设置有排气泵8。介电板32上方设置有射频线圈5,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工作时,射频线圈5与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射频电源61相连接,晶片基座2与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射频偏置电源62相连接,气体通过气体注入板4输入反应腔9,被电离成等离子体7,排气时排气泵8将气体排出反应腔9。使用上述现有技术的等离子刻蚀设备实施博世エ艺存在以下问题(I)在刻蚀深硅通孔吋,反复交替循环进行的刻蚀步骤和沉积钝化步骤在使通孔变深的同时还形成扇贝状起伏的侧墙。使用附图I所示现有技术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实施博世エ艺在半导体材料晶片101上刻蚀深硅通孔102,其真实的显微形貌由扫描电子显微镜示于附图2,对其孔壁103及其附近区域N放大如附图3所示,可以看到孔壁103形成很明显的高低起伏的扇贝状侧墙A。(2)由于扇贝状侧墙在博世エ艺中是无法避免但却是不希望存在的,因此需要消除或者减小扇贝状侧墙A。减小扇贝状侧墙A的ー种方法是减少刻蚀气体与沉积气体切换更替的间隔时间而不改变刻蚀步骤和沉积步骤的反应时间。通常,刻蚀气体与沉积气体切換的间隔时间为广2秒,为了减小扇贝状侧墙A,间隔时间需要減少到0. f 0. 5秒。使用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实施博世エ艺时,由于刻蚀气体与沉积气体切換的间隔时间減少,两种气体在切换的过程中在反应腔内相互混合的风险増大,前一种气体未及时排出,回流与后一种输入的气体混合,会造成刻蚀速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在实施博世エ艺刻蚀深硅通孔时,能够在刻蚀气体与沉积气体相互切换时防止前一种气体回流与后一种气体混合,从而可以减短两种气体的切换时间,减小博世エ艺中形成的扇贝状侧墙,此外,还能够在其中一种气体工作时将其等离子体限制在反应腔内,将等离子体与真空分离,提高了刻蚀质量和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套置在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反应腔内的晶片基座外,其特点是,所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设为环状本体,所述的环状本体上间隔设置多个气道,在等离子刻蚀设备工作过程中环状本体的上表面气压大于环状本体的下表面气压。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气道为通孔,通孔的上开ロ面积小于下开ロ面积。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气道为上下贯通的槽,槽的上开ロ面积小于下开ロ面积。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气道为上下贯通的几何形状,气道的上开ロ面积小于下开ロ面积。 通孔下孔径平均值的2倍。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环状本体的高度大于槽的上槽ロ宽度与下槽ロ宽度平均值的2倍。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环状本体的高度大于几何形状上开ロ尺寸与下开ロ尺寸的平均值的2倍。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气道垂直设置在环状本体中。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气道斜置在环状本体中,与环状本体构成夹角。上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环状本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套置在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反应腔内的晶片基座周围,将反应腔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在两种气体切换的过程中,向反应腔上部空间注入下ー种气体,同时晶片基座下方的排气泵将反应腔内的前一种气体抽出,由于本专利技术上间隔设置多个气道,且气道的上开ロ小于下开ロ,使得气体回流预防装置上表面所受气体压强大于下表面所受气体压强,防止了前一种气体通过气道回流到反应腔上部空间与后一种气体混合,从而减短了两种气体的切换间隔时间,减小博世エ艺中形成的扇贝状侧墙,提高刻蚀质量和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由于具有一定的高度,其高度大于上孔径与下孔径平均值的2倍,且间隔设置的多个气道上开ロ小于下开ロ,开ロ较小的上开ロ具有限流作用,在刻蚀或者沉积的过程中,工作的等离子体被限制在反应腔内上部空间,与反应腔内下部空间的真空分离。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反应腔结构示意 图2为使用现有技术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刻蚀的深硅通孔显微形貌示意 图3为图2使用现有技术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刻蚀的深硅通孔N区域的扇贝状侧墙显微形貌不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气体回流预防装置设置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反应腔里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实施例之一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气体回流预防装置实施例之ニ的俯视 图7为本专利技术气体回流预防装置的纵向剖视 图8为使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等离子刻蚀设备刻蚀的深硅通孔扇贝状侧墙显微形貌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阐 述。參阅附图4所示,一种气体回流预防装置1,设置在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反应腔9内,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反应腔9设置有包覆在内部工作空间四周的腔壁31和顶部的介电板32,腔壁31上设置有气体注入板4,反应腔9的腔壁31内设置有晶片基座2,晶片基座2的下方设置有排气泵8。介电板32上方设置有射频线圈5,等离子体刻蚀设备工作时,射频线圈5与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射频电源61相连接,晶片基座2与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射频偏置电源62相连接,气体通过气体注入板4输入反应腔9,被电离成等离子体7,排气时排气泵8将气体排出反应腔9。本专利技术气体回流预防装置I套置在晶片基座2タト,将反应腔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配合參见附图5和附图6所示,气体回流预防装置I设为环状本体11,环状本体11上间隔设置多个气道12。附图4中所标示的P1、P2分别为环状本体11上表面、下表面所受的气体压强。本专利技术有三种实施例。參阅附图5所示,其中第一种实施例的气道12为通孔121,參阅附图7所示,通孔121的上开ロ面积小于下开ロ面积。上开ロ孔径常规设为2-5mm,下开ロ孔径常规设为4-10mm。环状本体11的高度大于通孔121上孔径与下孔径平均值的2倍。通孔121可以垂直设置在环状本体11中;也可以斜置在环状本体11中,使得通孔121的中心线与环状本体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构成夹角。配合參阅附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圆形通孔气道,通孔上开ロ直径为2mm,下开ロ直径为4mm,环状本体11的高度须大于6mm。參阅附图6所示,其中第二种实施例的气道12为上下贯通的槽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回流预防装置(1),套置在等离子体刻蚀设备的反应腔(9)内的晶片基座(2)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回流预防装置(1)设为环状本体(11),所述的环状本体(11)上间隔设置多个气道(12),在等离子刻蚀设备工作过程中环状本体(11)的上表面气压大于环状本体(11)的下表面气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旭升倪图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