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光伏器件。
技术介绍
光在传播时,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通常会有一部分改变传播方向而返回原来介质中。这被称为光的反射。通常,不同介质之间折射率的差异越大,光在该分界面处的反射将越强。在光伏器件、显示器等领域中,如何减小光的反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公告号CN100375908C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单层多孔膜结构的抗反射膜,包含二氧化硅微球和至少一种粘合剂化合物的抗反射膜,所述抗反射膜具有30重量%或更高的二氧化硅微球含量,2纳米或更小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和10原子%或更高的表面硅原子含量。所述中国 专利提供的抗反射膜可提高抗反射膜的机械强度和抗磨性,但所述的抗反射膜具有适应光谱范围较窄,入射角度较小的缺点。飞蛾的复眼可以被看作是由六角形纳米结构突起有序排列而成的阵列结构。这个阵列被认为是角膜表面的同质透明层,每一个纳米结构突起相当于一个减反射单元。这样的结构使得飞蛾的复眼具有低反光性,使其看起来异常黑。因此,即使飞蛾在夜间飞行也不易被察觉。这样的效应被称为蛾眼效应。与传统单层多孔膜结构相比,基于蛾眼效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透光材料微球;对所述透光材料微球进行表面处理,使所述透光材料微球表面携带同性电荷;提供基底;使所述携带同性电荷的透光材料微球分散排布在所述基底上,以形成抗反射膜。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