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病原体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0599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病原体检测方法。该方法以集成微磁场的微流控芯片作为反应的容器,磁球作为固相载体,链酶亲和素修饰的量子点(SA-QDs)作为荧光标记物,在微磁场的作用下,在芯片通道中特定部位捕获磁球,形成了微反应区,通过夹心免疫反应捕获病原体,通过生物素与链酶亲和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病原体的荧光免疫定量分析。该检测方法将微流控芯片、磁免疫分析及荧光检测相结合,兼具了微流控芯片的快速、高效和样品用量小,磁免疫分析的高特异性、强可操纵性,及量子点优异的光学性质等优点,是一种多目标的,实时的病原体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化学及生物医学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连续爆发非典、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lNl流感。每一次严重传染性疾病的流行都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人的生命带来了极大威胁。目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方法有PCR技术、培养技术、免疫酶技术(E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这些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大多比较耗时,处理过程复杂且成本高。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病原体的方法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保证。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在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构建化学或生物实验室,将化学和生物实验中说涉及到的各种样品处理,反应,分离,检测等集成到一起,具有微型化、自动化、样品消耗量小、检测效率高等优点。磁性粒子作为一个固相载体,在靶向物质识别,分离,控制给药,分选细胞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在微流控芯片上结合磁珠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量子点具有独特又优越的光学性能,如消光系数大,量子产率高,激发光谱宽,发射光谱窄,亮度比传统的荧光染料高10-100倍,光稳定性比传统的荧光染料高100-1000倍等特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荧光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集成微磁场的微流控芯片的制作:用软刻蚀的方法制得微流控芯片的阳模;将两个导磁棒固定于阳模微通道的两侧,导磁棒之间的夹角是0~180o,导磁棒所形成的平面与微芯片的平面之间的夹角是90o;采用原位反应成型法,将液态预聚物倒在固定导磁棒的阳模上,反应固化后,脱模成型,打进样孔和出样孔,然后与盖片键合,即得到集成微磁场的微流控芯片;(2)?修饰有抗特定病原体表面蛋白单抗的磁球制备:用乙基?[3?(二甲胺基)丙基]碳二亚胺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物活化磁球表面的羧基,然后加入抗待测病原体表面蛋白的单抗,后将连有抗体的磁球分散在含有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凌张瑞巧李安珺庞代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