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螺纹钢管用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73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螺纹钢管用内模,包括一端具有螺纹(5)的内模体,其特征在于:内模体的另一端依次为倒锥段(1)、定径段(2)、锥形段(3)和过渡段(4),锥形段(3)位于定径段(2)和过渡段(4)之间,且锥形段(3)和定径段(2)上分布有螺纹凹槽(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内模上设置锥形段,可明显缩短内模变形区长度,基本上可以减少一半,因此对导程的不配合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可获得满意的钢管内螺纹受力侧边的形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螺紋钢管生产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螺紋钢管用 内模。
技术介绍
目前内螺紋钢管是应用于超临界锅炉中水冷壁上的材料,主M热交换 的作用,在钢管内壁存在螺紋,可起到提高热交换率的作用。该螺紋是通过冷拔方式成型。在冷拔过程中使用开有螺紋凹槽的内模, 在成型过程中通过外模收缩钢管,将金属压入内模的凹槽中,在钢管内表面形 成螺紋。现有技术中的内模为圆柱体,由于在拔制过程中钢管的横截面积从入口处 到出口处方向是逐渐缩小的,必然在纵向上产生延伸,即钢管的纵向尺寸是逐 渐增加的,也必然导致了在变形区域钢管内表面形成的螺紋的导程的不一致, 入口处短,出口处长,而内才莫的导程是不变的,这导致在钢管的横截面积变化 区域内,钢管的内螺紋与内模螺紋的不配合,在内模与钢管接触的侧边上产生 纵向滑动,而纵向滑动则导致生产的钢管的内螺紋侧边形状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改善钢管内螺统侧边形状的内螺紋钢管 用内模。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螺紋钢管用内模,包括一端具有螺紋 的内模体,内模体的另一端依次为倒^^爻、定径段、锥形段和过渡段,锥形段 位于定径段和过渡段之间,且锥形段和定径段上分布有螺紋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倒锥^^^呆护作用,可避免产品出模时损伤产品。 定径^定形作用,此时模具尺寸与产品尺寸一致,使产品定型。锥形段起变 形作用,由于采用锥形,可缩短变形区长度。过渡^^连接才莫具工作段与螺丝 段的作用。螺紋l^将该模具固定在底座上的作用。螺紋凹槽分布于锥形和定 径段,在变形过程中,钢管金属#^入该凹槽而在钢管内表面形成内螺紋。当 钢管外径不变时,其导程也是不变的,辆管的内螺紋与内模螺紋的不配合主要 集中在内模变形区,该变形区越长,则产生的不利影响M大。使用锥形内模 可明显缩短该变形区长度,^上可以减少一半,因》时导程的不配合有明显 的改善作用,从而可获得满意的钢管内螺紋受力侧边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l的左一见图; 图3为图1的右^L图; 图4为图1的A — A剖-见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 ~ 4所示, 一种内螺紋钢管用内模,包括一端具有螺紋5的内模体, 内模体的另 一端依次为倒#^殳1 、定径段2、锥形段3和过渡段4,锥形段3位 于定径段2和过渡段4之间,且锥形段3和定径段2上分布有螺紋凹槽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5所示)倒锥_险1 ^^保护作用,可避 免产品出模时损伤产品。定径段2起定形作用,此时模具尺寸与产品尺寸一致, 使产品定型。锥形段3起变形作用,由于采用锥形,可缩短变形区长度。过渡 段4起连接才M工作段与螺乡丈段的作用。螺紋,缺将该才錄固定在底座上的作 用。螺紋凹槽6分布于锥形段3和定径段2,在外模8和内模的共同作用下, 钢管7被压入该螺紋凹槽6而在钢管7内表面形成内螺紋。当钢管7外径不变 时,其导程也是不变的,因此钢管7的内螺紋与内模螺紋的不酉己合主要集中在 内模变形区,该变形区越长,则产生的不利影响也越大。使用锥形段3可明显 缩短该变形区长度,基本上可以减少一半,因jtb寸导程的不配合有明显的改善 作用,从而可获得满意的钢管内螺紋受力侧边的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螺纹钢管用内模,包括一端具有螺纹(5)的内模体,其特征在于:内模体的另一端依次为倒锥段(1)、定径段(2)、锥形段(3)和过渡段(4),锥形段(3)位于定径段(2)和过渡段(4)之间,且锥形段(3)和定径段(2)上分布有螺纹凹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纹钢管用内模,包括一端具有螺纹(5)的内模体,其特征在于内模体的另一端依次为倒锥段(1)、定径段(2)、锥形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炜忠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常宝精特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