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7604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交叉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在其管内表面上制有螺纹齿形,其特征在于传热管内表面上制有多条螺纹主齿(1),是右旋,齿形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齿、其齿高相等;在异于主齿(1)螺纹方向,于主齿(1)底部有加工成横截面为三角形齿形、具有一定高度相等的副齿(2),并且是与与主齿1相贯;主齿(1)和副齿(2)可以是不同螺旋升角、螺旋方向相同的结构;主、副齿是一高一低,两齿型的中心轴线面相交,主齿螺旋线与母管轴线方向的夹角β↓[z]为0~40°;副齿(2)与主齿(1)螺距相等,副齿(2)相对于母管轴线方向的夹角β↓[f]为±10~80°;主齿(1)顶角α↓[z]为20~60°;副齿(2)顶角α↓[f]为30~100°;主齿(1)高度H↓[Z]为0.1~0.3mm,副齿(2)高度H↓[f]为0.03~0.1mm。(*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只在管件内部采用增加传热面的结构,特别是一种交叉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适用于空调、制冷行业所用的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及其它领域中的各种高效率热传导的交换器。同时,由于现有无缝内螺纹管的加工方式特性,必然在内螺纹齿根部形成应力集中,在后续弯胀过程中,易释放应力而出现开裂,或产生不当的变形,这一问题在内螺纹管的用户使用中经常出现。本技术的副齿2是具有二次扰流的作用,而一般齿尖是最佳汽化和凝结核心,副齿2将原齿数提高了一倍以上,且主、副齿高度不同,产生的棱角使汽化和凝结核心的数量、比原内螺纹管增加了1~2倍,更有利于凝结和汽化。同时,由于内表面不同的旋向齿型,形成了网状的加强筋,即副齿有效地将应力分散作增加管子强度的作用,从而大大消除了原单向内螺纹齿(等高齿和高低齿),在扩胀弯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缺陷,提高了管材加工使用性能。减少蒸发器和冷凝器胀扩管加工过程中扩口裂的机率,进而减少内漏现象的发生,提高优质成品率。无缝铜管生产技术,消除了焊接管缝处热阻大等质量问题,保证了内表面结构形式的完整性。而且对于制造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厂家来说,可以不改变原生产线中胀扩模具尺寸,就得到比原来传热元件更高换热效果的换热器。本技术不利于排液而利于凝结,这下将对于蒸发器更有利。从结构上增大了管内表面积,使扰流效应更加明显,由此提高对流换热系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局部管内表面结构展开图。图中Hz代表主齿高 Hf代表副齿高 βz代表主齿螺旋角βf代表副齿螺旋角 αz代表主齿齿顶角 αf代表副齿齿顶角权利要求1.一种交叉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在其管内表面上制有螺纹齿形,其特征在于传热管内表面上制有多条螺纹主齿(1),是右旋,齿形的横截面为三角形齿、其齿高相等;在异于主齿(1)螺纹方向,于主齿(1)底部有加工成横截面为三角形齿形、具有一定高度相等的副齿(2),并且是与与主齿1相贯;主齿(1)和副齿(2)可以是不同螺旋升角、螺旋方向相同的结构;主、副齿是一高一低,两齿型的中心轴线面相交,主齿螺旋线与母管轴线方向的夹角βz为0~40°;副齿(2)与主齿(1)螺距相等,副齿(2)相对于母管轴线方向的夹角βf为±10~80°;主齿(1)顶角αz为20~60°;副齿(2)顶角αf为30~100°;主齿(1)高度HZ为0.1~0.3mm,副齿(2)高度Hf为0.03~0.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主齿螺旋条数为20~80条,副齿螺旋条数为20~60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主齿(1)可以是左螺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主齿(1)齿形的横截面可以是梯形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主齿(1)的高度可以是不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副齿(2)的横截面齿形可以是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副齿(2)的齿高可以是不相等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主齿(1)和副齿(2)的螺距可以是不相等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主齿(1)和副齿(2)可以是不同螺旋升角、螺旋方向相同的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缝高效传热管,其特征在于交叉齿内螺纹最佳数值为主齿(1)顶角αz=35~50°;主齿(1)条数n1=40~60条;副齿(2)顶角αf=30~100°;副齿(2)条数n2=30~50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叉齿内螺纹无缝高效传热管,其内表面上制有多条主齿螺纹,齿形截面为三角形/梯形齿;在异于主齿螺纹方向、主齿底部制有与主齿相贯的副齿,主、副齿为一高一低,两齿型的中心线面相交。本技术因制有主、副齿相配合,将齿数提高一倍以上,且主、副齿高度不同,其齿尖是最佳汽化和凝结核心,更利于汽化,且具有二次扰流的作用。副齿有效地将近应力分散、并同时起有加强筋的作用,从而提高了高效传热管的加工与使用性能,而且不改变生产厂家胀扩模具所涉及尺寸。文档编号F28F1/40GK2548109SQ0223727公开日2003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长杰, 周永利, 刘盛, 朱学海, 郝云玉, 张金利, 贾德金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杰周永利刘盛朱学海郝云玉张金利贾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