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4315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设置有修边上模、翻边上模和侧冲孔上模,所述下模设置有氮气弹簧、修边下模、翻边下模和侧冲孔下模,所述修边上模设置有优力胶、压料板和上模切边块,所述修边下模设置有下模切边块和气缸顶料机构,所述翻边上模设置有凹模、翻边块、脱料机构、脱料氮气缸、压料板氮气缸、上模压料板和翻孔冲头,所述翻边下模设置有凸模、定位规和下模压料板,所述侧冲孔上模设置有侧冲孔冲头、聚酯氰胺压料机构,斜楔和滚轮。通过上述方式,该复合模具能通过一套模具完成金属板材工件修边、翻边、侧冲孔几道工序的加工工作,一次加料,工件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约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板材零件加工模具,尤其是一种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钣金件加工生产中广泛用到修边、翻边、冲孔工艺,传统的加工方法是分别使用修边、翻边、冲孔模具加工,所需模具数量多,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使用几套模具多次装夹材料、多次定位致使产品在不同工序间出现定位偏差,从而导致产品的加工误差,影响产品质量。并且这些传统的修边、翻边、冲孔模具在工作时振动冲击较大,产生噪音和振动,对模具的工作寿命有很大影响,而且试模检查不方便,不能简单方便地判断模具加工效果。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修边、翻边、冲孔模具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该复合模具能通过一套模具完成金属板材工件修边、翻边、侧冲孔几道工序的加工工作,一次加料,工件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约模具成本,同时该复合模具所具有的缓冲装置能有效减缓模具在工作时的振动和冲击,减少模具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延长模具工作寿命。另外该复合模具所具有的闭模检查钮能方便快捷地检查模具的加工效果,提高试模时对试模产品的检验判定速度。此外,该复合模具所具有的停止块能避免上下模之间的过度接触或碰撞,保护模具不受损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上方,所述上模设置有多个导套、修边上模、翻边上模和侧冲孔上模,所述多个导套位于所述上模的四角,所述修边上模、翻边上模和侧冲孔上模位于所述上模中部依次相邻布置,所述下模设置有多个导柱、多个停止块、多个氮气弹簧、多块耐磨板、修边下模、翻边下模和侧冲孔下模,所述多个导柱位于所述下模上平面的四角,所述修边下模、翻边下模和侧冲孔下模位于所述下模中部依次相邻布置,所述多个停止块位于所述下模上平面的四角靠近所述导柱外侧处,所述多个氮气弹簧位于所述下模的上平面四角靠近所述导柱内侧处,所述多块耐磨板位于所述下模上平面的两侧靠近所述氮气弹簧处。当所述上模向下运动与所述停止块接触时则停止运动,避免凸模与凹模的过度接触造成产品加工不良和损伤模具。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耐磨板的数量为4块并对模具装配有导向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上模上的修边上模、翻边上模、侧冲孔上模与所述下模上的修边下模、翻边下模、侧冲孔下模同轴线对应布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修边上模设置有优力胶、压料板和上模切边块,所述压料板位于所述修边上模中部用于压住加工材料,所述优力胶位于所述压料板上与所述压料板接触用于传递压力给所述压料板,所述上模切边块位于所述修边上模的两侧靠近所述压料板处。所述优力胶和氮气弹簧减缓所述下模和上模工作时的振动冲击,减少噪音。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修边下模设置有下模切边块和气缸顶料机构,所述下模切边块位于所述修边下模两侧靠近所述压料板处,所述气缸顶料机构位于所述修边下模下部用于顶紧加工材料。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上模设置有一凹模、翻边块、脱料机构、脱料氮气缸、压料板氮气缸、上模压料板和翻孔冲头,所述凹模位于所述翻边上模中部,所述上模压料板位于所述凹模封闭一端用于压紧加工材料,所述翻边块位于所述上模压料板开口端外侧,所述翻孔冲头一端位于所述下模中部另一端与所述脱料机构相连接,所述脱料机构另一端与所述脱料氮气缸相连接,所述压料板氮气缸与所述上模压料板连接用于顶紧所述上模压料板。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凹模一端设置有一闭模检查钮,用于快速试模检查。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边下模设置有一凸模、多个定位规和下模压料板,所述凸模位于所述翻边下模中部,所述下模压料板位于所述凸模上部并靠近所述上模压料板用于顶紧加工材料,所述多个定位规位于所述凸模的四周直线排列,所述多个定位规在所述下模和上模装配后起定位和限位作用。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冲孔上模设置有侧冲孔冲头、聚酯氰胺压料机构,斜楔和滚轮,所述斜楔位于所述侧冲孔上模中部并且一端与所述侧冲孔冲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轮相接,所述滚轮位于所述斜楔的凹台上,所述聚酯氰胺压料机构包裹住所述侧冲孔冲头四周用于压住加工料片。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冲孔冲头的安装中心轴线与水平面成10°夹角,冲头对待加工工件进行侧向冲孔。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柱与配合的所述导套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所述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配合间隙,可以保证所述下模和上模的配合精度。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能通过一套模具完成金属板材工件修边、翻边、侧冲孔几道工序的加工工作,一次加料,工件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节约模具成本,同时该复合模具所具有的缓冲装置能有效减缓模具在工作时的振动和冲击,减少模具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延长模具工作寿命。另外该复合模具所具有的闭模检查钮能方便快捷地检查模具的加工效果,提高试模时对试模产品的检验判定速度。此外,该复合模具所具有的停止块能避免上下模之间的过度接触或碰撞,保护模具不受损伤。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的整体剖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修边模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3是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翻边模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侧冲孔模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5是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下模的结构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上模的结构示意 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上模,2、下模,3、修边上模,4、翻边上模,5、侧冲孔上模,6、修边下模,7、翻边下模,8、侧冲孔下模,9、优力胶,10、压料板,11、上模切边块,12、下模切边块,13、气缸顶料机构,14、翻边块,15、脱料机构,16、脱料氮气缸,17、压料板氮气缸,18、上模压料板,19、翻孔冲头,20、下模压料板,21、侧冲孔冲头,22、聚酯氰胺压料机构,23、斜楔,24、滚轮,25、停止块,26、氮气弹簧,27、耐磨板,28、凸模,29、定位规,30、导柱,31、导套,32、凹模,33、闭模检查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例示的目的,并不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请参阅图I至图6,本专利技术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包括上模I和下模2,所述上模I位于所述下模2上方,所述上模I设置有多个导套31、修边上模3、翻边上模4和侧冲孔上模5,所述下模2设置有多个导柱30、多个停止块25、多个氮气弹簧26、多块耐磨板27、修边下模6、翻边下模7和侧冲孔下模8,所述修边上模3设置有优力胶9、压料板10和 上模切边块11,所述修边下模6设置有下模切边块12和气缸顶料机构13,所述翻边上模4设置有凹模32、翻边块14、脱料机构15、脱料氮气缸16、压料板氮气缸17、上模压料板18和翻孔冲头19,所述凹模32设置有一闭模检查钮33,所述翻边下模7设置有凸模28、多个定位规29和下模压料板20,所述侧冲孔上模5设置有侧冲孔冲头21、聚酯氰胺压料机构22,斜楔23和滚轮24。进一步地,所述优力胶9和氮气弹簧26减缓所述上模I和下模2工作时的振动冲击,减少噪音。停止块25保证上模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修边翻边侧冲孔复合模具,用于金属板材工件的修边、翻边和侧冲孔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位于所述下模上方,所述上模设置有多个导套、修边上模、翻边上模和侧冲孔上模,所述多个导套位于所述上模的四角,所述修边上模、翻边上模和侧冲孔上模位于所述上模中部依次相邻布置,所述下模设置有多个导柱、多个停止块、多个氮气弹簧、多块耐磨板、修边下模、翻边下模和侧冲孔下模,所述多个导柱位于所述下模上平面的四角,所述修边下模、翻边下模和侧冲孔下模位于所述下模中部并依次相邻布置,所述多个停止块位于所述下模上平面的四角靠近所述导柱外侧处,所述多个氮气弹簧位于所述下模的上平面四角靠近所述导柱内侧处,所述多块耐磨板位于所述下模上平面的两侧靠近所述氮气弹簧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荣腾模具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