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取金属件基材,然后将金属件基材放置于一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下进行分散冲孔和定位孔;(2)将分散冲孔后的金属件移动至二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上,对剩余孔位进行冲孔,同时冲切下条带送进方向上的两组相对应的没有弧形切口的边及有圆弧一侧的切口边;(3)对冲切后的两个没有弧形切口的对称侧边进行弯曲;(4)冲切有弧形切口的对面的边;(5)对冲切后有弧形切口的边及其对面的边进行弯曲;(6)切断零件与条带的连接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模具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模具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中ー类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冲孔和弯曲为一体的高精密模块化级进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电子产品中ー类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传统上可以采用3种方法(I)多套单エ序模冲出多个孔,然后再用ー副单エ序模成形该产品。(2)根据产品形状特征,采用多套复合模分步成形。(3)采用多エ位级进模,首先冲出定位孔和多个孔,然后局部落料,然后成形,最后切断,从而加工该广品。以上(I)、(2)エ艺中,其主要缺点是经过多个模具的传递,制件尺寸和形位误差 一致性差,因此质量和成形精度都难以保证,而且エ序长,效率低,成本高。对于(3)エ艺,采用多エ位一次冲出多个孔和定位孔,容易造成制件某些部位的应カ集中,从而产生不均匀变形,进而影响制件的精度,同时降低了模具寿命。尽管在一副模具中不同エ位完成冲孔,落料,成形及切断,由于接插金属件形状复杂,模具エ位众多,模板长度也相应增加,对于整体式模板结构在制造同类型的其它制件时,由于制件外形和成形尺寸的变化,各模具零件均需要重新设计,制造和装配,増加了模具更换,维修和保养的难度,无法实现模具零部件的快速更换,同时增加了模具的制造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压方法及其专用模具,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打孔方法所存在的制件尺寸和形位误差一致性差、质量和成形精度都难以保证、エ序长、效率低、成本高、容易造成制件某些部位的应カ集中进而影响制件的精度及模具寿命低的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I )、取金属件基材,对基材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然后将金属件基材放置于ー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下进行分散冲孔和定位孔,冲分散冲孔的具体形式为以预设孔位为基准,每间隔ー个孔位进行分散冲孔; (2)、将分散冲孔后的金属件移动至ニ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上,对剩余孔位进行冲孔,同时冲切下条带送进方向上的两组相对应的没有弧形切ロ的边及有圆弧ー侧的切ロ边;该步骤中通过双螺塞式的导正销对金属件基材进行精确定位; (3)、继续移动金属件至ー级弯曲模具模块,在ー级弯曲模具模块上,对冲切后的两个没有弧形切ロ的对称侧边进行弯曲;这个步骤中通过导向槽浮顶器对金属件基材进行导向和浮顶; (4)、使金属件移动进入ニ级冲切模块,冲切有弧形切ロ的对面的边;(5)、进入ニ级弯曲模具模块,对冲切后有弧形切ロ的边及其对面的边进行弯曲;这时在弯曲金属件基材的另ー边,边部采用有能够锁紧的双螺塞式的导正销,中间部位通过弹性导向槽浮顶器对金属件基材进行导向和浮顶; (6)、进入切断模具模块,切断零件与条带的连接部分。实施如上所述的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压方法的专用模具,其特征在干所述模具包括ー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ニ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ー级弯曲模具模块、ニ级冲切模块、ニ级弯曲模具模块和切断模具模块; 所述ー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ニ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ー级弯曲模具模块、ニ级冲切模块、ニ级弯曲模具模块和切断模具模块均统ー设置在模板上; 在所述ー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ニ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ー级弯曲模具模块、ニ级冲切模块、ニ级弯曲模具模块和切断模具模块的下方为传送金属件基材使金属件基材按规定步距送进的步进机构; ー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上每间隔一个孔位设置冲孔凸模,ニ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上 设置有与ー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上的凸模位置间隔设置的凸模,ニ级弯曲模具模块的两边设置有边部设置有能够锁紧金属件基材的双螺塞式的导正销,ニ级弯曲模具模块的中间部位对金属件基材进行导向和浮顶的弹性导向槽浮顶器。所述ニ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上设置有对金属件基材进行精确定位的双螺塞式的导正销。优点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压方法,为了克服原始方法中所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涉及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孔和弯曲为一体的高精密模块化级进模具成形方法。该方法所用的模具采用高精密模块化式模板结构,各冲压エ位分别设计独立的模板结构,并通过适当安排空エ位,该模具可以成形系列化的多孔复杂金属件,増加了模具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模具寿命。通过对冲孔落料在条带上进行分散处理,冲孔和落料分几次对称成形,每次较有针对性,对该套模具来说凸模较分散,压カ中心靠近模具中心,延长了模具寿命,对制件来说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和不均匀变形。采用弯曲部位在相隔的两エ位上进行,弯曲变形的程度较缓和,エ件表面不易擦伤,模具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エ序分散将原先复杂的制件形状分解成几个单元,模具刃ロ形状简单,模具制造简单且便于磨损后的更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制作系列化多孔复杂金属件的高效可行简便的方法,即冲孔和弯曲为一体的高精密模块化级进模具成形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作用如下(I)该模具采用高精密模块化式模板结构,各冲压エ位分别设计独立的模板结构,通过适当安排空エ位,该模具可以成形系列化的多孔复杂金属件,増加了模具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延长了模具寿命(2)采用冲交替分布孔的方法,即对冲孔落料在条带进行分散处理,冲孔和落料分几次对称成形,每次较有针对性,对该套模具来说凸模较分散,压カ中心靠近模具中心,延长了模具寿命,对制件来说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和不均匀变形。(3)采用弯曲部位在相隔的两エ位上进行,弯曲变形的程度较缓和,エ件表面不易擦伤,模具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吋,エ序分散将原先复杂的制件形状分解成几个单元,模具刃ロ形状简单,模具制造简单且便于磨损后的更换。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各エ位分别设计独立的模具结构,当产品尺寸发生变化,只要适当变动各模块的模具结构及适当安排空エ位,就可以成形系列化的多孔复杂金属件,増加了模具的适应性,从而提闻了生广效率,延长了|吴具寿命。2,本专利技术克服了整体式模板结构在制造同类型的其它制件时,由于制件外形和成形尺寸的变化,各模具零件均需要重新设计,制造和装配,増加了模具更换,维修和保养的难度,无法实现模具零部件的快速更换,同时增加了模具的制造费用。3,本专利技术采用采用冲交替分布孔的方法,即冲孔落料在条带进行分散处理,冲孔和落料分几次对称成形,每次较有针对性,对该套模具来说凸模较分散,压カ中心靠近模具中心,延长了模具寿命,对制件来说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和不均匀变形。4,采用弯曲部位在相隔的两エ位上进行,弯曲变形的程度较缓和,エ件表面不易擦伤,模具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エ序分散将原先复杂的制件形状分解成几个单元,模具刃ロ形状简单,模具制造简单且便于磨损后的更换。 5,本专利技术是ー种制作系列化多孔复杂金属件的高效可行简便的方法,可在200吨和125吨的高速冲床下进行冲制,冲速250次/分钟,生产效率提高一倍。模具步距精度和生产零件的制造精度可达3um,备件可互換使用,适合于系列化产品的生产。模具使用寿命刃磨一次在100万冲次以上,总寿命大大提高。通过冲交替分布孔及相隔エ位弯曲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减小了エ件不均匀变形,保证连续冲压的合格率,同时一次试模合格率可达90%。本专利技术的实现方式是ー类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系列化多孔复杂接插金属件的冲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取金属件基材,对基材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然后将金属件基材放置于一级冲分散孔的冲裁模具下进行分散冲孔和定位孔,冲分散冲孔的具体形式为:以预设孔位为基准,每间隔一个孔位进行分散冲孔;(2)、将分散冲孔后的金属件移动至二级冲孔切边模具模块上,对剩余孔位进行冲孔,同时冲切下条带送进方向上的两组相对应的没有弧形切口的边及有圆弧一侧的切口边;该步骤中通过双螺塞式的导正销对金属件基材进行精确定位;(3)、继续移动金属件至一级弯曲模具模块,在一级弯曲模具模块上,对冲切后的两个没有弧形切口的对称侧边进行弯曲;这个步骤中通过导向槽浮顶器对金属件基材进行导向和浮顶;(4)、使金属件移动进入二级冲切模块,冲切有弧形切口的对面的边;(5)、进入二级弯曲模具模块,对冲切后有弧形切口的边及其对面的边进行弯曲;这时在弯曲金属件基材的另一边,边部采用有能够锁紧的双螺塞式的导正销,中间部位通过弹性导向槽浮顶器对金属件基材进行导向和浮顶;(6)、进入切断模具模块,切断零件与条带的连接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英,马明旭,王哲锋,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