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耿福能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美洲大蠊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3254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1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美洲大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浸泡、脱脂、加热、冲洗、三次提取、第一次过滤、浓缩、第二次过滤、超音速射流干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得到的纳米美洲大蠊颗粒细小、均匀,分散性好,粒径为0~100nm;能改善或提高美洲大蠊药用成份的溶解度与生物有效性;可将美洲大蠊药用成份运送到指定的靶区,达到靶向给药的目的;具有安全性,降低某些对胃肠的刺激;最大限度地保护美洲大蠊的特殊生物活性,如丙氨酸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制备过程中,如何将药材中(特别是动物药材)的药用成分充分和最大限度的提取出来,对中药进行提取,精制,向微量化方向发展是一个不断研究的课题。普遍存在对原料药材的粉碎程度不够,影响使用效果。往往为了提高产品性能,剂量使用都偏大,导致使用成本偏高。药材微细化与固体药物的溶解释放、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之间有密切关系。因此超微粉碎技术是一项提高药材利用效果的新技术。当物质的颗粒小到Γ ΟΟηπι时,由于其量子效应、物质的局域性、巨大的表面及界面效应,会使物质的很多性能发生质变。 药物经纳米化处理后出现了某些新的药效学特性。对于采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中药的质量和水平以及研制开发具有新药效的中药制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据文献记载,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尤以我国南方地区更为常见。美洲大蠊是传统的中药材,以干燥和鲜成虫入药,其性寒味咸,有辛辣味,有散瘀、消积、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儿童疳积、扁桃腺炎、身体包块、痈疮肿痛和蜈蚣、毒蛇咬伤等。近年来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经多年研究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美洲大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浸泡:将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置于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美洲大蠊干燥虫体重量3~8倍的水,在70~78℃的温度条件下浸泡0.5~3小时;B、脱脂:向上述美洲大蠊干燥虫体和水的浸泡液中加入浸泡液重量1/200~1/1000的碱液进行脱脂;C、加热:密闭多功能提取罐,煮沸30~60min;D、冲洗:当多功能提取罐中的压力升至0.08~0.18Mpa时,反复加水冲洗至多功能提取罐中溶液的pH值为4~8;E、提取:对步骤D得到的多功能提取罐中的溶液进行2~4次提取,每次提取时间为3~9小时;F、第一次过滤:将步骤E中提取的提取液合并混合,然后进行过滤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福能
申请(专利权)人:耿福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