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人乳脂替代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52163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0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乳脂替代品的制备方法,第一步以化学酯交换及醇洗的高熔点棕榈硬脂为原料和菜籽油脂肪酸为酰基供体,采用Lipozyme?RM?IM为催化剂进行酸解反应,降低原料中的总棕榈酸含量以及增加二位棕榈酸的相对含量;第二步对中间产品脱酸,同时根据人乳脂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采用油脂添加模型计算加入到中间产品中的葵花籽油,菜籽油,棕榈仁油,藻油以及微生物油脂的量,在保证最终产品的脂肪酸组成及分布满足人乳脂替代品要求的同时,具有最大添加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步法生产人乳脂替代品,降低了酸解反应的游离脂肪酸用量,同时由于二次添加油脂,增加了产量。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同同类产品相比,在相似的成本下,产量增加一倍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以榈硬脂为原料制备人乳脂替代品的方法。
技术介绍
人乳脂肪的含量大约在3-5%之间,为婴儿提供能量,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必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的维生素等。人乳脂肪中的甘三脂含量大约在98%以上,其组成会随着饮食,哺乳期,种族等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不同哺乳阶段乳脂肪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其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存在一定规律。在人乳中,主要脂肪酸有油酸(25-30%),棕榈酸(20-30% ),亚油酸(10-20% ),硬脂酸(5-9% ),肉豆蘧酸(4-9% )以及月桂酸(3-7% ),亚油酸同亚麻酸的比值在5-15之间,其中60-70%的棕榈酸分布在甘三酯的2位,其他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布在1,3位。这种分子结构与婴儿的消化代谢有着密切的关 系。被摄入的甘三酯除在胃里被胃脂肪水解一部分而外(大约30%),其他绝大多数的脂肪均是在小肠中被胰脂酶水解并最后被吸收的。胰脂酶是一种1,3位专一性的酶,将甘三酯水解成脂肪酸及2-单甘酯。如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在1,3位,这些脂肪酸将会被水解下来,同钙离子形成难溶的皂,这样不仅降低了婴儿对脂肪酸的吸收,并且导致钙吸收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乳脂替代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步法,即第一步Lipozyme?RM?IM酶法酸解经化学酯交换及醇洗后的高熔点棕榈硬脂;中间产品经过分子蒸馏脱酸处理后,第二步根据人乳脂脂肪酸的组成及分布,通过模型计算,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油脂,调节产物中的脂肪酸组成以及分布,最终得到脂肪酸组成及分布类似于人乳脂替代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国邹孝强黄健花金青哲刘元法宋志华刘睿杰常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