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丽英专利>正文

钢筋弯箍机双线并列矫直轮调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6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钢筋弯箍机双线并列矫直轮调整机构,由第一、第二两个矫直轮调整机构组成。在支承板上针对两个滑块分别设有两根导杆,导杆的头部与滑块转动定位连接,杆身与支承板螺纹连接,尾部作为调整端,或者导杆的头部与滑块螺纹连接,杆身与支承板转动定位连接,尾部作为调整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导杆与滑块的转动连接关系,通过导杆的转动使滑块沿着滑道移动,从而调整矫直轮的位置,具有位置调整灵活的特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行业中使用的钢筋弯箍机(即将钢筋弯曲成各种形状 和规格的机械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数控钢筋弯箍机上用于矫直钢筋的双 线并列矫直轮调整机构。技术背景建筑行业中大量使用各种规格的钢筋制作的混凝土骨架来提高建筑物的强 度。其中要把一部分钢筋弯曲成一定形状,以适应各种形状的混凝土柱、板、 梁等钢筋水泥构件的需要。然而把钢筋弯曲成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机械加工设备 称作钢筋弯箍机。钢筋弯箍机一般由送料机构、矫直机构、牵引机构、弯曲机构和切断机构 组成。送料机构将钢筋送入钢筋弯箍机后即停止工作,钢筋在牵引机构的牵引 下,首先被矫直机构矫直,然后被弯曲机构弯曲成预设的形状,最后弯曲成一 定形状的钢筋通过切断机构剪断后即可用来组装钢筋骨架。矫直机构的矫直原理如附图l所示,矫直机构通常由上、下两排矫直轮组 成,下排矫直轮的位置通常固定,上排矫直轮的轴心位置,特别是末两位矫直 轮的轴心位置,通常可以调整,以满足钢筋矫直度的需要。当钢筋通过上、下 两排转动着的矫直轮之间空隙时,利用多次反复弯曲而得到矫直。目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钢筋弯箍机通常并列设有两个加工通道,同时 对两根钢筋进行弯制,其中,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弯箍机双线并列矫直轮调整机构,包括第一矫直轮(9)、第二矫直轮(12)、第一轮轴(8)、第二轮轴(11)以及支承板(1); 第一矫直轮(9)和第二矫直轮(12)同轴线并列设置在双线矫直路径上,其中,第一矫直轮(9)由第一轮轴(8)转动支承,第二矫直轮(12)由第二轮轴(11)转动支承; 支承板(1)上设有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6),两个滑道并列且平行于矫直轮的调整方向,其中,第一滑道(13)中设有第一滑块(5),第二滑道(16)中设有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5)与第一轮轴(8)固定连接,第二滑块(6)与第二轮轴(11)固定连接; 其特征在于:支承板(1)上针对第一滑块(5)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弯箍机双线并列矫直轮调整机构,包括第一矫直轮(9)、第二矫直轮(12)、第一轮轴(8)、第二轮轴(11)以及支承板(1);第一矫直轮(9)和第二矫直轮(12)同轴线并列设置在双线矫直路径上,其中,第一矫直轮(9)由第一轮轴(8)转动支承,第二矫直轮(12)由第二轮轴(11)转动支承;支承板(1)上设有第一滑道(13)和第二滑道(16),两个滑道并列且平行于矫直轮的调整方向,其中,第一滑道(13)中设有第一滑块(5),第二滑道(16)中设有第二滑块(6),第一滑块(5)与第一轮轴(8)固定连接,第二滑块(6)与第二轮轴(1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支承板(1)上针对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6)分别设有第一导杆(2)和第二导杆(3),第一导杆(2)的头部与第一滑块(5)转动定位连接,杆身与支承板(1)螺纹连接,尾部作为调整端,或者第一导杆(2)的头部与第一滑块(5)螺纹连接,杆身与支承板(1)转动定位连接,尾部作为调整端,以此构成随第一导杆(2)转动来拖动第一滑块(5)沿第一滑道(13)滑动定位的第一矫直轮调整机构;第二导杆(3)的头部与第二滑块(6)转动定位连接,杆身与支承板(1)螺纹连接,尾部作为调整端,或者第二导杆(3)的头部与第二滑块(6)螺纹连接,杆身与支承板(1)转动定位连接,尾部作为调整端,以此构成随第二导杆(3)转动来拖动第二滑块(6)沿第二滑道(16)滑动定位的第二矫直轮调整机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并列矫直轮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矫直轮(9)和第二矫直轮(12)同轴线并列设置在支承板(1)的一侧,其 中,第一矫直轮(9)处于靠近支承板(1)的近端位置上,第二矫直轮(12) 处于靠近支承板(1)的远端位置上,所述第一滑块(5 )从正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刘丽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