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光磁复合技术的开关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8703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49
采用光磁复合技术的开关控制电路,具体涉及一种电路。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气连接端子、执行电气操作的操作端子,电气连接端子与操作端子非接触,操作端子的内部设有一信号发射器,电气连接端子的内部设置与信号发射器相对应的信号感应器;还包括一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一微处理器、与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电子开关;信号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上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主动式应对措施,实现对设备实质意义上的保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电工电子类仪器、设备或装置(后续统称为设备),它们在被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不正确操作或误操作,会直接引起设备的故障(如短路类故障等),导致设备临时性或永久性损坏,为此设备中经常采用过流或过压型保护器件,如过流保险丝,瞬态电压抑制器(TVS器件),或具有保护性作用的电阻器等。尽管上述保护型器件能降低设备损坏的概率,但保护型器件自身却有被损坏的可能,造成设备实质意义上的损坏。而且对可能的误操作,现有的设备采用被动式应对方法,往往是在误操作之后才·进行处理,无法实现对设备实质性的有效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光磁复合技术的开关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采用光磁复合技术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气连接端子、执行电气操作的操作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端子与所述操作端子非接触,所述操作端子的内部设有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电气连接端子的内部设置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相对应的信号感应器;还包括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电子开关;所述信号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上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本技术电气连接端子与操作端子非接触,通过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感应器的相互作用,发送信号给微处理器,经过分析处理后,才作用于电子开关,避免了电子设备的误操作,降低设备损坏的概率。所述信号发射器采用磁棒或通电线圈,所述信号感应器采用磁敏传感器。所述电子开关采用MOSFET管电路或采用半导体光电耦合器件实现。所述电子开关的实现方法,不限于采用电子电路、机械结构、微机械等技术。所述电子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电子设备内部电路的节点,电子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对应电路的节点连接和断开,以实现电气操作的结果(或功能)。所述电气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气连接端子、第二电气连接端子,所述操作端子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相对应的第一操作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相对应的第二操作端子,所述第一操作端子的信号发射器采用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的信号感应器采用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二操作端子的信号发射器采用磁棒或通电线圈,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采用磁敏传感器,如干簧管。所述电子开关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第二电气连接端子。所述电子开关导通时,直接实现电气连接端子接通(或称连接);当所述电子开关断开时,则实现电气连接端子绝缘断开。所述第一操作端子、第二操作端子可以对应的是整体式转动类开关的两个部位,也可以是接插件式开关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操作端子、第二操作端子不局限于整体式的操作开关,可包括为实现电子设备内部电子部件完成电气连接或断开的任何器件或结构件。所述第一操作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所述第二操作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相互接近至一设定的距离时,所述信号感应器感应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并输出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后,发送控制信号激发所述电子开关接通,实现电气连接端子或设备内部电路节点之间的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操作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 端子、所述第二操作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相互分离大于一设定的距离时,所述信号感应器感应信号发射器的信号并输出信号至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后,发送控制信号激发所述电子开关断开,完成电气连接端子或设备内部电路节点的绝缘性分离操作。所述第一操作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气连接端子、所述第二操作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气连接端子也可以采用其他原理的传感器实现关联。其实现不限于采用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生物学、化学原理或所述原理的组合使用。所述控制电路还连接一报警装置,所述微处理器判断电气操作属于误操作时,发送信号给所述报警装置以便于对误操作进行报警性提示。所述控制电路,具有智能化的功能,能正确分析非整体式外部操作部件(如接插件式结构形式)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相应地产生不合理操作的警示或提示信息。本技术中所说的设备操作,限定为电气(路)类操作,但涵盖任何电学关联性操作(后续统称电气操作),不包括机械性质的操作。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设备电气操作一般所指的是对设备电气连接端子(点)或者是电子线路节点,可靠地完成电气连接或断开的操作。各部件之间的响应时间、相互作用时间或过程控制时间,不作任何限定。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主动式应对措施,实现对设备实质意义上的保护,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的各类电工电子类设备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技术实现方案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I、图2,采用光磁复合技术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气连接端子、执行电气操作的操作端子,电气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气连接端子la、第二电气连接端子lb,电气连接端子与操作端子非接触,操作端子包括第一操作端子11a、第二操作端子11b,操作端子的内部设有一信号发射器,电气连接端子的内部设置与信号发射器相对应的信号感应器。还包括一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一微处理器3、与微处理器3信号连接的电子开关2。信号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处理器3,微处理器3上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子开关2。本技术电气连接端子与操作端子非接触,通过信号发射器与信号感应器的相互作用,发送信号给微处理器3,经过分析处理后,才作用于电子开关2,避免了电子设备的误操作,降低设备损坏的概率。第一操作端子Ila的信号发射器采用发光器件,第一电气连接端子Ia的信号感应器采用光敏传感器,第二操作端子Ilb的信号发射器采用磁棒或通电线圈,第二电气连接端子Ib采用磁敏传感器,如干簧管。电子开关2采用半导体光电耦合器件实现。微处理器 3使用MC9S08QG8单片机。当第一操作端子Ila输出的光信号被第一电气连接端子Ia完全正确接收时,微处理器3识别并记录该项输入操作,同样,当第二操作端子Ilb产生磁场,第二电气连接端子Ib的干簧管闭合,微处理器3正确识别并记录该项输出操作。当第一操作端子11a、第二操作端子Ilb输入操作均完全正确可靠,并且微处理器3控制电路分析该组合输入操作是合理的情况下,微处理器3会通过其端口 PTB5和PTB4输出控制信号,光耦输出端三极管导通,从而使得电路节点的两端实现低阻值的电子连接。第一电气连接端子Ia或第二电气连接端子lb,如果没有接受到来自第一操作端子11a、第二操作端子Ilb有效输入信号,微处理器3控制电路,同样可以识别此种情况,并因此分析和进行处理,相应地关闭光电耦合器输出端,从而使得电路节点的两端断开电气连接。第一操作端子11a、第二操作端子Ilb可以对应的是整体式转动类开关的两个部位,也可以是接插件式开关的两个端部。第一操作端子11a、第二操作端子Ilb不局限于整体式的操作开关,可包括为实现电子设备内部电子部件完成电气连接或断开的任何器件或结构件。控制电路还连接一报警装置,微处理器3判断电气操作属于误操作时,发送信号给报警装置以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采用光磁复合技术的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部的电气连接端子、执行电气操作的操作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端子与所述操作端子非接触,所述操作端子的内部设有一信号发射器,所述电气连接端子的内部设置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相对应的信号感应器;还包括一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的电子开关;所述信号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上设有一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子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伟杰赵健林志一夏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显恒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