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48702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表面的激光显示系统控制键盘和DJ控制键盘、以及置于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采用了多型号多系列处理器,和其他显示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适应性强、价廉物美的特点;根据系统不同功能模块的要求,保持合理冗余,系统主板采用嵌入式PC,满足系统高负荷的工作和良好的可扩展性;DJ控制台模块的CPU则选择普通的8位MCU;扫描控制模块的CPU选择了ARM\DSP,以保证图形变换的实时运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光舞台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在当前国内激光显示工程中,对扫描的控制基本采用将国外相关产品集成到整个系统的方法,也有一些国内自主开发的激光显示控制系统,但由于响应速度较慢、稳定性较差、显示图形的分辨率不高等各种原因未能得到推广应用。在国内外,用于激光显示的嵌入式的扫描控制系统的研究正在起步,还未见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相关产品的报道及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本技术轻巧灵便,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对环境要求低。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不扫描控制系统,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表面的激光显不系统控制键盘和DJ控制键盘、以及置于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激光显示系统控制键盘和DJ控制键盘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由电源模块、输入模块、单片机模块、接口模块和驱动模块组成;其中,所述输入模块、单片机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接口模块相连,电源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驱动模块与单片机模块相连,单片机模块与输入模块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采用了多型号多系列处理器,和其他显示控制系统相比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适应性强、价廉物美的特点。根据系统不同功能模块的要求,保持合理冗余,系统主板采用嵌入式PCdi足系统高负荷的工作和良好的可扩展性;DJ控制台模块的CPU则选择普通的8位MCU ;扫描控制模块的CPU选择了 ARM\DSP,以保证图形变换的实时运算。本系统的激光扫描控制系统软件,包含系统各个硬件部分的专用程序和整个显示系统的用户程序,模块化的结构可灵活增加其它控制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附图说明图I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的DJ控制键盘和激光显示系统控制键盘的外观图;图2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控制模块的结构框图;图4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的按键信号处理流程图;图5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处理流程图图6是电源模块的电路图;图7是单片机模块的线路示意图;图8是输入模块的线路示意图;图9是驱动I旲块的线路不意图;图10是接口模块的线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采用多处理器嵌入式系统,以嵌入式为控制模块,用32位ARM\DSP处理器为激光显示扫描控制处理器进行图形变换运算,用单片机作为DJ控制台的CPU,完成激光图像、动画、效果显示的扫描控制,并根据需求提供系统其它如灯光、音响、喷泉等的控制信号。如图I和2所示,本技术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包括壳体、位于壳体表面的激光显不系统控制键盘和DJ控制键盘、以及置于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激光显示系统控制键盘和DJ控制键盘均与控制模块相连。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由电源模块、输入模块、单片机模块、接口模块和驱动模块组成。输入模块、单片机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接口模块相连,电源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驱动模块与单片机模块相连,单片机模块与输入模块相连。如图6所示,本系统有两个相同的电源模块,每个电源模块主要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光电二极管Ml、光电二极管M2、三极管Ql、芯片U3、整流管DI、可变电阻RT3、可变电阻RT4和接口 J2组成。其中外部提供电源连接到电阻Rl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到光电二极管Ml的C端,光电二极管Ml的E端接地,光电二极管Ml的A端连接到电阻R3,电阻R3另一端接485的I端,光电二极管Ml的K端连接到芯片U3的RO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到光电二极管M2的A端,光电二极管M2的E端连接到电阻R4并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接芯片U3的RE端,光电二极管M2的C端接三极管Ql的B端,三极管Ql的C端接芯片U3的RE端,三极管Ql的E端连接到电阻R5的一端并接485的I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芯片U3的DI端,二极管Ql的B端接悬念片U3的DI端,芯片U3的RE端与DE端相连,芯片U3的GND端连接到电阻R7的一端并接地,芯片U3的A端连接到可变电阻RT4的一端,可变电阻RT4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口 J2端,芯片U3的B端连接到可变电阻RT3的一端,可变电阻RT3的另一端连接到接口 J2端,芯片U3的VCC端连接到电阻R6的一端并接485的I端,整流管Dl的一端连接到芯片U3的B端,另一端连接到芯片U3的A端。芯片U3可以采用ATMAL公司MAX483型号的产品,但不限于此。 图8中,输入模块主要由12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的元件都相同,每个单元的元件都与单片机相连,接口输入信号通过输入模块转换后,传输到单片机模块。如图7中所示,芯片U5就是单片机模块的主要元件,芯片U5的POO端与输入单元NI的POO端相连,芯片U5的POl端与输入单元N2的POl端相连,芯片U5的P02端与输入单元N3的P02端相连,芯片U5的P03端与输入单元N4的P03端相连,芯片U5的P04端与输入单元N5的P04端相连,芯片U5的P05端与输入单元N6的P05端相连,芯片U5的P06端与输入单元N7的P06端相连,芯片U5的P07端与输入单元N8的P07端相连,芯片U5的P20端与输入单元N9的P20端相连,芯片U5的P21端与输入单元NlO的P21端相连,芯片U5的P22端与输入单元Nll的P22端相连,芯片U5的P23端与输入单元N12的P23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l端与接口 Jl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2端与接口 J2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3端与接口 J3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4端与接口 J4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5端与接口 J5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6端与接口 J6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7端与接口 J7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8端与接口 J8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9端与接口 J9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lO端与接口 JlO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lI端与接口 Jll端相连,输入单元的J12端与接口 J12端相连。芯片U5的RXD端接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Ml的C端,芯片U5的TXD端接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M2的K端,芯片U5的RXDl端接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M3的C端,芯片U5的TXDl端接电源模块发光二极管M4的K端,芯片U5的Xl端接晶振Y2的一端,芯片U5的X2端接晶振Y2的另一端,晶振Y2的一端接电容C11,电容Cll的另一端接地,晶振Y2的另一端接电容C12,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RST端接电容C13的负端,电容C13的正端接外部供电电源,电容C13的负端连接到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EAVP端接外部供电电源。芯片U 5可以采用ATMAL公司8 O 3 I型号的产品,但不限于此。如图9所示,驱动模块由芯片U7、电容C7、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lO组成。芯片U7的Cl+端接电容C7的一端,芯片U7的Cl-端接电容C7的另一端,芯片U7的V+端接电容C8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激光显示扫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位于壳体表面的激光显示系统控制键盘和DJ控制键盘、以及置于壳体内部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激光显示系统控制键盘和DJ控制键盘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由电源模块、输入模块、单片机模块、接口模块和驱动模块组成;所述输入模块、单片机模块、驱动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接口模块相连,电源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驱动模块与单片机模块相连,单片机模块与输入模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琼马立新陆锋锋张根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神秀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