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的空气预热系统。此外,本技术还涉及ー种包括上述空气预热系统的锅炉。技术背景电厂排烟造成的热损失是锅炉热损失的主要部分,为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一般都设置有空气预热器对排出的烟气进行再次利用,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的温度,以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目前,大型机组的设计排烟温度一般在120°-130° C,实际上电厂运行时普遍存在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的现象,省煤器出口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温度偏高,造成较高的热量损失。从理论上说,排烟温度每较低10° -15° C,锅炉效率便能提高1%左右,目前主要通过增大空气预热器的传热面积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的热交換性能,降低能量损失;但是降低排烟温度有一定的限制,一方面当排烟温度比较低时,在具有较大传热面积的空气预热器的作用下,使得烟气的温度进ー步降低,烟气与空气的温差也随之降低,即使空气预热器的传热面积增加很多,烟气与空气之间的热量传输相对较少,使烟气的温降减小 ’另一方面,当排烟温度较低时,空气预热器的管壁温度有可能会低于烟气露点,导致管壁发生低温腐蚀,降低了空气预热器的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锅炉的空气预热系统,包括具有烟气出口和空气入口的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系统还包括内部安装有重力热管的热管换热器,所述重力热管中充有易汽化的液体,所述热管换热器的内腔被隔板分成烟气通道和位于所述烟气通道上方的空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和所述空气通道分别与所述空气预热器的烟气出口和空气入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