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3531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桥梁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桥墩技术领域的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它的结构如下:钢管里面浇筑了混凝土,钢管固定在基础上,外伸耳板装配在钢管的外侧,无粘结预应力钢筋纵向贯穿于钢管和基础的中心;耗能装置的一端连接外伸耳板,另一端连接基础;加劲肋纵向布置在钢管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大幅提高桥墩的刚度、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和抗压强度,且施工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传统墩柱体系在地震作用后有较大不易恢复残余变形的弊端,并且由耗能装置保证足够的耗能能力,在地震等外荷载作用下,允许桥墩与基础承台发生有限的接触分离,代替传统桥墩固端塑性铰,可以产生良好的隔振、减振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桥梁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桥墩
,特别涉及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交通工程的生命线,桥梁结构的作用愈发重要,其性能要求也愈发严格。理想的桥墩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四大性能指标一、公路桥梁面临着日益复杂的交通状况和庞大的交通流,高速铁路桥梁则需满足重载要求,桥墩设计必须拥有足够的承载カ;ニ、桥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尤其对于铁路桥梁,在列车屡次提速后,一旦桥墩在列车正常行驶状态下出现明显震动,将严重影响列车安全和旅客舒适度;三、桥墩需在 极端荷载エ况下(如罕遇地震、车船撞击等)具有良好的延性变形能力,这种长周期结构机制需要结构刚度较小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通常采用减震、隔震和延性设计和塑性耗能等机制实现;四、为了能够在灾后迅速修复、快速通车,并且能够尽量避免拆除、减小经济损失,桥墩必须减小极端荷载作用过后的残余变形。然而,在工程实践中,桥墩设计往往难以同时满足以上四个要求。桥墩常会发生诸如抗弯承载力不足,抗剪承载力不足或变形能力不足等缺陷,即使桥墩满足了延性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如下:钢管(3)里面浇筑了混凝土(1),钢管(3)固定在基础(7)上,外伸耳板(4)装配在钢管(3)的外侧,无粘结预应力钢筋(5)纵向贯穿于钢管(3)和基础(7)的中心;耗能装置(6)的一端连接外伸耳板(4),另一端连接基础(7);加劲肋(2)纵向布置在钢管(3)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克贵何铭华郭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