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1353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空中加油设备对软管的拖曳、响应与回绕的一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蓄能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卷簧、安装筒、驱动筒、半离合器、螺旋轴、输出轴和链轮,输出轴与半离合器通过螺旋轴连接,半离合器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钢珠,驱动筒内壁上设置有与半离合器上钢珠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钢珠槽,输出轴贯穿半离合器、螺旋轴、和驱动筒的中心,输出轴的左端连接左支架板的中心,右端连接右支架板的中心,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四个支脚上各安装一个安装筒,卷簧的一端安装在安装筒上,另一端用螺钉反绕安装在驱动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空中加油设备的软管始终保持恒定的张力,解决了软管的动态响应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用于空中加油设备对软管的拖曳、响应与回绕的一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
技术介绍
空中加油是指利用空中加油机给飞行中的飞机补给燃油,该方式能有效增加作战飞机的作战范围和直航能力,扩充空军整体战斗力。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空中加油系统是软管-锥套式加油系统,采用此种方式·进行空中加油,加油机的加油设备主要由卷盘、软管和一个漏斗式浮锚所组成。当加油机与受油机对接后,受油机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两机间多余的软管必须由卷盘绕回,以免在气动力的作用下,软管在空中“鞭打”而产生飞行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在加油机与受油机对接后,避免软管在空中“鞭打”的一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蓄能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卷簧、安装筒、驱动筒、半离合器、钢珠、螺旋轴、输出轴和链轮,输出轴与半离合器通过螺旋轴连接与传动,半离合器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钢珠,驱动筒内壁上设置有与半离合器上钢珠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钢珠槽,半离合器、螺旋轴置于驱动筒内,输出轴贯穿半离合器、螺旋轴、和驱动筒的中心,输出轴的左端连接左支架的中心,输出轴的右端连接右支架的中心,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四个支脚上各安装一个安装筒,卷簧的一端安装在安装筒上,另一端反绕安装在驱动筒上。所述的安装筒和驱动筒在结构上处于轴线平行的位置。蓄能装置使用的卷簧具有恒曲率半径的特性。在该弹簧的工作长度范围内,任意截取一段,在自然状态下均能形成一个等半径的圆。当该弹簧反驱动筒上时,即可在驱动筒上产生一个恒定的力矩。半离合器、螺旋轴和输出轴组成的结构具有单向驱动的功能。即当输出轴顺时针旋转时,半离合器处于啮合状态,驱动驱动筒也顺时针旋转,从而带动钢带绕到驱动筒上;而输出轴逆时针旋转时,离合器脱开,不会驱动驱动筒旋转。该结构的使用,可以在卷簧能量释放完毕后(回复到初始状态后),避免由于输出轴的继续旋转而损坏卷簧。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在空中加油过程中,使空中加油设备的软管始终保持恒定的张力,较好的解决了软管的动态响应问题;本技术采用半离合器作为弹簧输入与输出的传递单元,使得弹簧回复初始状态后,即使卷盘需要继续回绕,也不会对弹簧造成结构性损伤;本技术在空中加油过程软曳软管时,可以为空中加油设备提供一个稳定的负载阻尼,避免软管拖曳速度过快;在空中加油过程回绕软管时,可以提供一个恒定的动力辅助软管回绕。在空中加油设备拖曳软管过程中,该装置完成蓄能的动作;两机对接时,该装置提供的恒定力矩可以将两机间多余的软管绕回卷盘;回绕软管时,该装置提供的恒定力矩还能辅助将软管收回。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蓄能装置包括左支架I、右支架9、卷簧5、安装筒7、驱动筒3、半离合器6、钢珠4、螺旋轴2、输出轴8和链轮10,输出轴8与半离合器6通过螺旋轴2连接与传动,半离合器6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钢珠4,驱动筒3内壁上设置有与半离合器6上钢珠4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钢珠槽,半离合器6、螺旋轴2置于驱动筒3内,输出轴8贯穿半离合器6、螺旋轴2、和驱动筒3的中心,输出轴8的左端连接左支架I的中心,输出轴8的右端连接右支架9的中心,左支架I和右支架9的四个支脚上各安装一个安装筒7,卷簧5的一端安装在安装筒7上,另一端反绕安装在驱动筒3上。蓄能装置在结构上设计一个支架式结构使使安装卷簧5的安装筒7和输出力矩的驱动筒3平行,安装筒7、驱动筒3以及输出轴8均用轴承固定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9上,可以自由的旋转。卷簧5 —端用螺钉固定在驱动筒3上,另一端卷绕在安装筒7上,驱动筒3通过螺纹进给式半离合器6与输出轴8连接,输出轴8上安装有链轮10,并通过链传动将恒定的力矩传递给执行机构(卷盘13)。本装置的使用包括蓄能和释放两个状态。蓄能时,外部动力通过输出轴8经半离合器6使驱动筒3顺时针旋转,带动卷簧5从安装筒7绕到驱动筒3上,卷簧5在驱动筒3上反绕完成蓄能动作;释放时,卷簧5在自身弹力作用下绕回安装筒7,并带动驱动筒3逆时针旋转,提供回绕软管14的辅助动力。在蓄能和释放的过程中,卷簧5使整个装置能提供一个恒定的输出力矩。本装置安装在空中加油设备上,通过链条11与卷盘13上的卷盘大链轮12连接。当加油设备放出软管14时,锥管组件16在气动力15的作用下向后进行拖曳并带动卷盘13旋转,卷盘13经链传动带动本装置的链轮10及输出轴8旋转,而输出轴8经半离合器6带动驱动筒3旋转,同时将卷簧5从安装筒7绕到驱动筒3上,完成蓄能动作;当加油机与受油机对接后,受油机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锥管组件16上的气动力15由受油机承担,因此,在本装置的作用下,卷盘13可以将两机间的软管14绕回,从而实现两机间软管14的动态响应;当加油结束需要回绕软管14时,该装置产生的恒定力矩可以辅助将软管14收回加油设备。权利要求1.ー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其特征是,蓄能装置包括左支架(I)、右支架(9)、卷簧(5)、安装筒(7)、驱动筒(3)、半离合器(6)、钢珠(4)、螺旋轴(2)、输出轴⑶和链轮(10),输出轴(8)与半离合器(6)通过螺旋轴(2)连接与传动,半离合器(4)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钢珠(4),驱动筒(3)内壁上设置有与半离合器(6)上钢珠(4)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钢珠槽,半离合器(6)、螺旋轴(2)置于驱动筒(3)内,输出轴(8)贯穿半离合器(4)、螺旋轴(2)、和驱动筒(3)的中心,输出轴(8)的左端连接左支架(I)的中心,输出轴(8)的右端连接右支架(9)的中心,左支架(I)和右支架(9)的四个支脚上各安装ー个安装筒(7),卷簧(5)的一端安装在安装筒(7)上,另一端反绕安装在驱动筒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安装筒(7)和驱动筒(3)处于轴线平行的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用于空中加油设备对软管的拖曳、响应与回绕的一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蓄能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卷簧、安装筒、驱动筒、半离合器、螺旋轴、输出轴和链轮,输出轴与半离合器通过螺旋轴连接,半离合器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钢珠,驱动筒内壁上设置有与半离合器上钢珠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钢珠槽,输出轴贯穿半离合器、螺旋轴、和驱动筒的中心,输出轴的左端连接左支架板的中心,右端连接右支架板的中心,左支架和右支架的四个支脚上各安装一个安装筒,卷簧的一端安装在安装筒上,另一端用螺钉反绕安装在驱动筒上。本技术使空中加油设备的软管始终保持恒定的张力,解决了软管的动态响应问题。文档编号B64D39/00GK202624644SQ201120523260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4日专利技术者喻振华, 周定炜, 谢超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供恒定输出力矩的蓄能装置,其特征是,蓄能装置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9)、卷簧(5)、安装筒(7)、驱动筒(3)、半离合器(6)、钢珠(4)、螺旋轴(2)、输出轴(8)和链轮(10),输出轴(8)与半离合器(6)通过螺旋轴(2)连接与传动,半离合器(4)的外圆周上均匀安装有钢珠(4),驱动筒(3)内壁上设置有与半离合器(6)上钢珠(4)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的钢珠槽,半离合器(6)、螺旋轴(2)置于驱动筒(3)内,输出轴(8)贯穿半离合器(4)、螺旋轴(2)、和驱动筒(3)的中心,输出轴(8)的左端连接左支架(1)的中心,输出轴(8)的右端连接右支架(9)的中心,左支架(1)和右支架(9)的四个支脚上各安装一个安装筒(7),卷簧(5)的一端安装在安装筒(7)上,另一端反绕安装在驱动筒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振华周定炜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