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可多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梁、车座、车把、前叉、传动轮、前轮、后轮、后链轮、链条、左侧脚拐和右侧脚拐,还包括拖拉装置、中轴座、传动中轴、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均为可弯折折叠式连接装置并且均设置有连接锁,当连接锁打开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同时进行折叠,所示后段车梁可向右旋转175度,所述前段车梁同步折叠并且紧靠后段车梁,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可使车把向右旋转180度,折叠后车把上的横把平行于后轮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可向后旋转100度进行折叠,使车座搭在车架尾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进行多重折叠的便携式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代步工具主要以固定式自行车为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便携式折叠自行车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通勤代步或者假日休闲或者郊游运动新的交通工具。现在的折叠自行车大都存在折叠后厚度大,存放体积较大等通病,市场上使用的折叠自行车的结构普遍为单臂弯折,其折叠是通过打开车梁锁将车梁及前轮等向后旋转实现的,折叠后的自行车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不 需要乘骑时却需要人工搬运,较不方便,携带非常不便捷,同时现有的折叠自行车还存在折叠结构较复杂、折叠操作比较麻烦、难以实现快速折叠等缺点。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进行了有益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多重折叠自行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可多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梁、车座、车把、前叉、传动轮、前轮、后轮、后链轮、链条、左侧脚拐和右侧脚拐,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便携式可双重折叠自行车还包括拖拉装置、中轴座、传动中轴、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后轮通过后轮轴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后轮轴安装在车架两侧下方横管末端的凹槽处,在后轮轴的两端各安装有后轮轴帽,所述后链轮与后轮轴固定连接,能够实现同步转动,所述车架前方竖管的上方和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所述车架通过第三连接装置与车座连接,所述车架通过第四连接装置与车梁的一端连接,所述车梁由前段车梁和后段车梁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而成,所述前段车梁的一端焊接有竖管,所述前叉从该前段车梁的竖管的下口插入并从上口伸出,该前段车梁竖管的下口插入前叉的部位安装有前叉轴承,该前段车梁竖管的上口伸出前叉的部位安装有起固定作用的前叉螺帽,所述前叉从车梁竖管上口伸出的一端还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车把连接,所述前叉下部前叉车轮安装处通过前轮轴安装有前轮,所述车架左侧安装有拖拉装置,所述车架的下部的横管和前侧的竖管交接处设置有传动轴安装处和中轴座安装处,所述传动轴安装处安装有传动中轴,所述传动中轴左侧安装有车梯架,所述传动中轴的右侧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轮套和传动轮固定螺丝安装在传动中轴上,所述的车梯架通过传动中轴帽固定在传动中轴上,所述中轴座的一端通过中轴座活接套和中轴座活接套螺丝安装在车架的中轴座安装处,所述中轴座另一端的横向通孔内贯穿安装有中轴,所述中轴与中轴座连接处的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中轴螺母,所述中轴的右端安装有右侧脚拐,所述中轴的左端安装有脚拐活动连接件,所述的脚拐活动连接件与左侧脚拐连接,所述右侧脚拐和左侧脚拐的脚蹬端分别安装有脚蹬;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均为可弯折折叠式连接装置并且均设置有连接锁,当连接锁打开时,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同时进行折叠,所示后段车梁可向右旋转175度,所述前段车梁同步折叠并且紧靠后段车梁,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可使车把向右旋转180度,折叠后车把上的横把平行于后轮所在的平面,所述第三连接装置可向后旋转100度进行折叠,使车座搭在车架尾端;优选地,所述车把呈“T”字形,所述前段车梁的长度小于后段车梁的长度,以便能更加好的完成折叠,使前段车梁在折叠后更加紧凑的贴在后段车梁上;优选地,所述拖拉装置包括拖拉架、拖拉尾、拖拉尾轮、拖拉杆、拖拉从动杆,所述拖拉架的呈长方形,所述拖拉架的上端通过拖拉架锁固定在车架上,所述拖拉架的下方的端面放置在车架左下部横管对应位置所扣接的平面卡块上,所述拖拉尾的一端两侧通过连接销安装在拖拉架的下部,所述拖拉尾的另一端两侧的突出弯杆上各设置一个拖拉尾轮,·所述拖拉尾可以围绕连接销向下旋转180度,所述拖拉杆和拖拉从动杆套装在拖拉架中,所述拖拉杆上设置有拖拉把手;优选地,所述的右侧脚拐的上端安装有右脚拐齿轮,所述传动轮包括传动大齿轮和传动小齿轮,所述右脚拐齿轮与传动轮中的传动小齿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传动轮中的传动轮大齿轮与后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车架与中轴座的接触面为斜面,所述的中轴座可相对于车架向上旋转73度紧靠车架,由于其接触面为中轴座连接处斜向上的一个斜面,因而中轴座只能向上折叠,而不能向下活动,保证了骑乘的顺利;优选地,所述脚拐活动连接件固定插接在中轴的左端,所述脚拐活动连接件的两个相对侧面的通孔通过左侧脚拐固定螺丝与左侧脚拐分叉端可旋转连接,所述脚拐活动连接件的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脚拐活接紧套,所述左侧脚拐的分叉端设置有与脚拐活接紧套相配合进行锁定的左侧脚拐锁销,所述左侧脚拐锁销上套装有左侧脚拐锁定弹簧,通过对左侧脚拐锁销的操作,可以实现左侧脚拐相对于脚拐活动连接件旋转180度,并进行锁定;优选地,所述车梯架的下端连接有车梯,所述车梯可围绕车梯架和车梯的连接部位向后进行旋转,在车梯和车梯架的连接部位前端设置有防止车梯向前旋转的止推块;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四个连接装置中的其中一个或者部分或者全部连接装置为卡扣连接装置或者是快接爪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的安装处还设置有活页和保护锁;优选地,所述的快接爪连接装置包括快接公端、快接母端、快接爪座、快接爪、快接杆、快接回位弹簧和快接杆锁紧帽,所述的快接爪座、快接爪、快接杆、快接锁紧弹簧和快接杆锁紧帽构成快接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快接快接杆锁紧帽安装在快接杆的一端,所述的快接杆锁紧帽的一端面为弧形,所述快接爪有三个,三个所述快接爪安装在快接爪座相应的凹槽内,所述快接爪与快接爪座通过销子连接,并且快接爪能够通过销子进行转动,所述快接杆贯通快接爪座的中心孔,所述快接锁紧弹簧套装在快接杆上并且位于快接爪座和快接之间;优选地,所述快接锁紧装置安装在快接公端,锁紧时,弹簧处于伸展状态,所述快接杆锁紧帽顶住快接爪,使快接爪卡在快接母端内部的环形凹槽内,当拉动快接杆时,快接杆向上移动,快接杆上的凸环带动快接爪转动,使快接爪与快接母端内部的环形凹槽脱离,从而实现快接公端和快接母端的脱离。另外,使用快接爪连接装置时,还可以在安装有快接杆的一端设置电磁阀,以实现电动控制,在车架内后车轮的上方可以安装小型电瓶,通过电路改造,可以将该折叠自行车改装成可折叠电动自行车,为了连接方便,还可以在拖拉架的部位安装行李包,当车辆折叠后,可以将自行车包在行李包里,以实现箱式拖拉。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多个连接装置,本技术自行车的车把、车座、车梁以及脚拐可以实现多重折叠,形成全折叠状态,采用快接爪装置后,使得折叠更加迅速便捷,同时由于采用了拖拉装置,当自行车折叠起来并松展开拖拉架后,形成拉杆箱式移动状态,可以利用拖拉尾轮来实行自行车的拖行,使自行车更加时尚美观,并且携带方便,利于长途出行。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折叠自行车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折叠自行车实施例的正面图;图3为本技术折叠自行车实施例折叠状态正面图;图4为本技术折叠自行车实施例折叠状态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折叠自行车实施例折叠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可多重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梁、车座、车把、前叉、传动轮、前轮、后轮、后链轮、链条、左侧脚拐和右侧脚拐,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可双重折叠自行车还包括拖拉装置、中轴座、传动中轴、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其中,所述后轮通过后轮轴安装在车架上,所述后轮轴安装在车架两侧下方横管末端的凹槽处,在后轮轴的两端各安装有后轮轴帽,所述后链轮与后轮轴固定连接,能够实现同步转动,所述车架前方竖管的上方和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三连接装置和第四连接装置,所述车架通过第三连接装置与车座连接,所述车架通过第四连接装置与车梁的一端连接,所述车梁由前段车梁和后段车梁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而成,所述前段车梁的一端焊接有竖管,所述前叉从该前段车梁的竖管的下口插入并从上口伸出,该前段车梁竖管的下口插入前叉的部位安装有前叉轴承,该前段车梁竖管的上口伸出前叉的部位安装有起固定作用的前叉螺帽,所述前叉从车梁竖管上口伸出的一端还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车把连接,所述前叉下部前叉车轮安装处通过前轮轴安装有前轮,所述车架左侧安装有拖拉装置,所述车架的下部的横管和前侧的竖管交接处设置有传动轴安装处和中轴座安装处,所述传动轴安装处安装有传动中轴,所述传动中轴左侧安装有车梯架,所述传动中轴的右侧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轮套和传动轮固定螺丝安装在传动中轴上,所述的车梯架通过传动中轴帽固定在传动中轴上,所述中轴座的一端通过中轴座活接套和中轴座活接套螺丝安 装在车架的中轴座安装处,所述中轴座另一端的横向通孔内贯穿安装有中轴,所述中轴与中轴座连接处的左右两端各安装一个中轴螺母,所述中轴的右端安装有右侧脚拐,所述中轴的左端安装有脚拐活动连接件,所述的脚拐活动连接件与左侧脚拐连接,所述右侧脚拐和左侧脚拐的脚蹬端分别安装有脚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甘国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