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弯成型机组,是一种冷弯成型机组的双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板、支撑底板的支架和双动冲型装置,所述双动冲型装置包括静模、相对设置的上、下动压模、若干导柱和上、下驱动油缸,下动压模穿装在静模上的开口槽内且沿开口槽上下移动;上动压模穿装在静模上的导柱上;上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上动压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下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与下动压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还包括若干复位弹簧和间隙调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冲压装置中的静模和上动压模作为支撑主体,上下驱动油缸分别与相对固定在静模和上动压模,通过上下驱动油缸驱动上、下动压板完成压型工作,代替了现有设备中的框架和立柱,结构简单轻巧、体积小、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弯成型机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弯成型机组的 冲压装置。
技术介绍
钢板冷弯压型机组的除了设有压型工序和切断工序以外,还有设有冲型工 序,现有用于冲型工序的装置多采用框架结构固定在冷弯压型机组上,该框架 结构一般包括四根立柱和上下框架板。这种框架结构,结构复杂,外型体积大, 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冷弯成型机组的双动冲压装置结 构复杂,外型体积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冷弯成型机 组的双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板、支撑底板的支架和双动冲型装置,所述双动冲 型装置包括静模、相对设置的上、下动压模、若干导柱和上、下驱动油缸,所述静模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底板及静模上分别设有与下动压模横截面 形状大小适配的纵向开口槽,所述下动压模穿装在所述开口槽内且沿开口槽上 下移动,所述上动压模设置在静模的上方;所述上动压模上分别设有若干导柱 穿装通孔,所述导柱固定在静模上,上动压模穿装在导柱上且沿导柱上下移动; 所述上驱动油缸的缸体与导柱固定连接,上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上动压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驱动油缸的缸体与底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下驱动油 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底板上的开口槽与下动压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还包括若干复位弹簧,所述上动压模上的导柱穿 装孔朝向静模的一端分别设有沉孔,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套装在导柱上且复位弹 簧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动压模上的沉孔的底面及静模的上表面抵接。进一步地,所述静模上设有若干导柱穿装孔,所述静模上的导柱穿装孔朝 向上动压模的一端分别设有沉 L,导柱的下端分别插装在静模上的导柱穿装孔 内,复位弹簧分别套装在导柱上且复位弹簧的下表面分别与上动压模上的沉孔 的底面及静模上的导柱穿装孔的沉孔的底面抵接。本技术还包括左右调节装置,所述左右调节装置分别包括导向楔板、 若干顶调螺栓和若干拉调螺栓,所述导向楔板上设有若干拉调螺栓螺纹通孔, 导向楔板设置在静模上的开口槽内且分别与下动压模的两个侧面抵接;所述静 模上的侧面分别设有若干拉调螺栓穿装通孔和若干顶调螺栓穿装螺纹通孔;所 述拉调螺栓分别穿过静模侧面上的通孔与导向楔板螺纹连接,所述顶调螺栓旋 装在静模侧面上的螺纹通孔内且与导向楔板的外侧面抵接。再进一步,所述静模由平行设置的前、后静模板组成。本技术,利用冲压装置中的静模和上动压模作为支撑主体,上下驱动 油缸分别相对固定在静模和上动压模上,通过上下驱动油缸驱动上、下动压板 相向运动完成压型工作,代替了现有设备中的框架和立柱,结构简单轻巧、体 积小、制造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1、支撑底板1的支架2和双动冲型装 置,支架2与底板1螺纹固定,所述双动冲型装置包括静模,相对设置的上、 下动压模3、 4,四根导柱5和上、下驱动油缸7、 9。欲冲压的型板100放置 在上、下动压模3、 4之间;所述静模由平行设置的前、后静模板ll、 12组成, 前、后静模板11、 12分别固定在底板1的上表面上;所述底板1上设有与下 动压模4的横截面形状大小适配的纵向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前、后静模板11、 12所夹空腔相对,所述下动压模4设置在前、后静模板ll、 12之间且沿前、 后静模板ll、 12所夹空腔上下移动,所述上动压模3设置在前、后静模板ll、 12的上方;所述上动压模3和前、后静模板11、 12上分别设有四根导柱穿装通孔, 所述导柱5分别插装在前、后静模板ll、 12上的导柱穿装通孔内,上动压模3 穿装在导柱5上且沿导柱5上下移动;为了固定上、下驱动油缸7、 9,本技术还包括上、下油缸连接板6, 上、下油缸连接板6上分别设有四个通孔,导柱5的上部为台阶轴,且台阶轴 的上端设有螺纹,上油缸连接板6套装在导柱5上且上油缸连接板6的下表面 与导柱5上部的台阶面靠接。上驱动油缸7的缸体固定在上油缸连接板6的上 表面,在上动压模3的上表面还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与上动压模3的上表 面螺纹连接,上驱动油缸7的活塞杆端向下穿过上油缸连接板6与上动压模3 上的连接板8通过轴销71铰接。下油缸连接板6通过四根螺柱10与底板1固定连接,下驱动油缸9的缸体固定在下油缸连接板6的下表面,下驱动油缸9 的活塞杆向上穿过下油缸连接板6与下动压模4通过销30轴连接。为了解决上动压模3的复位问题,本技术还包括四个复位弹簧2,上 动压模3和前、后静模板ll、 12上的导柱穿装通孔,在彼此相对端分别设有 沉孔,所述复位弹簧2分别套装在导柱5上且复位弹簧3的上下表面分别与上、 下动压模3、 4上的沉孔的底面抵接。当上、下驱动油'缸7、 9相向运动时,夹 在上动压模3和前、后静模板ll、 12之间的复位弹簧2被压缩,冲型完成后, 复位弹簧2释能,将上动压模3向上推起,使上动压模3回到原来的位置。进一步地,本技术还包括左右调节装置,所述左右调节装置分别包括 导向楔板20、若干顶调螺栓22和若干拉调螺栓23,所述导向楔板20上设有 若干拉调螺栓螺纹孔,导向楔板20分别设置在静模上的开口槽内且分别与下 动压模4的两个侧面抵接;所述静模的左右侧面上分别设有若干拉调螺栓穿装 通孔和若干顶调螺栓穿装螺纹通孔;所述拉调螺栓23分别穿过静模左右侧面 上的通孔与导向楔板20螺纹连接,顶调螺栓22旋装在静模左右侧面上的螺纹 通孔内且与导向楔板20的外侧面抵接。本技术的左右调节装置也可以设置在前、后静模板11、 12左、右任 一侧,而在其相对侧设置固定挡板。同样可以实现下动压板4的左右调整。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 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 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弯成型机组的双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板、支撑底板的支架和双动冲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冲型装置包括: 静模,所述静模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 相对设置的上、下动压模,所述底板及静模上分别设有与下动压模横截面形状大小适配的的纵向 开口槽,所述下动压模穿装在所述开口槽内且沿开口槽上下移动,所述上动压模设置在静模的上方; 若干导柱,所述上动压模上分别设有若干导柱穿装通孔,所述导柱固定在静模上,上动压模穿装在导柱上且沿导柱上下移动; 上、下驱动油缸,所述上驱动 油缸的缸体与导柱固定连接,上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上动压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驱动油缸的缸体与底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下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底板上的开口槽与下动压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弯成型机组的双动冲压装置,包括底板、支撑底板的支架和双动冲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动冲型装置包括静模,所述静模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相对设置的上、下动压模,所述底板及静模上分别设有与下动压模横截面形状大小适配的的纵向开口槽,所述下动压模穿装在所述开口槽内且沿开口槽上下移动,所述上动压模设置在静模的上方;若干导柱,所述上动压模上分别设有若干导柱穿装通孔,所述导柱固定在静模上,上动压模穿装在导柱上且沿导柱上下移动;上、下驱动油缸,所述上驱动油缸的缸体与导柱固定连接,上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上动压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驱动油缸的缸体与底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下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端部穿过底板上的开口槽与下动压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弯成型机组的双动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若干复位弹簧,所述上动压模上的导柱穿装孔朝向静模的一端分别设有沉 孔,所述复位弹簧分别套装在导柱上且复位弹簧的上下表面分别与动压模上的 沉孔的底面及静模的上表面抵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约德,
申请(专利权)人:季约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