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光伏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813181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27
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光伏器件。所述光学组件包括:基底;抗反射膜,覆盖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抗反射膜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基底上的纳米棒,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有台阶结构。一种光伏器件,包括:所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中的基底为透明基底;太阳能电池,位于所述透明基底未设置抗反射膜的一侧。相应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多个纳米棒;在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台阶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抗反射膜的减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光伏器件
技术介绍
光在传播时,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通常会有一部分改变传播方向而返回原来介质中。这被称为光的反射。通常,不同介质之间折射率的差异越大,光在该分界面处的反射将越强。飞蛾的复眼可以被看作是由六角形纳米结构突起有序排列而成的阵列结构。这个阵列被认为是角膜表面的同质透明层,每一个纳米结构突起相当于一个减反射单元。这样的结构使得飞蛾的复眼具有低反光性,使其看起来异常黑。因此,即使飞蛾在夜间飞行也不易被察觉。这样的效应被称为蛾眼效应。在光学领域中,基于蛾眼效应的抗反射技术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下面结合蛾眼结构的不同光学模型,对蛾眼结构抗反射作用的原理进行说明。参考图1,示出了一种蛾眼结构模型的等效示意图。根据绕射理论,当蛾眼结构I的表面具有微突起的结构变化时(即蛾眼结构I中的小台阶高度差接近或小于光波长时), 这种微突起的结构变化将引起材料折射率的微变化,会形成自空气至蛾眼结构I折射率nl、n2、n3、n4依次增大的趋势,从而减少光的反射。参考图2,示出了另一种蛾眼结构模型的等效示意图。当参考图I中的微突起尺寸进一步减小,微突起密度进一步增多,其结构从总体上看就越来越接近于蛾眼结构2的连续变化斜面。这将引起于蛾眼结构2的折射率沿深度方向从nl至n4呈连续变化,从而进一步减小折射率急剧变化所造成的反射现象。基于所述蛾眼效应,现有技术中发展了各种仿生光学材料,以起到减少光反射的作用。氧化锌(ZnO)纳米棒为模拟蛾眼效应实现抗反射的光学材料之一。参考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具有抗反射膜的玻璃结构的示意图。所述玻璃结构包括玻璃板10,形成于玻璃板10上的抗反射膜11,所述抗反射膜11包括氧化锌纳米棒12阵列。所述氧化锌纳米棒12垂直于所述玻璃板10排列,不同的氧化锌纳米棒12具有不同的高度。氧化锌纳米棒12之间的高度差dl,氧化锌纳米棒12在玻璃板10上的高度d2不相同,形成类似于图I所示蛾眼模型的凸起状微结构,可以起抗反射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所述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形成的抗反射膜抗反射效果不够良好,如何提高抗反射膜的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抗反射膜的减反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组件,包括基底;抗反射膜,覆盖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抗反射膜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基底上的纳米棒,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有台阶结构。可选地,所述纳米棒为氧化锌纳米棒、二氧化钛纳米棒或氧化铟锡纳米棒。可选地,所述端面形成有凹陷,所述台阶结构由所述凹陷形成。可选地,所述纳米棒为具有六角棱柱晶体结构的氧化锌纳米棒,所述凹陷由(001)晶面刻蚀而成。可选地,所述凹陷的深度为形成所述凹陷的纳米棒长度的O. Γ0. 9倍。可选地,所述基底的材料为玻璃、金属或塑料。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器件,包括所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中的基底为透明基底;太阳能电池,位于所述透明基底未设置抗反射膜的一侧。可选地,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为有机玻璃或塑料。 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学组件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在所述基底上形成多个纳米棒;在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台阶结构。可选地,在提供基底之后,形成纳米棒之前还包括清洗所述基底。可选地,所述基底为玻璃,所述清洗所述基底的步骤包括依次通过丙酮、异丙醇和去离子水对所述基底进行超声波震荡清洗;通过氢氟酸或硝酸溶液对所述基底进行粗糙化处理。可选地,所述纳米棒为氧化锌纳米棒,形成纳米棒的步骤包括将醋酸锌和单乙醇胺溶解于乙醇,形成涂膜溶液;将所述涂膜溶液通过旋涂的方式涂覆在基底上;对所述基底进行加热,使所述涂膜溶液分解,在所述基底上形成氧化锌晶种;将六水合硝酸锌和环六亚甲基四胺溶液混合,形成生长溶液;将形成有氧化锌晶种的基底放置于所述生长溶液中,以在所述晶种所在位置处生长氧化锌纳米棒。可选地,形成氧化锌晶种的步骤包括大气压下,对所述基底加热至30(T40(TC,以所述温度对基底加热持续O. 5^2小时,以使所述涂膜溶液分解。可选地,生长氧化锌纳米棒的步骤包括将形成有氧化锌晶种的基底放置于温度为8(T95°C的所述生长溶液中,持续12(Γ300分钟,以形成氧化锌纳米棒。可选地,在形成纳米棒之后,形成台阶结构之前,还包括通过去离子水清洗所述纳米棒,以去除残余溶液;清洗之后,将形成有纳米棒的基底晾干。可选地,在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台阶结构的步骤包括将形成有纳米棒的基底放置在刻蚀溶液中,通过所述刻蚀溶液在所述纳米棒与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上刻蚀出台阶结构。可选地,所述纳米棒为氧化锌纳米棒;在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台阶结构的步骤包括通过酸性或碱性溶液刻蚀氧化锌纳米棒的(001)晶面,在所述端面形成凹陷,以形成由所述凹陷形成的台阶结构。可选地,通过酸性或碱性溶液刻蚀纳米棒的(001)晶面的步骤包括在温度为2(T85°C的条件下,将氧化锌纳米棒放置于盐酸溶液中持续5飞O分钟,所述盐酸的浓度位于O. οοΓο. I摩尔/升范围内。可选地,通过酸性或碱性溶液刻蚀纳米棒的(001)晶面的步骤包括在温度为20^850C的条件下,将氧化锌纳米棒放置氢氧化钾溶液中持续5飞O分钟,所述氢氧化钾的浓度位于O. ΟΟΓΟ. I摩尔/升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光学组件中,所述抗反射膜中纳米棒和基底、纳米棒与纳米棒之间形成凸起微结构之外,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还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等效为蛾眼结构的凸起状微结构,可以使抗反射膜从空气至基底的折射率变化更加缓和,从而可以提高抗反射膜的减反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一种蛾眼结构模型的等效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另一种蛾眼结构|旲型的等效不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具有抗反射膜的玻璃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光学组件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光学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光学组件制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所示步骤S2 —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8至图10是本专利技术光学组件制造方法一实施例形成的抗反射膜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其次,本专利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反射膜,覆盖于基底上,所述抗反射膜为纳米棒阵列结构,包括多个与所述基底垂直的纳米棒,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有台阶结构。本专利技术抗反射膜中纳米棒和基底、纳米棒与纳米棒之间形成凸起微结构之外,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还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等效为蛾眼结构的凸起状微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可以使抗反射膜从空气至基底的折射率变化更加缓和,从而可以提高抗反射膜的减反效果。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参考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光学组件一实施例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抗反射膜,覆盖于所述基底上,所述抗反射膜包括多个位于所述基底上的纳米棒,所述纳米棒与所述基底不相接触的端面形成有台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鋆鑫王正佳陈捷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