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假栅移除后的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3170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晶硅假栅移除后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晶圆表面形成多晶硅假栅结构;确定晶圆质量的量测目标及误差范围;去除多晶硅假栅之后,使用质量量测设备测量晶圆的质量,判断多晶硅假栅是否完全移除。依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量测方法,可以不需要特定测试结构而快速准确对晶圆整片测量,从而有效监控判断多晶硅假栅是否彻底移除,同时该量测方法反馈结果直观、快速、准确,对晶圆不会带来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高K/金属栅工程在45纳米技术节点上的成功应用,使其成为亚30纳米以下技术节点不可缺少的关键模块化工程。目前只有坚持高K/后金属栅(gate last)路线的英特尔公司在45纳米和32纳米量产上取得了成功。近年来紧随IBM产业联盟的三星、台积电、英飞凌等业界巨头也将之前开发的重点由高K/先金属栅(gate first)转向gate last工程。Gate last工程中,在完成离子高温退火后,需要把多晶栅挖掉,而后在填充进金属栅电极,流程详见图I。如图1A,衬底I上依次形成绝缘层2、多晶硅假栅极3、栅极侧壁4、层间介质层(ILD)5。如图1B,去除多晶硅假栅极3,形成栅极开口 6,然后填充金属栅电极材料。多晶栅侧壁4为氧化硅或氮化硅材料的侧墙(spacer),多晶栅下面的绝缘层2是淀积好的闻K或是氧化娃或是氮氧化娃材料。目如,工业界有二条工艺路线来完成多晶假栅的去除工作,分别是干法刻蚀,湿法刻蚀,以及干法-湿法混合刻蚀;从实验及报道的结果看,更倾向于后两种方法。多晶假栅3去除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控手段来判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假栅移除后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晶圆表面形成多晶硅假栅结构;确定晶圆质量的量测目标及误差范围;去除多晶硅假栅之后,使用质量量测设备测量晶圆的质量,判断多晶硅假栅是否完全移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假栅移除后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晶圆表面形成多晶硅假栅结构; 确定晶圆质量的量测目标及误差范围; 去除多晶硅假栅之后,使用质量量测设备测量晶圆的质量,判断多晶硅假栅是否完全移除。2.一种多晶硅假栅移除后的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晶圆表面形成多晶硅假栅结构; 确定晶圆质量差的量测目标及误差范围; 使用质量量测设备测量晶圆的质量,确定晶圆质量前值; 去除多晶硅假栅之后,使用质量量测设备测量晶圆的质量以确定晶圆质量后值,判断多晶娃是否完全移除。3.如权利要求I或2的方法,其中,多晶硅假栅下方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为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赵超李俊峰闫江陈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