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拉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148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拉伸模具,它包括凸模、凸模定位板和凹模定位板,其中凸模定位板上具有与凸模轮廓一致并可供凸模通过的开口,而凹模定位板上具有同凸模形状匹配的凹模型腔;且凸模定位板和凹模定位板上设有若干相对的销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单,制作周期短,尤其是其包括切割和定位销装配在内的整个制作过程只要不到一个小时就可完成,相比目前普通的成型模具,成本低,见效快,要更改设计也很方便,适宜制作样品或小批量生产,还可以为制作批量生产的模具提供借鉴,实用性较高。(*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简易拉伸模具
技术介绍
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经常碰到带有拉伸成型的冲压件,要制作就要做 成型模具,这样一来至少要一周以上的制作周期,不但成本髙,而且做好的 成型模具要更改设计也很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周期短、制作简单、成本较低的简易 拉伸模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拉伸模具,它包括凸模、凸模定位 板和凹模定位板,其中凸模定位板上具有与凸模轮廓一致并可供凸模通过的 开口,而凹模定位板上具有同凸模形状匹配的凹模型腔;且凸模定位板和凹 模定位板上设有若干相对的销接孔。本技术中所述凸模、凸模定位板和凹模定位板的具体制作如下首 先根据零件拉伸的深度选用相应厚度的普通钢板,然后用激光切割割出凸模 的轮廓、凸模定位板上的开口和凹模定位板上的凹模型腔;最后在凸模定位 板和凹模定位板上打出若干相对的销接孔,用于穿接定位销来导向和定位。 当然销接孔的位置需要根据零件的具体形状而定,主要是必须保证在销接孔 内穿接定位销后零件能够被卡固,不移动。并且本技术通常在凹模定位 板上预先装配定位销,待零件放置在凹模定位板上并被定位销卡固后,再将 凸模定位板合上,使其上的销接孔一一对应套接在下面的定位销上。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备好两块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它们 均可选用平的钢板(钢板的厚度尺寸大于拉深零件即可)然后把零件放在 本技术的凸模定位板和凹模定位板之间,合上凸模定位板和凹模定位 板,由于两者通过定位销连接,因此能够有效的对零件进行卡固定位。最后 把夹有零件的本技术放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并且保证凸模位于凸模 定位板上的开口内,用油压机或折弯机把凸模从凸模定位板上的开口中压 下,直至压入凹模定位板上的凹模型腔内,也即模具压到位后,零件的拉伸 成型就好了。本技术简易拉伸模具可进一步包含一块髙度调节板,该髙度调节板 的轮廓与凹模型腔一致且位于该凹模型腔内。所述髙度调节板的作用即在压 模过程中,减小模具压到位时凸模进入凹模型腔内的深度,进而控制最终零 件的尺寸,主要是用来获得比预订尺寸小的零件。本技术优点是1.本技术简易拉伸模具制作简单,制作周期短,尤其是其包括切 割和定位销装配在内的整个制作过程只要不到一个小时就可完成,相比目前 普通的成型模具,成本低,见效快,要更改设计也很方便,适宜制作样品或 小批量生产,还可以为制作批量生产的模具提供借鉴,实用性较髙。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剖视图; 图3为加工前零件的主视图4为加工前零件由定位销卡固定位的示意图5为加工后零件的主视图6为加工后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凸模;2、凸模定位板;21、开口; 22、销接孔;3、凹模定 位板31、凹模型腔;32、销接孔;4、高度调节板5、上模座;6、下模 座;7、定位销;8、加工前零件;9、加工后零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简易拉伸模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它包括凸模1、凸模定位板2、凹模定位板3和髙度调节板4,其中凸模定 位板2上具有与凸模1轮廓一致并可供凸模1通过的开口 21,而凹模定位 板3上具有同凸模1形状匹配的凹模型腔31;且凸模定位板2的四个角上 打有四个销接孔22,而凹模定位板3上也打有四个销接孔32,这四个销接 孔32与凸模定位板2上的销接孔22位置一一相对。下面结合图2—图6对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备好两块模座上模座5和下模座6,它们均 选用平的钢板(钢板的厚度尺寸大于拉深零件即可);同时在凹模定位板3上预先装配定位销7,然后把如图3所示的加工前零件8放在凹模定位板3 上,使定位销7对加工前零件8进行卡固定位(如图4所示),再合上凸模 定位板2,使其上的销接孔22 —一对应套接在下面的定位销7上。最后把 夹有加工前零件8的本实施例放在上模座5和下模座6之间,并且保证凸模 1位于凸模定位板2上的开口 21内,用油压机或折弯机把凸模1从凸模定 位板2上的开口 21中压下,直至压入凹模定位板3上的凹模型腔31内,也 即模具压到位后,零件的拉伸成型就好了。加工后零件9如图5、图6所示。再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髙度调节板4的轮廓与凹模型腔31 — 致且位于该凹模型腔31内,该髙度调节板4的作用即在压模过程中,减小 模具压到位时凸模1进入凹模型腔31内的深度,进而控制最终零件的尺寸, 主要是用来获得比预订尺寸小的零件。当然如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凸模、凸模定位板上的开口和凹模定位 板上的凹模型腔的结构形式只是针对加工如图5、图6中所示的这种零件而 专门制作的,它们不能用来限定本技术简易拉伸模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简易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凸模(1)、凸模定位板(2)和凹模定位板(3),其中凸模定位板(2)上具有与凸模(1)轮廓一致并可供凸模(1)通过的开口(21),而凹模定位板(3)上具有同凸模(1)形状匹配的凹模型腔(31);且凸模定位板(2)和凹模定位板(3)上设有若干相对的销接孔(22、32)。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简易拉伸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凸模(1)、凸模定位板(2)和凹模定位板(3),其中凸模定位板(2)上具有与凸模(1)轮廓一致并可供凸模(1)通过的开口(21),而凹模定位板(3)上具有同凸模(1)形状匹配的凹模型腔(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钰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乐开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