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96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其改进在于,上模由上模座、卸料板、气阀和冲公四部分组成,上模座位于卸料板上面,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气阀来调整,冲公与上模座下端固定,卸料板上设置有与冲公配合的通孔;下模包括凹模,凹模模腔内设置有与冲公相对应的内顶,内顶可在模腔内纵向移动,内顶下端与传力板连接,传力板下端与脱模气缸的伸缩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材料进行拉深可以一次成形完成,并且产品的品质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装置,特别是一种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五金件产品上经常会有一些需要拉深的产品结构,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开发几个工程模具或连续模内的几个工序位使材料一步一步地发生变化,慢慢地使材料凸起达到产品结构的要求。但是,使用该模具装置,不仅生产成本高、工序多、生产复杂且不易保证产品品质,例如易使产品凸起位破裂起皱,凸起位大小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发生的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通过该装置对材料进行拉深可以一次成形完成,并且产品的品质好。本技术结构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其改进在于,上模由上模座、卸料板、气阀和冲公四部分组成,上模座位于卸料板上面,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气阀来调整,冲公与上模座下端固定,卸料板上设置有与冲公配合的通孔;下模包括凹模,凹模模腔内设置有与冲公相对应的内顶,内顶可在模腔内纵向移动,内顶下端与传力板连接,传力板下端与脱模气缸的伸缩轴连接;上述结构中,气阀与上模座固定,从气阀下端伸出一根伸缩轴,伸缩轴与卸料板通过螺丝固定;上述结构中,冲公下端部工作部直径比腰部直径大0.1-0.4mm。综上所述,本技术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采用上述结构,气阀和脱模气缸产生强大的压料力,使得上模和下模之间的材料在冲公的压力下,沿着凹模的模腔慢慢向下凸起,进而形成产品上需要的高凸拉深形状。采用该装置对材料进行拉深可以一次成形完成,在拉深的过程中,材料能沿着冲公与凹模模腔之间的空隙均匀流动,这样也保障了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是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闭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包括上模座3、卸料板4、气阀5和冲公6,上模座3位于卸料板4上面,气阀5与上模座3固定,从气阀下端伸出一根伸缩轴12,伸缩轴12与卸料板4通过螺丝13固定,冲公6与上模座3下端固定,卸料板4上设置有与冲公配合的通孔,当伸缩轴12缩进气阀5内时,气阀会带动上模座向卸料板靠近,卸料板与上模座之间的距离会减小,冲公便会通过通孔凸出于卸料板的下面;下模2包括凹模7、内顶8、传力板9和脱模气缸10,凹模7上设置有与冲公6配合的模腔,内顶8位于凹模7的模腔里,内顶8下端与传力板9连接,内顶在冲公和传力板的作用下可在模腔内纵向移动,传力板下端与脱模气缸10的伸缩轴14连接,脱模气缸10的用量能产生强大的作用力。如图2所示,对上模和下模之间固定的材料11进行拉深加工时,当气阀5的伸缩轴12缩进气阀内时,气阀会带动上模座向卸料板靠近,卸料板4与上模座3之间的距离会减小,冲公6便会通过通孔凸出于卸料板的下面,当卸料板4与上模座3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冲公开始顶着材料向下冲入凹模的模腔内,同时模腔内的内顶也向上顶着材料,内顶8、材料11与冲公6一起向下行,脱模气缸的伸缩轴14也会缩入脱模气缸里,在这一过程中,材料在冲公和内顶的共同压力下,沿着凹模的模腔慢慢向下凸起,并且,通过调整气阀和脱模气缸,控制冲公6与内顶8对材料11的压力,可以使材料沿着冲公与凹模模腔之间的空隙均匀流动,进而形成了产品上需要的高凸拉深形状。如图2所示,冲公6的下端部工作部602直径比腰部601直径大-->0.15mm,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冲公能承受非常大的来自下模脱模气缸产生的作用力,同时也使得冲公在对材料的工作过程中,迅速散发材料因变形产生的热量及减小材料对冲公的磨擦,使冲公不会容易疲劳而损坏,也使得材料沿着冲公与凹模模腔之间的空隙均匀流动,保证了质量。拉深完成后,脱模气缸10的伸缩轴14开始伸出,内顶同上模一起往上提升,材料开始从凹模模腔内脱出,当材料完全从凹模模腔内脱出时,上模的气阀5开始充气工作,伸缩轴12伸出气阀,气阀带动上模座远离卸料板,卸料板与上模座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促使卸料板向下推动材料脱离冲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其特征是:上模由上模座、卸料板、气阀和冲公四部分组成,上模座位于卸料板上面,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气阀来调整,冲公与上模座下端固定,卸料板上设置有与冲公配合的通孔;下模包括凹模,凹模模腔内设置有与冲公相对应的内顶,内顶可在模腔内纵向移动,内顶下端与传力板连接,传力板下端与脱模气缸的伸缩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深结构一次成形装置,它包括上模和下模两部分,其特征是:上模由上模座、卸料板、气阀和冲公四部分组成,上模座位于卸料板上面,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气阀来调整,冲公与上模座下端固定,卸料板上设置有与冲公配合的通孔;下模包括凹模,凹模模腔内设置有与冲公相对应的内顶,内顶可在模腔内纵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群慧张福生杨灿元谢茂春
申请(专利权)人:亿和精密金属制品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