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兰边凹模的深拉深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472 阅读:4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法兰边凹模的深拉深模具。即拉深模具中的凹模圆角半径等于凹模边缘至模腔径向长度并沿周过渡。上模板下端装有凸模,凸模装在凸模固定板和压料圈孔中,凸模固定板与上模板采用螺纹联接。上模板上开有三个以上的有台阶通孔,通孔中均装有退料螺钉,露出在上模板下端面的退料螺钉上依次装在弹簧中,退料螺钉端部与压料圈螺纹连接,下模板上端面中心装有无法兰边凹模,无法兰边凹模中心装有凹模垫块,顶件弹簧顶在凹模垫块下端面上。该模具能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与锥面凹模和锥面刚性压边圈模具、凹模上平面打密集的工艺小盲孔的拉深模具相比,提高拉深件的极限拉深高度并不发生破裂,能一次拉深替代多次拉深,降低成本和能量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板料成形的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无法兰边凹模的深拉深模具
技术介绍
采用改进钢制模具的工艺结构,避免或有效抑制板材成形中起皱和破裂,提高板材成形极限能力的新技术研发,一直是国内外板料冲压领域中的热点课题。目前已有如下改进的钢制模具结构:①凹模上平面上打密集的工艺小盲孔拉深模具,利用这些工艺小盲孔存贮润滑油并在拉深时减少与坯料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拉应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板材成形中破裂,提高了板材成形极限能力,但这种工艺结构加工费时,成本高,难以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开来。②锥面凹模和锥面刚性压边圈模具,将凹模与坯料接触的面和压边圈与坯料接触的面加工成锥面进行拉深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极限拉深高度而不发生拉裂和起皱,但只是对于板料比较厚(或相对厚度较大),且拉深具有较大内圆角半径拉深件时才有一定的效果,使用场合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法兰边凹模的深拉深模具,能极大地提高拉深件的极限拉深高度并且不发生拉裂,或者起皱控制在合格产品要求之内的工艺方法及模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其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法兰边凹模的深拉深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法兰边凹模的深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其中: 1)上模总成:包括上模板(1)、导套(2)、凸模固定板(3)退料螺钉(4)、弹簧(5)、凸模(6)和压料圈(7);上模板(1)下端面中心装有开出气孔的凸模(6),凸模(6)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凸模固定板(3)孔和压料圈(7)孔中,并与凸模固定板(3)孔和压料圈(7)孔形成滑动配合,凸模固定板(3)与上模板(1)采用螺纹联接,凸模(6)外面的上模板(1)和凸模固定板(3)上开有三个以上的通孔,每个通孔中均装有退料螺钉(4),露出在上模板(1)下端面的退料螺钉(4)上依次套装在弹簧(5)、凸模固定板(3)和压料圈(7)孔中,退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法兰边凹模的深拉深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总成和下模总成,其中:1)上模总成:包括上模板(1)、导套(2)、凸模固定板(3)退料螺钉(4)、弹簧(5)、凸模(6)和压料圈(7);上模板(1)下端面中心装有开出气孔的凸模(6),凸模(6)从上至下依次套装在凸模固定板(3)孔和压料圈(7)孔中,并与凸模固定板(3)孔和压料圈(7)孔形成滑动配合,凸模固定板(3)与上模板(1)采用螺纹联接,凸模(6)外面的上模板(1)和凸模固定板(3)上开有三个以上的通孔,每个通孔中均装有退料螺钉(4),露出在上模板(1)下端面的退料螺钉(4)上依次套装在弹簧(5)、凸模固定板(3)和压料圈(7)孔中,退料螺钉(4)端部与压料圈(7)螺纹连接,退料螺钉(4)外的压料圈(7)上开有三个以上的螺纹孔,凸模固定板(3)和压料圈(7)外面的上模板(1)下端装有两个以上的导套(2);2)下模总成:包括下模板(8)、导柱(9)、凹模(10)、凹模垫块(11)和顶件弹簧(12);下模板(8)上端面中心的凹模(10)内装有凹模垫块(11),凹模垫块(11)的下端面装有顶件弹簧(12),凹模垫块(11)与凹模(10)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于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