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衬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945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振衬套及其制造方法。提供通过防止止挡构件脱离内部轴构件,能够稳定地限制内部轴构件的相对于外部筒构件的沿轴向的相对位移量的新构造的隔振衬套及其制造方法。隔振衬套(10)具有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而成的构造,形成有在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开口的卡定凹部(52),并且在外嵌于内部轴构件(12)的止挡构件(42)上设有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片(54),防止止挡构件(42)脱离内部轴构件(12)的防脱部件(56)由卡定片(54)与卡定凹部(52)的卡定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例如在汽车的悬架机构中隔振连结悬架臂和车身等用途中的。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汽车的悬架机构等中,在车身与支承车轮的悬架臂相连结的连结部分配设有隔振衬套,这些悬架臂和车身借助隔振衬套隔振连结。该隔振衬套例如如日本特开2003 - 294084号公报(专利文献I)等所公开的那样,具有如下构造安装于车身的内部轴构件插入外部筒构件,该外部筒构件嵌装于悬架臂的安装筒部,上述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由筒状的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另外,在专利文献I所述的隔振衬套中,以提高行驶稳定性、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等为目的,设有限制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的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的止挡部件。即,在内部轴构件中压入固定有止挡构件,构成第I止挡部件,该第I止挡部件通过使止挡构件与悬架臂的安装筒部抵接,对内部轴构件的相对于外部筒构件的向轴向一方侧的相对位移进行限制。但是,由于构成第I止挡部件的止挡构件仅通过压入而固定于内部轴构件,所以难以将抵抗轴向的脱落的阻力确保为较大。因此,当冲击大的负荷的输入使止挡构件与悬架臂的安装筒部大力碰撞时,止挡构件有可能相对于内部轴构件向轴向另一方侧脱落位移,不再能稳定地发挥由第I止挡部件产生的轴向的止挡效果。结果,有时也会发生不能充分地获得作为目标的汽车的行驶稳定性、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这样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 - 2940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构造的,该隔振衬套通过防止止挡构件相对于内部轴构件脱落,能够稳定地限制内部轴构件的相对于外部筒构件的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移量。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S卩,本专利技术的第I技术方案的隔振(防振)衬套的内部轴构件插入于外部筒构件,上述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由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并且止挡构件外嵌(外嵌)于该内部轴构件,限制该内部轴构件的相对于该外部筒构件的向轴向一方侧的相对位移量的第I止挡部件包含该止挡构件而构成,该隔振衬套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内部轴构件上形成有在该内部轴构件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卡定凹部,并且在上述止挡构件上设有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片,由该卡定片与该卡定凹部的卡定,构成防止该止挡构件脱离该内部轴构件的防脱部件。根据形成为基于这种第I技术方案的构造的隔振衬套,在止挡构件与其他构件(外部筒构件侧)抵接时等,利用防脱部件防止由抵接反作用力引发的止挡构件脱离内部轴构件的情况。利用设在止挡构件上的卡定片与设在内部轴构件上的卡定凹部的在轴向上的抵接卡定,实现该防脱部件,所以对于止挡构件的自内部轴构件的脱落,能够获得有效的阻力。因此,在第I止挡部件中能够维持止挡构件与其他构件的间隙,稳定地发挥作为目标的止挡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在第I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衬套的基础上,上述卡定凹部形成为在上述内部轴构件的整周上连续延伸的槽状。根据第2技术方案,相对于内部轴构件沿周向不用定位就能安装止挡构件,使止挡构件的安装作业简单化。而且,能够以稳定的形状简单地形成卡定凹部,所以能够容易地制造本专利技术的隔振衬套。 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在第I技术方案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衬套的基础上,上述卡定片形成为在上述止挡构件的整周上连续延伸的环状。根据第3技术方案,不必沿轴向定位止挡构件和内部轴构件,所以能够使相对于内部轴构件的止挡构件的安装作业简单化。而且,能够稳定且简单地形成目标形状的卡定片,从而能够各易地制造隔振衬套。特别是,当组合地采用沿整周连续的槽状的卡定凹部和沿整周连续的环状的卡定片时,能够使卡定凹部和卡定片在整周上卡定而构成防脱部件,可在防脱部件中较大地获得基于卡定的脱落阻力。本专利技术的第4技术方案在第I技术方案 第3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振衬套的基础上,在上述卡定凹部的内表面上位于轴向内侧的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轴向内侧去而逐渐向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倾斜面。根据第4技术方案,卡定片的内周面与卡定凹部的倾斜面大致无间隙地重叠,防止雨水等异物进入到上述卡定片的内周面与卡定凹部的倾斜面重叠的重叠面间。结果,能够防止卡定凹部、卡定片的由腐蚀等引发的损伤,提高防脱部件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第5技术方案在第I技术方案 第4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振衬套的基础上,上述内部轴构件的相对于上述外部筒构件的向轴向一方侧的相对位移量由上述第I止挡部件限制,另一方面,在该内部轴构件上设有向外周侧突出的凸缘部,限制该内部轴构件的相对于该外部筒构件的向轴向另一方侧的相对位移量的第2止挡部件包含该凸缘部而构成。根据第5技术方案,利用第I止挡部件和第2止挡部件在轴向两侧限制内部轴构件与外部筒构件的相对位移。由此,能够提高主体橡胶弹性体的耐久性、车辆的行驶稳定性等。而且,由于利用设置于内部轴构件的凸缘部形成第2止挡部件,所以能够用较少的零件件数实现轴向两侧的止挡部件,构造的明显的复杂化也得到避免。本专利技术的第6技术方案的隔振衬套的制造方法是第I技术方案 第5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隔振衬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隔振衬套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工序(a),将具有上述卡定凹部的上述内部轴构件插入配置地上述外部筒构件,利用上述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上述内部轴构件和外部筒构件;工序(b),准备具有上述卡定片的上述止挡构件;工序(C),将该止挡构件外嵌定位于该内部轴构件;工序(d),将在内周面上设有随着朝向轴向外侧去而逐渐扩径的锥形面的筒状夹具外套于该内部轴构件,将该筒状夹具的该锥形面沿轴向压靠在定位于该内部轴构件的该止挡构件的该卡定片,将该卡定片的突出顶端部弯入到该卡定凹部内,从而使该卡定片和该卡定凹部沿轴向卡定,构成上述防脱部件。根据基于这种第6技术方案的隔振衬套的制造方法,将筒状夹具的锥形面沿轴向压靠于卡定片,利用锥形面使卡定片塑性变形而弯入到卡定凹部内,从而能够使卡定片卡定于卡定凹部而构成防脱部件。因此,在构成防脱部件时,不必对卡定片实施各向缩颈(八方絞D )等径向上的加工,能够使加工作业简单化。而且,由于利用筒状夹具的沿轴向的压靠而使卡定片沿径向变形,所以易于使卡定片沿圆周均匀地变形,能够使变形后的卡定片的形状稳定。因而,能够在防脱部件中使基于卡定片与卡定凹部的卡定的脱落阻力得到稳定地发挥。本专利技术的第7技术方案在第6技术方案所述的隔振衬套的制造方法的基础上,在 上述内部轴构件的外周面上设有台阶部,对由上述筒状夹具的抵接产生的该止挡构件的相对于该内部轴构件的向轴向内侧的相对位移进行限制的定位部件,由上述止挡构件的向该台阶部的抵接构成。根据第7技术方案,在沿轴向将筒状夹具的锥形面压靠于卡定片时,利用自筒状夹具波及到卡定片(止挡构件)的轴向的推压力,防止止挡构件偏离内部轴构件上的作为目标的安装位置。因而,能够将止挡构件安装在内部轴构件上的正确的位置,发挥作为目标的止挡效果、隔振效果。而且,由利用了内部轴构件的台阶部的定位部件,实现止挡构件的相对于内部轴构件的定位,无需定位用的特别的零件、夹具。因此,能够避免由零件件数的增加引发的构造的复杂化、制造工序数量的增加,并且不必进行向夹具的配置作业等,从而也能使作业简单化。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卡定片沿轴向卡定于卡定凹部,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振衬套(10),该隔振衬套(10)的内部轴构件(12)插入于外部筒构件(14),所述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由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并且止挡构件(42)外嵌于该内部轴构件(12),限制该内部轴构件(12)的相对于该外部筒构件(14)的向轴向一方侧的相对位移量的第1止挡部件包含该止挡构件(42)而构成,该隔振衬套(10)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轴构件(12)上形成有在该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卡定凹部(52),并且在所述止挡构件(42)上设有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片(54),由该卡定片(54)与该卡定凹部(52)的卡定构成防止该止挡构件(42)脱离该内部轴构件(12)的防脱部件(56)。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JP 2011-1371611.一种隔振衬套(10),该隔振衬套(10)的内部轴构件(12)插入于外部筒构件(14),所述内部轴构件(12)和外部筒构件(14)由主体橡胶弹性体(16)弹性连结,并且止挡构件(42)外嵌于该内部轴构件(12),限制该内部轴构件(12)的相对于该外部筒构件(14)的向轴向一方侧的相对位移量的第I止挡部件包含该止挡构件(42)而构成,该隔振衬套(10)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部轴构件(12)上形成有在该内部轴构件(12)的外周面上开口的卡定凹部(52),并且在所述止挡构件(42)上设有向轴向外侧突出的卡定片(54),由该卡定片(54)与该卡定凹部(52)的卡定构成防止该止挡构件(42)脱离该内部轴构件(12)的防脱部件(5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隔振衬套(10),其中, 所述卡定凹部(52)形成为在所述内部轴构件(12)的整周上连续延伸的槽状。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隔振衬套(10),其中, 所述卡定片(54)形成为在所述止挡构件(42)的整周上连续延伸的环状。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隔振衬套(10),其中, 在所述卡定凹部(52)的内表面中位于轴向内侧的部分形成为随着朝向轴向内侧去而逐渐向垂直于轴向的方向的外侧倾斜的倾斜面(58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隔振衬套(10),其中, 所述内部轴构件(12)的相对于所述外部筒构件(14)的向轴向一方侧的相对位移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孝司田中千春小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