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914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1)包括:托架构件(3),其与振动产生体以及振动接受体中的一者相连结;以及隔振构件(2A、2B),其具有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20A、20B)、第二安装构件(21A、21B)以及弹性体(22A、22B),该第一安装构件(20A、20B)嵌合在设于该托架构件(3)的被嵌合部(30)的内侧,该第二安装构件(21A、21B)与振动产生体以及振动接受体中的另一者相连结,该弹性体(22A、22B)弹性连结第一安装构件(20A、20B)与第二安装构件(21A、21B)。此外,第一安装构件(20A、20B)及被嵌合部(30)分别形成为在俯视下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半径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作农业用机械、建筑用机械的驾驶舱支架、发动机托架等的隔振装置。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0 — 023512号要求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I (段落号00200037以及图I 图8)所示那样,以往 已知的隔振装置包括支承构件(托架(bracket)构件),其与振动产生体以及振动接受体中的一者相连结;以及隔振橡胶(隔振构件),其保持于该支承构件。隔振橡胶包括外筒(第一安装构件),其嵌合在设置于支承构件的嵌装孔(被嵌合部)的内侧;内筒(第二安装构件),其配置在该外筒的内侧并且与振动产生体以及振动接受体中的另一者相连结;以及橡胶部(弹性体),其连结外筒及内筒。上述嵌装孔及外筒分别在俯视下形成为正圆形状,并将外筒压入到嵌装孔的内侧。此外,作为以往已知的其他隔振装置,存在例如下述专利文献2所示那种夹层型的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具有以使外筒(第一安装构件)的轴向的端部之间相互面对的方式配置的一对隔振构件,并利用板构件(夹持构件)从轴向两侧夹持这一对隔振构件。在该隔振装置中,一对隔振构件的各外筒形成为圆筒形状,并且分别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04 JP 2010-0235121.一种隔振装置,包括 托架构件,其与振动产生体以及振动接受体中的一者相连结;以及隔振构件,其具有第一安装构件、第二安装构件以及弹性体,该第一安装构件呈筒状地嵌合在设于该托架构件的被嵌合部的内侧,并借助上述托架构件而与上述振动产生体以及上述振动接受体中的一者相连结;该第二安装构件与上述振动产生体以及上述振动接受体中的另一者相连结;该弹性体弹性连结上述第一安装构件与上述第二安装构件; 上述第一安装构件以及上述被嵌合部分别形成为在俯视下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半径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隔振装置,其中, 一对上述隔振构件配置为使各个第一安装构件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堀达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