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配重机构,特别是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包括螺栓、外罩和配重块。调整俯仰轴重心平衡时,首先将外罩取下,拆装配重块,改变总配重的重量,实现平衡的调整,然后安装外罩。由于安装外罩造成俯仰轴的少许不平衡,然后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调整平衡。目前的配重机构,操作繁琐,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解决目前配重机构操作 繁琐、过程复杂、耗费时间长的问题。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包括外罩、配重块,还包括丝杠、导向柱、上轴套、框架、丝母、固定板、直线轴承、端盖、摇把、下轴套。框架为圆筒状,框架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有三个圆通孔。三个上轴套分别置于框架上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三个下轴套分别置于框架下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每一组上轴套和下轴套的轴心均重合。每个上轴套的下端为盲孔,每个下轴套的轴心有通孔,丝杠的上端置于一个上轴套的盲孔中,丝杠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的通孔中。两个导向柱的上端分别置于另外两个上轴套的盲孔中,导向柱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的通孔中。配重块为圆盘型,配重块与框架上、下端面对应的位置有三个圆通孔,丝母置于配重块上与丝杠对应的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丝杠贯穿丝母的内螺纹孔;两个直线轴承分别置于配重块上与导向柱对应的两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导向柱贯穿直线轴承的通孔。固定板置于丝杠和导向柱下端,导向柱贯穿固定板并螺母固定,丝杠贯穿固定板,端盖置于固定板下端,端盖与固定板螺栓固定。外罩置于固定板下端,外罩与框架螺钉固定。配重机构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包括:外罩(7)、配重块(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2)、导向柱(3)、上轴套(4)、框架(1)、丝母(6)、固定板(8)、直线轴承(9)、端盖(10)、摇把(11)、下轴套(12);框架(1)为圆筒状,框架(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有三个圆通孔;三个上轴套(4)分别置于框架(1)上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三个下轴套(12)分别置于框架(1)下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每一组上轴套(4)和下轴套(12)的轴心均重合;每个上轴套(4)的下端为盲孔,每个下轴套(12)的轴心有通孔,丝杠(2)的上端置于一个上轴套(4)的盲孔中,丝杠(2)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12)的通孔中;两个导向柱(3)的上端分别置于另外两个上轴套(4)的盲孔中,导向柱(3)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12)的通孔中;配重块(5)为圆盘型,配重块(5)与框架(1)上、下端面对应的位置有三个圆通孔,丝母(6)置于配重块(5)上与丝杠(2)对应的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丝杠(2)贯穿丝母(6)的内螺纹孔;两个直线轴承(9)分别置于配重块(5)上与导向柱(3)对应的两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台俯仰轴的配重机构,包括外罩(7)、配重块(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2)、导向柱(3)、上轴套(4)、框架(I)、丝母(6)、固定板(8)、直线轴承(9)、端盖(10)、摇把(11)、下轴套(12); 框架(I)为圆筒状,框架(I)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有三个圆通孔;三个上轴套(4)分别置于框架(I)上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三个下轴套(12)分别置于框架(I)下端面的三个圆通孔内,并螺钉固定,每一组上轴套(4)和下轴套(12)的轴心均重合;每个上轴套(4)的下端为盲孔,每个下轴套(12)的轴心有通孔,丝杠(2)的上端置于一个上轴套(4)的盲孔中,丝杠(2)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12)的通孔中;两个导向柱(3)的上端分别置于另外两个上轴套(4)的盲孔中,导向柱(3)的下端置于相应下轴套(12)的通孔中;配重块(5)为圆盘型,配重块(5)与框架(I)上、下端面对应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