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超大断面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171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支护技术,具体为一种井下超大断面支护结构。解决在特定生产条件下出现的超大断面的支护问题,该断面的支护结构为,(1)顶板支护:在原有的轨道巷的单体锚杆支护基础上,对支架备口进行补强,再进行开帮起底施工,每排新增3根锚杆,每两排锚杆之间打注一排单体锚索,在中部采用三排单体液压支柱进行辅助加强支护,排距1.5米。(2)巷帮支护:采用单体锚杆支护,除肩角、底角锚杆与水平成20度外,其余均于帮部垂直,排距为1.5米,预紧力矩大于300N·M,锚固力大于150KN,间距700mm。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超大断面支护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特定的巷道内为充填模板支架安装提供了安装空间,从支护强度上讲,是目前煤巷掘进过程中支护强度最大的支护方式;从支护效果上讲,安装过程中未发现顶板下沉等现象,安全系数高,施工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支护技术,具体为ー种井下超大断面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煤矿开采中,正常生产的巷道宽度一般不超过4米,采取通用的支护措施即可达到效果。随着我国煤炭开采的规模越来越大,采掘技术进步使用的设备种类越来越先迸,体积越来越大,巷道的断面也要求越来越大,众所周知井下开采中的支护是煤矿日常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满足通风、运输、行人、设备检修及安装需要的同时,保证其支护强度,确保施工安全。理论上,断面越宽,受到地应カ的影响越大,变形就越明显,垮塌的危险也越高。巷道断面的増大,给巷道维护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关于超大断面支护理论,已经有多篇技术方案,但是大都集中在不超过7米的巷道范围内。井下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每增加一米的宽度,都会带来地应カ的巨大变化,为了保证煤矿生产安全,必须对地应カ的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采取最为安全的支护手段。如图4所示意,某矿十五号煤154307综采工作面采用沿空留巷布置,可以实现无煤柱开采,降低巷道掘进率;沿空留巷采用三个充填模板支架,为安装支架,需开个支架备ロ区7,最后形成长X宽X高=20X10X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超大断面支护结构,其所在位置为工作面切眼(2)、泄水巷(1)、轨道巷(6)的交汇处,轨道巷(6)宽4.6米,工作面切眼(2)和泄水巷(1)总宽为10米,支架备口(7)宽5.4米,长10米,形成的矩形断面为20米长×10米宽×2.9米高的超大断面,其特征在于:该断面的支护结构为,(1)顶板支护:在原有的轨道巷(6)单体锚杆(8、9、10)支护基础上,对支架备口(7)进行补强,再进行开帮起底施工,每排新增3根锚杆(11、12、13),顶板锚杆安设角度与顶板垂直,每两排锚杆之间打注一排单体锚索,即在锚杆(8、9、10、11、12、13)相邻锚杆之间打锚索(14、15、16、17、18),每排...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井下超大断面支护结构,其所在位置为工作面切眼(2)、泄水巷(I)、轨道巷(6)的交汇处,轨道巷(6)宽4. 6米,工作面切眼(2)和泄水巷(I)总宽为10米,支架备ロ(7)宽5. 4米,长10米,形成的矩形断面为20米长X 10米宽X 2. 9米高的超大断面,其特征在干该断面的支护结构为,(I)顶板支护在原有的轨道巷(6)単体锚杆(8、9、10)支护基础上,对支架备ロ(7)进行补强,再进行开帮起底施工,每排新增3根锚杆(11、12、13),顶板锚杆安设角度与顶板垂直,姆两排锚杆之间打注一排单体锚索,即在锚杆(8、9、10、11、12、13)相邻锚杆之间打锚索(14、15、16、17、18),每排5套,锚索间距2米,排距I. 5米,在中部采用三排单体液压支柱(19、20、21)进行辅助加强支护,排距I. 5米; (2)巷帮支护采用单体锚杆支护,巷帮锚杆(22、23、24)托盘采用配套的拱形托盘,除肩角、底角锚杆与水平成20度外,其余均于帮部垂直,排距b为I. 5米,预紧カ矩大于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西西王永志宋强军吉路波陈路李永浍赵学斌张广云陈江华牛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