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赭色小莫勒菌中提取杜斯塔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7837 阅读:7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从赭色小莫勒菌中提取杜斯塔宁的方法。包括先将菌株活化,初级培养,次级培养,再将发酵液抽滤,菌丝体干燥,研磨,有机溶剂浸泡,旋蒸得浸膏,少量有机溶剂溶解浸膏上200~300目硅胶柱,以石油醚:丙酮体积比=50:1梯度洗脱,收集石油醚:丙酮体积比=20:1部分洗脱液,旋蒸浓缩,氯仿洗出,自然挥干,甲醇重结晶得赭色小莫勒菌中的杜斯塔宁。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取材简单;提取步骤简单,成本低;制得的化合物纯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赭色小莫勒菌{Moelleri ella ochracea )为子囊菌门、分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莫勒菌属,它是粉虱的重要病原真菌,以往充分利用其对粉虱的自然控制作用,在生物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随着对该菌研究的全面深入,人们已从其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出一些有活性的物质,如杜斯塔宁,其分子式C3tlH5tlO2,分子量444,是三萜类五元碳环物质,具有抗结核杆菌的作用,IC50=12. 5ug/ml,可见,莫勒菌在医学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公开,以促进其药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上更好的开发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以下步骤 1)赭色小莫勒菌活化后,取菌块接种PDB培养基中,在120 160r/min、20 28°C条件下连续培养5 10天即初级培养,按8% 10%接种量再次转接到PDB培养基中,继续在120 160r/min、20 28°C条件下连续培养25 30天即次级培养; 2)将菌液和菌丝体分离,菌丝体在28-35°C下干燥后研磨成粉状,加I 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浸泡10 14小时,超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赭色小莫勒菌中提取杜斯塔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赭色小莫勒菌活化后,取菌块接种PDB培养基中,在120~160r/min、20~28℃条件下连续培养5~10天即初级培养,按8%~10%接种量再次转接到PDB培养基中,继续在120~160r/min、20~28℃条件下连续培养25~30天即次级培养;2)将菌液和菌丝体分离,菌丝体在28?35℃下干燥后研磨成粉状,加1~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浸泡10~14小时,超声20~40分钟,浸泡液旋蒸得菌丝体浸膏,回收乙酸乙酯;菌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旋蒸浓缩得菌液浸膏,回收乙酸乙酯;3)将菌丝体浸膏和菌液浸膏合并,上200~300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赭色小莫勒菌中提取杜斯塔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赭色小莫勒菌活化后,取菌块接种PDB培养基中,在120 160r/min、20 28°C条件下连续培养5 10天即初级培养,按8% 10%接种量再次转接到PDB培养基中,继续在120 160r/min、20 28°C条件下连续培养25 30天即次级培养; 2)将菌液和菌丝体分离,菌丝体在28-35°C下干燥后研磨成粉状,加I 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浸泡10 14小时,超声20 40分钟,浸泡液旋蒸得菌丝体浸膏,回收乙酸乙酯;菌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旋蒸浓缩得菌液浸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君志毛丽慧宋飞飞邱云锋关雄涂洁张伟谢小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