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是将碳化硅和结合剂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制罐模具内,振动夯实并固化成型,其碳化硅和结合剂的重量配比为88~92:12~8;碳化硅由粒度为3~5mm、1~3mm、0.1~1mm、200目的四种碳化硅原料组成,结合剂包括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本发明专利技术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高,冷热交替使用不容易破损,充装物料后的碳化硅罐进入焙烧炉,在900~1200℃温度下煅烧后可达到抗折强度80MPa,能反复使用次数达200次/个。本发明专利技术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耗能小,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还原罐,特别是一种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前述碳化硅还原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还原罐现在常是用粘土制作的,每个罐子都有底,然后码放在窑车上,粘土罐机械强度不高,容易破损,而且热稳定性不强,经过冷热一个循环40%的罐子就破损了。粘土罐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压力成型,热稳定性不强,使用之前必须经过1000度高温煅烧成型才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而且在冷热交替使用的环境中容易破损,因此大大的提高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组方便为合理、使用寿命长、热稳定性强、制作简单的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的一种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其特点是,是将碳化硅和结合剂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制罐模具内,振动夯实并固化成型,其碳化硅和结合剂的重量配比为88 92:12 8 ;碳化硅的纯度彡95%,Fe2O3 ^ O. 50% ; 所述的碳化娃由粒度为3 5mm、l 3mm、0. I lmm、200目的四种碳化娃原料组成,上述四种碳化硅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4 38:20 25:15 20:20 25 ; 所述的结合剂包括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树脂的重量配比为8 16 : 2 4 :4 8 :0. 01 O. I :0. 5 3。以上所述的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四种碳化硅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36:23:18:23。以上所述的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结合剂包括粘土、高岭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粘土、高岭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树脂的重量配比为4 8 :4 8 :2 4 :4 8 :0. 01 O. I :0· 5 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如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的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其步骤如下(I)将结合剂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分成结合剂I、结合剂II和结合剂III三组,三组的重量比为4 4. 5 :1 :1 I. 5 ; (2)将粒度为O. I Imm和200目的碳化娃原料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勻,再依次向搅拌机内加入结合剂I、粒度为I 3_的碳化娃原料和粒度为3 5_的碳化娃原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结合剂II,搅拌2 3分钟后,再加入结合剂III,搅拌,2 3分钟后加入水,再搅拌6 8分钟,其中加入水的量与碳化硅总重量的比为I :20 24 ;(3)将搅拌好的原料均匀加入到制罐模具内,填装后的制罐模具在振动平台上,振动夯实10 15分钟后形成还原罐坯; (4)将还原罐坯经65±5°C的热风脱水烘干5.5 6. 5小时至还原罐坯残留水分小于I %,凝固硬化后,脱模,即得成品碳化硅还原罐。本专利技术耐高温碳化娃还原罐使用碳化娃和结合剂混合后在模具中振动夯实并固化成型,制得的还原罐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热稳定性强,机械强度高,冷热交替使用不容易破损,充装物料后的碳化硅罐进入焙烧炉,在900 1200°C温度下煅烧后可达到抗折强度SOMPa,能反复使用次数达200次/个,大大的提高了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制作方法简单,生产效率高,生产耗能小,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是将碳化硅和结合剂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制罐模具内,振动夯实并固化成型,其碳化硅和结合剂的重量配比为88 92:12 8 ;碳化硅的纯度彡95%, Fe2O3彡O. 50% ; 所述的碳化娃由粒度为3 5mm、l 3mm、0. I lmm、200目的四种碳化娃原料组成,上述四种碳化硅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4 38:20 25:15 20:20 25 ; 所述的结合剂包括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树脂的重量配比为8 16 : 2 4 :4 8 :0. 01 O. I :0. 5 3。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结合剂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分成结合剂I、结合剂II和结合剂III三组,三组的重量比为4 4. 5 :1 :1 I. 5 ; (2)将粒度为O.I Imm和200目的碳化娃原料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勻,再依次向搅拌机内加入结合剂I、粒度为I 3_的碳化娃原料和粒度为3 5_的碳化娃原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结合剂II,搅拌2 3分钟后,再加入结合剂III,搅拌,2 3分钟后加入水,再搅拌6 8分钟,其中加入水的量与碳化硅总重量的比为I :20 24 ; (3)将搅拌好的原料均匀加入到制罐模具内,填装后的制罐模具在振动平台上,振动夯实10 15分钟后形成还原罐坯; (4)将还原罐坯经65±5°C的热风脱水烘干5.5 6. 5小时至还原罐坯残留水分小于I %,凝固硬化后,脱模,即得成品碳化硅还原罐。结合剂I、结合剂II、结合剂III加入时要用手捻开后均匀的撒入,防止搅拌不匀。实施例2,一种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是将碳化硅和结合剂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制罐模具内,振动夯实并固化成型,其碳化硅和结合剂的重量配比为90:10 ;碳化硅的纯度彡 95%, Fe2O3 ( O. 50% ; 所述的碳化娃由粒度为3 5mm、l 3mm、0. I lmm、200目的四种碳化娃原料组成,上述四种碳化硅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6:23:18:23 ; 所述的结合剂包括粘土、高岭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粘土、高岭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树脂的重量配比为4 8:4 8:2 4:4 8:O. Ol O. I :0. 5 3。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结合剂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分成结合剂I、结合剂II和结合剂III三组,三组的重量比为 4. 3 1 1. 25 ; (2)将粒度为O.I Imm和200目的碳化娃原料依次加入到搅拌机中搅勻,再依次向搅拌机内加入结合剂I、粒度为I 3_的碳化娃原料和粒度为3 5_的碳化娃原料,搅拌均匀后,再加入结合剂II,搅拌2分钟后,再加入结合剂III,搅拌,2分钟后加入水,再搅拌7分钟,其中加入水的量与碳化硅总重量的比为I :22 ; (3)将搅拌好的原料均匀加入到制罐模具内,填装后的制罐模具在振动平台上,振动夯实10 15分钟后形成还原罐坯; (4)将还原罐坯经65±5°C的热风脱水烘干6小时至还原罐坯残留水分小于1%,凝固 硬化后,脱模,即得成品碳化硅还原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其特征在于:是将碳化硅和结合剂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制罐模具内,振动夯实并固化成型,其碳化硅和结合剂的重量配比为88~92:12~8;碳化硅的纯度≥95%,Fe2O3≤0.50%;所述的碳化硅由粒度为3~5mm、1~3mm、0.1~1mm、200目的四种碳化硅原料组成,上述四种碳化硅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4~38:20~25:15~20:20~25;所述的结合剂包括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树脂的重量配比为8~16:?2~4:4~8:0.01~0.1:0.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其特征在于是将碳化硅和结合剂充分混合后,加入到制罐模具内,振动夯实并固化成型,其碳化硅和结合剂的重量配比为88 92:12 8 ;碳化硅的纯度彡 95%, Fe2O3 ( O. 50% ; 所述的碳化娃由粒度为3 5mm、l 3mm、0. I lmm、200目的四种碳化娃原料组成,上述四种碳化硅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4 38:20 25:15 20:20 25 ; 所述的结合剂包括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粘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树脂的重量配比为8 16 : 2 4 :4 8 :0. 01 O. I :0. 5 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种碳化硅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6:23:18:2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耐高温碳化硅还原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合剂包括粘土、高岭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呋喃树脂,粘土、高岭土、长石、石棉纤维、高纯度金属硅和树脂的重量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铖昊,王鹏辉,张燕锋,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东茂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