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伟志专利>正文

金属管包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72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管包管机,由具微倾角度的加工轮之圆弧状壁体加工部可对受夹固定位之金属管管口进行壁体轧入使之包覆之包管机;发明专利技术重点在于:该加工轮因动力带动而具有以该金属管管口为中心点作公转转动及径向移动之能力,以对该金属管管口进行包管操作。它在操作动作中,该金属管只是被夹紧定位而不主动转动,而该加工轮则具有被带动作公转及向金属管之管口处作径向移动的能力,如此可使金属管管口包管的动作过程较为顺畅,整体加工程序简单,省时省事,达到全自动化以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管包管机的制作方法专利说明金属管包管机 本专利技术系关于一种金属管包管机,特别是指一种包管机的加工轮具有公转转动及向一中心点作径向移动的能力,而被加工的金属管则被夹持而不转动,其管口即形成该中心点,故由该加工轮对金属管管口的径向移动靠近及公转转动,即可将该金属管之管口予以推挤加工变形使之逐渐包覆而完成将管口包管之作用。习知金属管包管机的构造和作用,主要在于包管机有一夹头供一金属管通过并夹紧,该夹头被动力带动转动时该金属管即跟随同步转动;在金属管管口定位的附近则设置有一具内倾角度的加工轮,其加工部为圆弧状壁体,藉其加工部被动力推动去与该金属管之管口壁体接触,该加工轮为自由转动者,故金属管的转动会迫使该加工轮也转动,但加工轮的靠近贴触就会迫使管口壁体向内轧入,至包满管口为止,如此即为金属管包管机之概略构造及作用用途。由此可知,习知之金属管包管机是该金属管因被夹头带动转动,故本身即具有主动转动的能力(即作自转),而加工轮则是被带动作靠近管口的动作,使该加工轮的加工部被迫与转动中的金属管管口接触,以进行包管的作用。习知之金属管包管机的操作中,该加工轮是被动去和转动中的金属管管口接触,故其操作过程中,必须先作插入金属管并夹紧定位的动作,然后驱动金属管转动,再将加工轮移动靠近,完成包管工作后再将加工轮移动退回,再刹车停止金属管的转动并退出。其操作过程及动作太繁杂,尤其夹头因为要带动金属管转动,故只能让金属管插入夹头内夹紧,而此插入金属管的动作即浪费加工时程,造成加工成本提高的重要因素。再者,该金属管的转动若遇到金属管不平直时,则其转动会造成管口扭动以及管件尾端甩动的情形,而其管口的扭动情形即会造成金属管和加工轮之间的接触不正常,进而造成包管不顺利,不正确或不完整等各种可能的情况发生;至于管件甩动的情形,则会伤及操作人员造成危险。深入探讨可知,此等缺失即因令该金属管主动转动,而加工轮系被动与金属管接触之故。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令金属管包管机的操作动作中,该金属管只是被夹紧定位而不主动转动,而该加工轮则具有被带动作公转及向金属管之管口处作径向移动的能力,如此可使金属管管口包管的动作过程较为顺遂。本专利技术金属管包管机,由具微倾角度的加工轮之圆弧状壁体加工部可对受夹固定位之金属管管口进行壁体轧入使之包覆之包管机;专利技术重点在于该加工轮因动力带动而具有以该金属管管口为中心点作公转转动及径向移动之能力,以对该金属管管口进行包管操作。在上述构造中,该加工轮系装设在一径向推动器上,该径向推动器由所包含的缸体之缸轴所推动而可作径向移动动作;该缸体之油压液体的进出是受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所连通而连动;该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则因其缸轴受又一缸体之缸轴所带动进退移动而推动;该另一缸体的外表面因受动力带动而能作转动动作,并即带动该径向推动器与加工轮同时产生公转的转动动作;在该另一缸体之缸轴与该又一缸体的缸轴间是以一转换器作连接,该转换器可接受另一缸体的转动动作,同时接受该又一缸体的进退移动动作。在上述构造中,该径向推动器是由该缸体架设于该另一缸体的端壁上,而结合之侧开设有二与该另一缸体连通的进口,该缸体的缸槽内容置一缸轴,该缸轴的推动壁体即受油压液体的推动而使缸轴移动;该缸轴二端分别穿出该缸体的缸槽孔;该缸体的外侧壁体上稳固结合一结合块,其面上则结合二滑轨,供一夹壁体后侧面上所贴设的滑块所对应插套而滑动;该夹壁体二端各向该缸轴二端伸出一夹壁,而与该缸轴结合,该夹壁体的壁体上则更结合一装设块,供装设该加工轮。在上述构造中,该另一缸体之缸轴与该又一缸体之缸轴间所连接的转换器是包括一圆管状的外壳体,一侧设一圆槽供该又一缸体侧之杆体所接设的连接块容置入而结合,另侧亦为圆槽,内部空间依序装填入一止推轴承组和一滚珠轴承,再以一壳蓋卡设住该开空端;该止推轴承组由成环状的第一侧壁、滚珠环和第二侧壁所共同靠接而组成,该第一侧壁是恰完全进入该外壳体内部且作稳固卡设贴合,其侧边一凹穴供该滚珠环的滚珠置入;第二侧壁的侧边亦有一凹穴供该滚珠环的滚珠置入;然后再置入滚珠轴承,并使该第二侧壁的周壁缩小而不与该外壳体的内壁接触,且该第二侧壁面对该滚珠轴承之侧系以一突块与该滚珠轴承的内环抵靠住;该滚珠轴承的外环则抵靠住该外壳体的内壁体和该壳盖;该另一缸体之缸轴则穿设过该壳盖而与该第二侧壁以及滚珠轴承的中央环状孔,并藉由一定位块自内螺接形成稳固组合。在上述构造中,该连接块以浮动式接设为佳。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优点是它的加工轮具有公转转动及向一中心点作径向移动的能力,而被加工的金属管则被夹持而不转动,其管口即形成该中心点,故由该加工轮对金属管管口的径向移动靠近及公转转动,即可将该金属管之管口予以推挤加工变形使之逐渐包覆而完成将管口包管之作用。也就是说,它在操作动作中,该金属管只是被夹紧定位而不主动转动,而该加工轮则具有被带动作公转及向金属管之管口处作径向移动的能力,如此可使金属管管口包管的动作过程较为顺畅,整体加工程序简单,省时省事,达到全自动化以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外观立体图。图2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构造组成俯视示意图。图3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构造组成正视示意图。图4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换器之组合剖视图。图5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转换器之立体分解图。图6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缸体与槽盖之立体分解图。图7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径向推动器之立体分解图。图8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动作俯视示意图。图9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动作正视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金属管包管机10、机台 11、前基座111、轴承 12、后基座13、第一缸体131、缸轴 14、连接块141、盖板1411、142、螺栓15、转换器151、外壳体1511、圆槽1512、圆槽15A、止推轴承组152、第一侧壁 1521、凹穴153、滚珠环154、第二侧壁 1541、凹穴1542、周壁 1543、突块155、滚珠轴承156、壳盖 157、定位块 16、第二缸体161、缸轴 1611、推动壁体162、缸槽163、缸壁 164、槽盖 1641、盾壁1642、槽道 165、第一通油道 1651、起头端1652、出口 166、第二通油道 1661、起头端1662、出口 17、皮带轮18、径向推动器181、第三缸体 1811、1812进口1813、缸槽 1814、缸槽孔 182、缸轴1821、推动壁体 183、结合块 184、滑轨185、滑块 186、加工轮滑体 1861、滑体夹臂1862、大穿孔 187、加工轮装设块1871、装设孔 19、加工轮191、锁接轴心192、锁接螺帽 20、金属管[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最主要作用在于创作设计令加工轮能具有公转及径向移动的能力,故配合加工轮而装设的其他构造组件为重要部位。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一金属管包管机1,在机台10上设立有前基座11和后基座12,该后基座12内设有一第一缸体13,其轴心伸出一缸轴131,该缸轴131的前端藉一浮动式连接块14而接设一转换器15,其是轴向进退与转动的装换器;继续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转换器15的前端接设有一缸轴161而伸入第二缸体16内,该第二缸体16是装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管包管机,由具微倾角度的加工轮之圆弧状壁体加工部可对受夹固定位之金属管管口进行壁体轧入使之包覆之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因动力带动而具有以该金属管管口为中心点作公转转动及径向移动之能力,以对该金属管管口进行包管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管包管机,由具微倾角度的加工轮之圆弧状壁体加工部可对受夹固定位之金属管管口进行壁体轧入使之包覆之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因动力带动而具有以该金属管管口为中心点作公转转动及径向移动之能力,以对该金属管管口进行包管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轮系装设在一径向推动器上,该径向推动器由所包含的缸体之缸轴所推动而可作径向移动动作;该缸体之油压液体的进出是受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所连通而连动;该另一缸体的油压液体的进出则因其缸轴受又一缸体之缸轴所带动进退移动而推动;该另一缸体的外表面因受动力带动而能作转动动作,并即带动该径向推动器与加工轮同时产生公转的转动动作;在该另一缸体之缸轴与该又一缸体的缸轴间是以一转换器作连接,该转换器可接受另一缸体的转动动作,同时接受该又一缸体的进退移动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管包管机,其特征在于该径向推动器是由该缸体架设于该另一缸体的端壁上,而结合之侧开设有二与该另一缸体连通的进口,该缸体的缸槽内容置一缸轴,该缸轴的推动壁体即受油压液体的推动而使缸轴移动;该缸轴二端分别穿出该缸体的缸槽孔;该缸体的外侧壁体上稳固结合一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伟志
申请(专利权)人:沈伟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