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70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56
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端框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梁的中部和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上梁的中部和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梁的中部和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下梁的中部和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第四支撑管的中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具有结构简化、提高运输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体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尤其涉及一种无顶侧梁、无顶横梁、无底侧梁的罐式集装箱及该罐式集装箱优选适用的端框。
技术介绍
目前的液体罐式集装箱长度多为20英尺罐箱,高度较高,一般在8英尺以上,罐体直径一般在1600mm以上,罐体同前后端框采用圆柱形的连接圈连接,铁路运输时只能单层运输,该类集装箱存在运输成本高的缺点,若利用常规技术制造的40英尺的罐车,则存在罐车成本高,且使用效率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及其端框,以解决现有罐式集装箱存在的难以多层运输或使用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罐式集装箱端框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其中,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罐式集装箱端框,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式集装箱端框,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其特征在于,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管和上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五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五支撑管和第三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上梁和第二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二支撑管和第六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六支撑管和第四支撑管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三支撑管和下梁的钝角夹角中、所述第四支撑管和所述下梁的钝角夹角中焊接有加强板。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罐式集装箱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梁和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连接处均焊接有直角三角形的加强盒。4.一种 式集装箱,包括体、如端框、后端框、如连接圈、后连接圈,所述te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前连接圈、后连接圈设于所述前端框、后端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框和后端框均包括上梁、下梁、第一角柱、第二角柱,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的上下端均设有角件,所述上梁、下梁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角柱、第二角柱之间,一第一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二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上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三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一角柱的中部,一第四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下梁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角柱的中部,一第五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三支撑管的中部,一第六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管的中部和所述第四支撑管的中部; 所述前连接圈和后连接圈均呈第一口径小于其第二口径的喇叭型; 其中,所述前连接圈的大端固定于所述前端框的上梁、第一至第六支撑管、下梁,所述前连接圈的小端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前封头;所述后连接圈的大端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春沈骏申凡晶杨正华李秀丽张育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