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系统,包括与车架两侧固定连接的台架、用于台架与车架之间连接的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安装在台架上的驱动轮、引导轮以及位于驱动轮和引导轮之间的支重轮、安装在驱动轮和引导轮上的履带、分别与引导轮和台架连接的用于张紧履带的张紧装置、用于连接驱动轮和台架的驱动马达,引导轮在台架上可以前后滑动,通过张紧装置使引导轮具有向台架前方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得履带处于张紧状态,履带安装完成后呈长圆形结构,驱动轮和引导轮分别位于履带两端。有益效果:1、履带不容易脱落,驱动力传递更加可靠,延长了履带的使用寿命;2、提高了履带式行走系统的越过障碍物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行走系统,特别是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系统。
技术介绍
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是可以适应各种路况的采用履带行走系统的滑移转向装载机。目前现有的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采用驱动轮高置的三角形结构,其含有驱动轮、前引导轮、后引导轮、支重轮、张紧装置及履带,有的还根据需要设置托链轮,即所谓的“四轮一帯”。其中驱动轮一般采用后驱动高置方式布置,前引导轮通过弹簧装置连接到行走系统上,使他在运行遇障碍物时能进一歩后移,从而起一定的弾性缓冲作用,以保护履带不致损坏和减小整机前进时产生的冲击。但这种驱动轮高置并与前、后引导轮呈三角形布置的履带行走系统存在履带在驱动轮上包角小的问题,行走过程中导致履带容易脱落;由于履带在驱动轮上包角小,驱动轮与履带接触的部分较少,行走过程中由驱动轮的少数几个轮齿驱动履带运动,因此影响履带的使用寿命。驱动轮高置的三角形结构决定了前引导轮和驱动轮的结构不能做得太大,因此导致驱动轮的包角相对较小,前引导轮越小,履带行走系统的越障能力越差,另外引导轮结构越小,其转速越快,密封件磨损越严重,寿命短。驱动轮高置的三角形结构会影响履带行走系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且造成驱动马达安装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驱动轮高置的三角形履带影响行走系统性能、履带使用寿命短和驱动马达安装维修困难问题的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系统。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系统,包括与车架两侧固定连接的用于安装履带式行走系统各部件的台架、用于台架与车架之间连接的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安装在台架上的驱动轮、引导轮以及位于驱动轮和引导轮之间的支重轮、安装在驱动轮和引导轮上的履带、分别与引导轮和台架连接的用于张紧履带的张紧装置、用于连接驱动轮和台架的驱动马达,所述引导轮在台架上可以前后滑动,通过所述张紧装置使引导轮具有向台架前方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得履带处于张紧状态,所述履带安装完成后呈长圆形结构,驱动轮和引导轮分别位于履带两端。履带呈长圆形结构两端分别包容驱动轮和引导轮,履带与驱动轮和引导轮接触达到半个圆,包角接近180°,行走系统工作时履带不容易脱落,驱动轮在传递驱动カ时更加可靠,驱动力由驱动轮上多个齿同时传递给履带,减小单个齿传递的驱动カ可以有效的提高履带的寿命。这种“两轮一帯”结构可以将引导轮的直径放大到与驱动轮ー样大,可以有效地提高履带式行走系统的越能力。所述前连接座和后连接座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所述驱动马达安装完成后驱动马达的安装油ロ位于后连接座的空腔内;所述后连接座的底部设有维修ロ,所述后连接座上还设有用于封闭维修ロ的端盖。安装或维修驱动马达时只需要拆除维修ロ的端盖,通过维修口直接对驱动马达进行拆卸或维修。所述的驱动轮为分体式结构由至少两部分组成,驱动轮划分时由驱动轮两齿之间的底部开始经过圆心由另一对齿之间的底部结束。安装履带时首先安装履带未包容的那部分驱动轮,旋转驱动马达使先安装的那部分驱动轮与履带接触,使履带包容住先安装上的那部分驱动轮;然后再将剩余的那部分驱动轮安装到相应的位置。拆卸履带时首先拆除未被履带包容的那部分驱动轮;然后旋转驱动马达使剩余的那部分驱动轮脱离履带。为了提高驱动轮的可靠性可以将所述驱动轮分为两部分,驱动轮的齿数为偶数时两部分对称分布,驱动轮的齿数为奇数时两部分的齿数相差一个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履带不容易脱落,驱动力传递更加可靠,延长了履带的使用寿命;2、提高了履带式行走系统的越过障碍物的能力;3、方便驱动马达的安装和维修;4、降低了履带的安装难度。附图说明 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行走部分的侧视 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所示,一种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系统,包括与车架I两侧固定连接的用于安装履带式行走系统各部件的台架2、用于台架2与车架I之间连接的前连接座3和后连接座4、安装在台架2上的驱动轮5、引导轮6以及位于驱动轮5和引导轮6之间的支重轮7、安装在驱动轮5和引导轮6上的履带8、分别与引导轮6和台架2连接的用于张紧履带8的张紧装置9、用于连接驱动轮5和台架2的驱动马达10,所述引导轮6在台架2上可以前后滑动,通过所述张紧装置9使引导轮6具有向台架2前方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得履带8处于张紧状态,履带8安装完成后呈长圆形结构,驱动轮5和引导轮6分别位于履带8两端。履带8呈长圆形结构两端分别包容驱动轮5和引导轮6,履带8与驱动轮5和引导轮6接触达到半个圆,包角接近180 °,行走系统工作时履带8不容易脱落,驱动轮5在传递驱动力时更加可靠,驱动力由驱动轮上多个齿同时传递给履带8,减小单个齿传递的驱动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履带8的寿命。这种“两轮一带”结构可以将引导轮6的直径放大到与驱动轮5 —样大,可以有效地提高履带式行走系统的越能力。所述前连接座3和后连接座4为中空的框架结构;所述驱动马达10安装完成后驱动马达10的安装油口位于后连接座4的空腔内;所述后连接座4的底部设有维修口 11,所述后连接座4上还设有用于封闭维修口 11的端盖12。安装或维修驱动马达10时只需要拆除维修口 11的端盖12,通过维修口 11直接对驱动马达10进行拆卸或维修。所述的驱动轮5为分体式结构由至少两部分组成,驱动轮5划分时由驱动轮5的两齿之间的底部开始经过圆心由另一对齿之间的底部结束。安装履带8时首先安装履带8未包容的那部分驱动轮5,旋转驱动马达10使先安装的那部分驱动轮5与履带8接触,使履带8包容住先安装上的那部分驱动轮5 ;然后再将剩余的那部分驱动轮5安装到相应的位置。拆卸履带8时首先拆除未被履带8包容的那部分驱动轮5 ;然后旋转驱动马达10使剩余的那部分驱动轮5脱离履带8。 为了提高驱动轮5的可靠性可以将所述驱动轮5分为两部分,驱动轮5的齿数为偶数时两部分对称分布,驱动轮5的齿数为奇数时两部分的齿数相差一个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系统,包括与车架(1)两侧固定连接的用于安装履带式行走系统各部件的台架(2)、用于台架(2)与车架(1)之间连接的前连接座(3)和后连接座(4)、安装在台架(2)上的驱动轮(5)、引导轮(6)以及位于驱动轮(5)和引导轮(6)之间的支重轮(7)、安装在驱动轮(5)和引导轮(6)上的履带(8)、分别与引导轮(6)和台架(2)连接的用于张紧履带(8)的张紧装置(9)、用于连接驱动轮(5)和台架(2)的驱动马达(10),所述引导轮(6)在台架(2)上可以前后滑动,通过所述张紧装置(9)使引导轮(6)具有向台架(2)前方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得履带(8)处于张紧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8)安装完成后呈长圆形结构,驱动轮(5)和引导轮(6)分别位于履带(8)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行走系统,包括与车架(I)两侧固定连接的用于安装履带式行走系统各部件的台架(2)、用于台架(2)与车架(I)之间连接的前连接座(3)和后连接座(4)、安装在台架(2)上的驱动轮(5)、引导轮(6)以及位于驱动轮(5)和引导轮(6)之间的支重轮(7)、安装在驱动轮(5)和引导轮(6)上的履带(8)、分别与引导轮(6)和台架(2)连接的用于张紧履带(8)的张紧装置(9)、用于连接驱动轮(5)和台架(2)的驱动马达(10),所述引导轮(6)在台架(2)上可以前后滑动,通过所述张紧装置(9)使引导轮(6)具有向台架(2 )前方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得履带(8 )处于张紧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8 )安装完成后呈长圆形结构,驱动轮(5)和引导轮(6)分别位于履带(8)两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珍宝,李盛龙,爱德华·李·瓦格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柳工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